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路过 (第1/9页)
路过 科学大师爱因斯坦在批评量子理论的时候,曾举例反诘:“难道月亮只有在我看她的时候才存在吗?” 著名天文学家卡尔·萨根始终坚持认为,自然形成的卫星不应该存在内部空洞。 ——题记 炭素墨水般的色调在冷寂洁白的荒漠上勾画出陡峭山峰的准确阴影,鲜明的黑白对比使星河想起了一位生前死后都非议颇多的政治家的墓碑——在他所参与领导的国度,曾经发射了第一颗地球人造卫星,完成了第一次宇航员太空行走,并率先实现了第一艘无人探测飞船在月球的登陆。 这里是真实的月球,让星河一生魂萦梦绕的地方。 1 “图灵”号清楚地知道自己有着一个更为遥远的终点,进入月球轨道并做短暂的环绕航行,只是她在告别地球故乡前的一次小小回眸。 用这种浪漫的笔调抒写整个计划颇具诗情画意,但对于cao纵“图灵”号的真正主宰来说却毫无意义,因为它并非感情丰富细腻的人类成员,而是人类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人脑无可比拟的电脑系统监控着飞船的每一个角落。 “图灵”号在进入环绕飞行之前的预定方向是南门二,也就是包含着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比邻星——的半人马α,而在摆脱月球引力场之后它的方向将被再次精确地定位于那里。因此在今后数万年之内决定飞船运行的只有力学规则,需要电脑系统进行方向调整的时代还远没有到来。 尽管控制一切的主动权从一开始就被彻底剥夺“图灵”号上的人类成员心中却没有丝毫芥蒂。从某种悲观的论调来看,在不久的将来整个人类都势必为电脑意识所取代,相比之下如今这种形式上的命令与服从,只不过是小巫在晋见大巫之前先行呈奉的一份薄礼,大可不必耿耿于怀。 可是人类不能等待,也不愿等待。在被完全替代之前,他们有必要为这个宇宙再做点什么。 其实这些富有哲学意味的问题对于“图灵”号上的自然人类成员根本就不重要,因为大多数人所能够理解的真切时间都不过百年。人类的思维可以接近无穷,而他们的生命却是如此的短暂。 他们目前所关注的,是那正被数双眼睛目不转睛地盯视着的屏幕画面。 那是人们早已十分熟悉的陈旧资料,他们显然是在复习以前的功课。 那是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美国历次“阿波罗”登月行动的部分镜头。现在的时间是1969年7月,地点是月球静海。 … 登月舱缓慢下降; 登月舱平稳着陆; 登月舱门户洞开; 接着,慢慢移下悬梯的阿姆斯特朗开始谨慎地用他那小小的一步,完成人类文明发展中的这一大步跨越; … “升旗”仪式正式开始。宇航员动锹破土,试图将所谓永不落的星条旗植入月表岩层。 电脑自动调节着画面的大小和清晰度,特写镜头使宇航员的动作纤毫毕见: 两名宇航员历尽艰辛,轮流铲土,但最终也只能把旗杆插入几厘米深。 当其他观众露出会心的微笑时,星河却表现得无动于衷。相同的镜头他已经浏览过不下百遍,甚至已经超过了令人厌烦的极限,这次他只不过是义务陪绑。 其他人对这些资料自然也不是全不知情,这起历史事件——“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走出摇篮”——早已作为人类集体记忆的一部分,深深地印刻在了每一个人的脑海当中。所谓“复习”一说,也正是出自这一视角。 只不过除了星河之外,其他人事先并不知道此番旅程中还有“考察月球”这一步骤——他们同样也不了解整个行程中的每一个具体步骤。 “图灵”号此行的安排奇特而独到,有关探索与考察的工作布置是随处解密式的。换句话说,每到“情节发展”需要的时候,保存于电脑中的具体任务的封条将会自动被揭开。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避免因人类对即将发生的某件事情过分关注,而使例行的日常工作秩序被打乱。 况且具体到月球一例来说,这些人也不都是天文学家。 接下来的画面是随后几次的“阿波罗”进程:由于吸取了第一次出乖露丑的教训,再度来访的宇航员是带着电钻上路的。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即使是电动的钢铁家伙亲自出马,最多也只能打进75厘米,而它在地球上却能毫不费力地打出将近5倍的深度。 “诸位有什么看法吗?”专题纪录片刚一结束,星河便及时提问,不给观众稍作回味的时间。 “这说明月亮姑娘的肌rou比地球mama要结实。” “大夫”用一个通俗的比喻准确地指出月球与地球的密度区别。这位年轻的美国生物化学家的正式工作是随船医生,但是每个人都知道他只受过最简单的短期外科训练。 “大夫”的确道出了实情。由“阿波罗”计划所带回月岩的实测数据表明,月表岩石的密度高达3。2—3。4克/厘米3,而地表岩石的密度只不过才2。7—2。8克/厘米3。 “不错,是这么回事。不过这与我们原先的预测可不吻合。”星河点点头,接着“大夫”的话往下说。“因为月球的计算平均密度只相当于地球平均密度的60%。” 人类很早就开始尝试测量月球的体积和质量了,仅次于对地月平均距离的测量。 “咱们姑且不考虑有关‘平均’密度的问题,就按照现在了解到的情形来推测,月球中心也应该有一个由大密度物质组成的内核,因为根据不同深度的抽样来看,密度还在随着深度的增加呈递增趋势。”星河指指屏幕上已经定格的画面。“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重新计算出一个更大的月球总质量来。由于月表到月心的距离比地表到地心的距离要小得多,再考虑一下它那新计算出来的总质量,就会得出一个崭新而离奇的结论:月表引力显然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 “教授”苦着脸摇摇头,表示不能接受这个结论。这位美籍德裔知识分子长在星条旗下,最初却是在剑桥攻读的物理学,后回国入普林斯顿深造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