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老爷_第六十八章给自己挖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八章给自己挖坑 (第2/3页)

是很严重。有计划砍伐,白杨镇林业局的日子比起其他兄弟单位要好得多。白杨镇林业局只不过两个月没有开资了,而其他林业局有的已经有半年没有见到钱了。

    赵云把长远规划讲得很美好,说得林业职工心潮澎湃,就连很熟悉林业困境的张刚,被赵云感染得也充满了信心。

    赵云承诺,年前一定开资,假设开不了工资,镇政府所有的干部把自己工资捐出一个月,而他赵云捐一年。对于镇长公开承诺,大家终于放心了,至少能过一个好年了。镇长怎么可能捐工资?既然镇长敢这么说,那镇长肯定是有解决办法了。当官的想弄钱还不简单,只要肯弄怎么都会有办法的,解决林业局的工资问题自然不在话下。百姓想问题很简单,也容易满足,听到赵云郑重其事的承诺,大家就好像现在就过年了,满脸的喜气,看赵云也越发的顺眼。很多人对赵云的印象从嘴上无毛到年轻有为,赵云成功的得到了林业局的干部职工的支持,只是这支持背后赵云还有不少麻烦。

    会后,张刚颇为怀疑的问赵云,年前真能解决林业局的资金空缺吗?林业局在职员工一千多人,每个人年前的工资连带拖欠的工资,保守的计算每人五百块,而且还有相关的过年福利和其他的想不到的费用,算起来平均到每个人身上就得八百元。还有一些离休退休的老职工,退休离休的老员工并不比在岗职工少,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林业局年前的资金缺口至少是一百万元以上。中国人很注重年节,平时苦一些无所谓,但过年一定要隆重,这也是国人的人情味所在。所以确保林业局员工过好年,这是必须的,但巧妇难做无米之炊,白杨镇目前账面没有什么钱。

    每年白杨镇得到上面拨款也不过五百万元,这五百万看起来不少,但对于一个人口超过三万的镇来说,这些钱又很少。白杨镇的企业并不多,所以税收方面每年也不会有多少钱。张刚很熟悉白杨镇镇政府的状况,所以他很怀疑赵云根本就是敷衍大家。这种事情绝对不能敷衍的,不让百姓过好年,百姓就不会让政府过好日子。百姓其实很简单,也很现实,你给他一点好他会对你感恩戴德,你可以在小事上欺骗百姓,百姓中间不乏明白人,欺骗一次两次百姓都会容忍。百姓很善良,也很胆小,自古都是民不与官斗,但绝对不能在生存问题上欺骗百姓,百姓的胆子又变得很大,不让百姓活,百姓又怎么会让你活。

    张刚的怀疑,赵云答案却很光棍,他知道镇上没钱,这一百万镇上也凑不出来。张刚目瞪口呆,这小年轻上坟不烧纸,这不是忽悠死人玩吗?别年前出现什么群众激变,那可就玩大了。

    “镇里没钱,可别人有钱,活人还能被尿憋死。”赵云的另外一句话又让张刚的心放在肚子里了,赵云这不是逗死人玩,是逗他这个老头玩呢。

    随即赵云的另外一句话又让张刚的心悬了起来。

    “北京赞助修路的钱,前期的款项应该差不多到帐了吧。材料先不买,年后再说,就用那钱吧。让林业局今年过个肥年,拨过二百万吧。”赵云说得风清云淡,就好象从口袋里掏出两块钱的感觉。

    张刚的心脏被赵云严重的考验了,一张一弛,又一张一弛,岁数大了,弄得张刚呼吸都不顺畅。

    张刚动容,这是挪用修路资金,而且这资金是企业捐赠的,这和上面拨款的资金又不一样。被挪用责任很大,这要是被发现,镇长因此下台也很正常。这个小年轻的太胆大了,修路资金人家北京那边有监督的,每笔购买材料的款项都要做成单据汇报的。而且年后,会有专人过来查账,赵云这是顶着风头做事。前不久鄂伦春旗一个乡镇的书记,挪用了教育局的教育经费盖办公大楼,事后被人举报,结果那个书记被一撸到底,彻底成了平民。

    “清单上怎么写?”张刚下意识又问。

    “计划买什么材料,那就写什么,年前买和年后买都是一样的,反正我们买了,并不影响工期!”赵云淡淡说道。

    张刚无语,见过敢干的,还没见过这么敢干的,挪用了可以先推后上报单据,政府很多事情都是拖出来的机遇。赵云不但不使用拖的伎俩,还要弄虚作假上报,这就不单单是挪用公款的事件了。人家弄虚作假都很隐蔽,赵云却大咧咧的就说了,这也太不知道后果了。挪用其他款项要是为个人享福或者贪污一点,张刚还多少能理解一下,可赵云把原本不属于他的责任承担下来了。林业局是情况不景气,但这是大环境,和镇里关系不大。把这事上报上去就可以,各地普遍有这个难题,上面即便不能全部解决,也会在年前做出一定承诺的。

    赵云公开承诺给自己挖了一个坑,更让张刚吃惊的是,赵云挖完坑又自己跳进去了,在坑里垫底。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