慈禧全传_第六九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九章 (第8/9页)

说的话,不管如何有理,也不会再为慈禧太后所看重了。

    瑾珍姊妹见她怔怔望着窗外,不知道她在想些什么?只是觉得局面有些冷涩,令人很不自在,尤其是珍嫔,急于想打开僵局,便从宫女手里要过荣寿公主那杆方竹镶翠的烟袋来,亲自装了一袋烟,递到她面前。

    “喔,”荣寿公主这下才发觉自己想得出了神,歉然道谢:

    “劳驾,劳驾,真不敢当!”

    抽着烟又闲谈,谈到瑾珍的伯父长善,彼此不免伤感。长善在京里闲居了好几年,不久以前放了杭州将军,一到任就病倒,终于不治。噩耗到京,正在大婚前夕,也就是惇王病危的时候。好人不寿,而在“花衣期内”不能大办丧事,更使瑾珍和荣寿公主都为她们的伯父感到委屈。

    由长善谈到他在广州将军任内所延揽的名士,荣寿公主问道:“听说有个姓文的,教你们姊妹念过书,有这话没有?”

    “是!”瑾嫔答道:“就是最近的事。”

    ‘喔,这姓文的叫什么?是翰林吗?”

    “不是,文老师是举人。他叫文廷式,江西人。”

    “教你们念些什么?”

    “教《史记》,也教诗。”

    “那你们会做诗罗!”荣寿公主问道:“总有窗稿吧,拿来我看看。”

    “我那里会做诗?平仄都还弄不清楚。”瑾嫔向她meimei说“把你的稿子拿出来,请大公主看看吧!”

    “丑死了!见不得人。”珍嫔笑道“等我学好了,再请大公主指点。”

    荣寿公主于文墨上头,本来也就有限,要看她们姊妹的诗稿,无非好玩而已。既然都不肯出手,亦就不必强求。闲谈了一会,告辞而去,临走的时候,再一次谆谆叮嘱,有事尽管找她,不必见外。

    等荣寿公主一走,两姊妹的心情又坏了,说不出是寂寥、抑郁、萧瑟,还是烦闷?

    “咱们倒是该干些什么呢?”

    瑾嫔无法回答她meimei的话,因为她也不知道该干些什么?

    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身分?这天是谁的好日子?

    “咱们就这么坐着?”珍嫔问道“可等什么呢?”

    是等着觐见皇太后吗?不是!连皇后都要到二月初二才能初觐慈宁宫。不知道是谁定下的规矩?大婚竟不似民间娶儿媳,入门先拜翁姑,要隔六天,皇后才见得着“婆婆”位居西宫的妃嫔,自然更落在后面。

    是等着皇帝临幸吗?只怕也不是。第一天当然得让皇后。

    然则终身大事有着落的第一天,没有一个女孩子不重视的“洞房花烛”之夜,就这么糊糊涂涂地过去?瑾嫔叹口无声的气,起身回自己屋里去了。

    珍嫔却没有她jiejie想得那么多,她只觉得拘束得慌。无处可走,无事可做,而且无人可谈,坐立不安而又不能不装出庄重的神态,端端正正坐在那里。这样下去,不要逼得人发疯吗?

    不行!她对自己说,非得想法子排遣不可。至少也可以找人来问问话。这样一想,便向侍立在窗外的宫女,含着笑招一招手。

    进来了两个宫女,双双请安,站起来垂手肃立,等她问话。

    “你叫什么名字?”她问年长的那个。

    “奴才叫珍儿。”

    “你呢?”

    “奴才叫福三。”年幼的宫女回答。

    “你们在宫里几年了?”

    “奴才进宫六年。”珍儿指着福三“她是去年才挑进来的。”

    “在宫里六年,懂得的事很多了。”珍嫔问道:“你们也常见皇上不?”

    “不!”珍儿答说“不传,不准到万岁爷跟前。”

    “你本来就在翊坤宫?”

    “不是。奴才本来在如意馆,这一次特地挑进来伺候主子。”珍儿接着请个安“奴才手脚笨,嘴也笨,求主子包涵。”

    “你别客气。”珍嫔高兴些了“宫里的规矩,我不大懂,你们得教给我才好。”

    就在这时候,珍嫔发觉院子里人影杂乱,奔走匆匆,仿佛有所警戒似的,心中一动,以为皇帝驾临,顿时一颗心往上一提,有些忸怩得不自在了。

    她只猜对了一半,是有人来了,却不是皇帝,而是李莲英。“请主子出殿听宣,老佛爷有赏赐。”王得寿很殷勤地说“特为派李总管来传旨,那可真是有面子的事。主子请快出去吧!”

    珍嫔的心定了,不过她并不重视王得寿的话,心里在想:都说李莲英气焰熏天,连礼王在私底下都跟他称兄道弟的。大不了是个太监的头脑,有什么了不起的!

    在这童心犹在的想法之下,她偏不理王得寿的话,慢条斯理地踏出道德堂,走进正殿,发觉景象一变,台阶下面东首,她jiejie瑾嫔领头肃立,以下是宫女太监,站成一排,鸦雀无声。台阶上面站着一个身材高大,三品服色的太监,微扬着脸,姿态不算倨傲,而看上去却令人有昂首天外之感。不言可知,这就是李莲英。

    李莲英、瑾嫔,以及所有的人的视线,都投向珍嫔。很显然,只等她到,便可宣旨。这样的场面,原足以使人心怯,加上迟到的不安,更觉得受窘。可是珍嫔立刻想到,自己虽只有十三岁,但目前的身分仅次于皇后,在这里除了自己的jiejie,无须对任何人谦卑。凡事第一次最要紧,自己只守着礼制与身分,该怎么便怎么!不必迁就,免得让人小看了。

    因此,她挺一挺腰,双眼平视着,不慌不忙地走近台阶,然后停了下来,将右臂一抬,眼睛微微向后看了一下。这个动作做得从容不迫,恰到好处,所以意思是很明显的:要人搀扶。

    于是她身后的珍儿抢上一步,双手扶起她的右臂,眼看着地上,小心地扶她下了台阶,直到瑾嫔身边站定。

    她这样端足了嫔妃的架子,倒让李莲英刮目相看了,垂下双手,先说一声:“奉懿旨。”然后停下来等瑾珍两嫔跪好,方始提高了声音说:“老佛爷面谕:赏瑾嫔、珍嫔喜膳一桌。

    谢恩!”

    在瑾嫔、珍嫔向北磕头时,李莲英已经下了台阶,站在西面,等她们姊妹一起身,随即便请了个双安。

    “奴才李莲英,给两位主子磕贺大喜!”他起身向王得寿说“给我一个拜垫!”

    这是还要磕头道贺。瑾嫔不知道宫里的规矩,太监给主子磕头,是不是还要先找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