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老爷_第六十八章给自己挖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八章给自己挖坑 (第3/3页)

事情不管事后怎么解决,即便是把资金堵上,这也是赵云的一个把柄。一旦以后有人拿这件事做文章,赵云以后发展都会到影响的。挪用资金,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弄虚作假问题就加深了。张刚知道赵云之所以弄虚作假,是不想让北京赞助企业心寒,也是为了以后的款项顺利到位。

    “别杞人忧天了,先让林业局的职工过个好年。我就喜欢过年,过年的时候人情味特别浓,不管什么样的人见面都很和善,都会问声好。不管多大的恩怨,在过年的时候大家都不会提,其实过年挺好,中国要是天天过年,国家肯定会繁荣昌盛的。别担心出麻烦,也不会出什么麻烦,手续照常,出了事情我顶着。作为镇长我不是一个人在生活,还有一大帮人跟着混生活呢。这样的资金挪用的事情多了,也不在乎我再给添点乱,先过年再说,年关,年关,过了关自然畅通无阻。”赵云很有信心的笑了。

    张刚无语,不错,这样挪用资金的事情是多了,很多地方政府还巧立名目收费,可那一般都是领导干部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为,而赵云是给自己挖坑,自己一分钱好处得不到,给自己埋了个雷。

    百姓得实惠了!张刚向赵云投去敬佩的目光。张刚不知道赵云这样做是精明还是傻,不管怎么样,这次赵云会得到林业局的民心,在自己犯错误的前提下得到这样的民心值得吗?林业局的资金问题本来就和赵云没有关系,到底是年轻,事事强出头啊。

    张刚对于赵云的做法,内心还是支持和佩服的。支持归支持,理解归理解,但不代表赞同。按照赵云这种风格继续下去,镇政府很多干部都会被赵云带得跑偏了,镇长胆大妄为,下属也会跟着做事嚣张,这不是道理,而是一种惯性。中国很多事情都没有道理可言,其中决定作用的正是由于惯性,个人有个人的习惯,国家有国家的习惯,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更改。

    难道以后大家都跟着这个年轻人犯浑吗?张刚对白杨镇以后很担忧,同时也有一种难言的冲动,或许就是这样的领导才会带着白杨镇走出一条富民强镇的道理。官场上墨守成规的人,绝对不会有大作为的。年轻真好,到底是年轻,可以冲动,敢犯错,他张刚老了,只能混日子了。张刚暗自决定,账单的事情他要亲手抓,只有他抓,他才会放心。反正要退了,临走就做一次好事吧,看看这样年轻人能走多远。为百姓着想的人值得佩服和尊敬,张刚不管赵云是什么目的,但百姓闹实惠了,这就足够了。

    “走,去派出所钱所长那里坐坐,年前了治安要抓好,让百姓过个放心年。!”赵云拒绝了林业局的宴请,拉着张刚去派出所混饭吃。

    其实在哪里吃都是一样的,林业局再困难,也不会因为一顿饭而困难,但赵云在林业局吃的不舒服,工人工资都发不下去了,吃这样的饭他堵得慌。赵云也知道,这样的饭林业局每天都会有,在穷的衙门招待费用方面都不会吝啬的。这是国情,赵云改变不了什么,眼不见心不烦,还是跑派出所听所长说说嫉恶如仇的故事,那饭吃得才畅快。在赵云印象里,派出所很多钱都是从扫黄,抓赌而来,吃那帮人渣的钱,赵云颇有惩恶扬善的气概。

    张刚哪里想到赵云会有这么多心思,还以为赵云是帮着林业局节省招待费呢。好干部,张刚再次感动,不怕人言,一心为民,年轻人可以正义得理直气壮,他老了,连正义都隐藏很深了,很多事情不敢说话了。大多乡镇年关都会治安发生混乱,原因很简单,一些外地盲流苦了一年了,过年也想回家风光一下。想风光又没有钱,只好去偷去强。国人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种,不管在外边地位多卑下,不管吃了多少苦,但过年一定要在家乡装装面子。人活一张脸,树为一张皮。这面子有时候代价很大,有的人去偷,去抢,有人去骗,男人用男人的手段,女人用女人的手段,包括出卖rou体和灵魂…

    还有人借钱装面子,脸上是有了光彩,大家都某某混的不错,伟人仗义,可实际上口袋比脸还干净。正因为这种好面子,有人向上,奋发努力,有人堕落…

    古老的国度就是在这样的好面子下,不断的发展的,中国能成为文明古国,那不正是因为古人好面子,留下了好面子工程,成就了奇迹。

    张刚对赵云去派出所摸底很感动,赵云虽然冲动,但真是好干部,一个一心为民的好干部。张刚哪里知道赵云就去想混饭去,听听钱所长讲讲抓嫖客的荤段子,那饭吃的才有滋味。张刚要是知道赵云这么龌龊的想法,估计得气翻白眼,他不知觉间把赵云想得太伟大了。赵云其实就是一个平凡人而已,优点和缺点一样的多。

    正由于赵云的混饭,一个感人的事迹被曝光了,一个黑幕也被拉开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