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星河中短篇科幻作品薄星河中短篇科 (第4/7页)
推断,上界还应该在2500到3000千米高空呢。” “那困难就更大了。”周睿波有些心不在焉了“就算不用那么高,大气的起始逃逸高度也要在500千米以上。” “只要打到160千米以上,高速粒子逃离地球的机会就很大了!”星河仍不放弃“二氧化碳基本集中在90千米以下,再往上含量就显著减少了。” 可不管星河怎样解释劝说,周睿波还是更喜欢地下封存。 “除此之外,其他任何方案都不成熟。”周睿波最后定了调子。 “可地下封存的危险性实在太高了!”星河据理力争“这一点您应该比我清楚!我亲眼见过它的危害!” “你太可爱了。”周睿波走过来,作势要胡撸星河的脑袋,星河厌烦地闪开。 “我就是亲眼见过,和你我的导师一起见过!”星河执拗地不肯低头。 “哦,是吗?你肯定见过。不过呢,我们把这称为出租车司机观点。”周睿波和蔼地把脸凑到星河面前“你知道北京的出租车司机吗?总给人一种什么都懂的感觉,而且乍一听还让你觉得特有说服力。他会告诉你,什么地震救援,我们家邻居就有亲戚在灾区,根本就没人管;什么普及义务教育,我表哥家就在农村乡下,几个孩子上学全都收费;什么反腐倡廉,我见过的贪官一个比一个黑,全都互相包庇…可这些都不说明问题。假如个案能说明问题,还要我们科学家干什么?” 从纯理性的角度来说,星河无法反驳周睿波的上述观点。 接着,周睿波又慷慨地把一堆近乎羞辱的词汇加诸星河身上,让他躲闪不及,惨遭重创。 5 星河与刘晓春经常一起喝酒的那个小饭馆,是一家冒牌新疆馆,而且一向出具假发票。 这次是星河请客,因为他很想知道,周睿波今天为什么如此刻意地当众讽刺挖苦他。 “你不该当着她的面否定地下封存方案。”刘晓春这人没什么城府“你尤其不该仗着她欣赏你,就否定得那么直接。” 刘晓春告诉星河,这项目是某国际石油组织是出了钱的。可星河依旧不解,因为在其他项目上周睿波从没这么功利,并不是谁出钱就帮谁说话,为什么这次表现得如此极端? “有时候我觉得她根本就没原则。”星河说出自己的困惑“过去我还以为是她兼收并蓄,后来发现她的观点经常在变,而且变化无常。” “真的变化无常?”刘晓春啜酒撷菜“你就真没注意到其中的规律?” “请指教。” “还是有章可循的。”刘晓春笑得十分深奥“她用中文发论文,都是站在发展中国家立场上;用英文发论文,都是站在发达国家立场上。” “杰克尔和海德?那个双面博士?”星河有些惊讶“白天拿政府的钱,晚上拿美国的钱?” “何止!”刘晓春有些不屑“她基本上一、三、五是五毛党,二、四、六是八美分,星期天则拿那家国际石油组织的钱——基本上就是五毛八!” 原来“周日课题”就是这么来的! 所谓“周日课题”是周睿波找来的一个拥有巨额投资的科研项目。由于是在计划之外,所以大家就声称是在星期天做这一课题。发下来的补助高出正常项目三倍,大家自然乐得放弃周日休息时间。说是放弃也是胡扯,大家还是在工作时间里做这件事,反正不会有人核查。 目前在碳捕集方面,方式方法大同小异,不存在过多争议;但在碳封存领域,分歧却相当巨大。眼下技术比较成熟成本也比较低廉的方式,无外乎地下封存或海底封存。 科学原理十分简单:把二氧化碳强行打入地下两、三千米的地方,如此深度的高压将使其液化,也就达到了封存的目的;海底方式更为简单,直接打入海底,高压同样会将二氧化碳液化,只不过压住它们的是海水本身。 “依靠深度高压的封存实在太悬。”星河已经喝了不少,但依旧不显醉态“不光是技术能否实现…” “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刘晓春还是讲政治的,重复周睿波的原话。 “就算真能实现,可万一再散出来…”星河打断刘晓春,意思是这我还不知道?“别说人类活动,出个地震或海啸你试试看。” 早在这一“成熟”技术问世之初,就有人提出过安全性问题。从宏观上讲,加诸地下的液态二氧化碳并不稳定,万一哪天这一带发现了大型油田或别的什么资源,有人非要钻井挖掘,再把这些液化妖魔从魔瓶放出来,那可就相当棘手了。海底的麻烦更大,只来次深层海啸就够了——当然陆地上的地震效果也一样。 “那个用二氧化碳拱油的方案…具体是怎么弄的来着?”星河无缘参加“周日课题”但也从刘晓春那里听过一耳朵。 “海湾国家在开采石油时,一直都采用注入气体或液体的方式,把原油挤出来。既然注入二氧化碳可以提高原油采收率,他们自然特别支持这一封存技术:油被二氧化碳拱出来,拱油的二氧化碳则被封存在了地下。在这点上他们不但技术成熟,还能从中再得一次好处——他们借口为整个人类利益提供了成本,因而要求整个人类社会予以补偿。” “这不挺好吗?”星河笑道“反正对整个人类有益,让他们赚点又何妨?” “那怎么行。”刘晓春一时无力反驳,再次搬出周睿波的观点“有钱大家赚嘛。” “那就奇怪了。”星河感觉自己已经接近那个真相了“既然这样,周睿波怎么会支持这个方案?” “西方国家反对,美国反对,它们觉得这方案只对发展中国家有利,她自然就支持了。”刘晓春愈发没有斗志了“这项目她是准备发中文论文的。” 在接下来的讨论上,星河把自己补充完善后的方案详细阐述了一番,再度引起争论。也许是由于周睿波的明显导向,也许是大家心中确实存在共识,总之基本意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