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老爷_第六十八章给自己挖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八章给自己挖坑 (第1/3页)

    第六十八章给自己挖坑

    这章赶出来了,就先发出来。明天更新不会很早,周末了,难得睡个懒觉后再写,你们可以晚上拿着消化下。

    …

    旗里没有时间理会白杨镇,赵云也抽出时间走下去,了解基层才能全面了解白杨镇,才能对症下药,才能做出针对性规划,才有可能实现他宏伟的品牌乡镇的蓝图。对于刘海山赵云很严重的警告,虽然刘海山打死不肯承认旗长事件是他cao作的,但赵云心里有数。刘海山不承认更好,那说明刘海山对于这事情已经悔改。很多事情大家明知道怎么回事,却装作没那么回事,这就是生活,刘海山既然不承认,那最好,这事情就真的和赵云没什么关系了,也和刘海山关系不大了。相信刘海山会处理好这事情的尾巴,赵云吩咐李一竹去旗里一方面打探下消息,年前该打点的要打点。下级给上级年前送礼,这是一个潜规则,赵云没能力破坏,也不想破坏,送礼也是加深感情的过程。想要发展的好,也要看谁送礼更有技巧,送礼也是一种能力。令一方面赵云让李一竹匿名给旗长田芳送去些礼物,这算是赵云对自己不安的心一个弥补。

    赵云从来不承认自己是好人,这年头被人说成好人并不是好事,好人多磨难,好事也多磨才能做成。做事情原则要讲,方式可以不讲,好人和坏人往往是一个人,从不同的角度看,没有绝对的坏人,更没有绝对的好人。伟人尚且有不足之处,更何况他赵云不过是一个平凡人,人往往过不去的是自己,对得起自己的心那就会活得心安理得。赵云对自己的要求很简单,缺什么都可以,但唯一不可以缺德。

    赵云和副镇长张刚一起视察了林业局,对领导以及干部都进行了安抚。张刚对白杨镇很熟悉,虽说快退了,在混日子,手上不抓什么权了,但威望还是很高,人缘好的出奇。林业局由于国家近期发布的政策,要求控制砍伐,以林养林,所以直接造成的影响就是林业局效益不景气,工人已经拖欠了两个月工资。马上要过年了,林业局人心惶惶,大家对以后发展都没有信心。林业局在以前,用老百姓的话讲,那是一个富得流油的单位,很多人都以进入林业局上班为荣。大量的木材就是大量的钱,林业局的干部职工的福利待遇要比其他单位好得多。

    以往林业局的局长在某种程度上比镇长还要实惠,还有地位。林业局上千人,上千人围着局长转,在林业局一亩三分地,局长确实要比镇长牛气一些。正因为又实惠又牛气,所以很多局长并不考虑长远,只要有人要木材,利润足够,大笔一挥就批了。吃吃喝喝从来不算帐,领导吃rou,职工喝汤,所以才会有政府林业科的科长贪污上百万的特大案件。说起来吴鞑子在白杨镇也算做了好事,最起码把百姓身上的毒瘤给砍掉了。

    过度砍伐,造成很多荒山效果。十年前,白杨镇路的两边到处林子,还经常有狼以及其他野生动物在公路上出现。现在别说野生动物了,连苍蝇蚊子都不愿意在路上出现了,周围没有什么树,蚊子也没有太多的栖身之地。荒山被开垦成农田,林子越来越少,风沙也跟着肆虐起来。国家控制林业的过度砍伐政策是正确的,十年树木,以林养林战略也是对的,但眼下却看不到效益。也就是说,林业局摆脱困境,要走上十年的历程,林业局在国家政策批文下达之后,立刻从一个热闹单位变得门前冷落。这样巨大的落差,让林业局很多干部职工无法接受,而且随之而来的财政紧张又让此现状雪上加霜。林业局的老职工们哀声怨道,已经有不少人去镇政府讨说法,不妥善解决林业局目前现状,林业局早晚会出乱子。

    赵云的口才了得,赵云在召开的全镇林业员工的大会上上慷慨激昂的演讲,给林业局规划出一个宏伟的蓝图。

    画馅饼谁都会,只是看谁画得更圆一些,很多老职工包括一些干部对赵云这个年轻人并不相信。百姓有句话,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赵云太年轻了,年轻的让大家不放心。不可否认,赵云当上镇长之后给白杨镇带来了新气象,几个艺术品加工厂的建立,解决很多社会闲散人员。本地鄂伦春的家庭基本上90%过上了好日子,所以赵云在鄂伦春人里威望高的出奇。一个镇说大不大,说不小不小,赵云的工业品加工厂也只能解决一部分人的问题。整个鄂伦春或者说盟里大环境在那里,林业的发展都成了头疼的大事,在长远规划的同时,解决眼前的生活问题是个难题。归根到底,百姓对长远发展不关心,眼下实际问题就是得按时发工资,不拖欠,不扣发,长远规划往往和现状有矛盾存在,如何解决这矛盾才是当前的重中之重。

    白杨镇的林业局相对于别的乡镇的林业局还算好的,由于以前道路不是很通畅,所以砍伐并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