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星河中短篇科幻作品薄星河中短篇科 (第5/7页)
还是统一的——这一“大烟囱”(大家一致同意的命名)计划简直荒诞不经。 “刚才星河同学已经把碳排斥的设想介绍得十分清楚了。”最后周睿波做总结性发言“至于说究竟采用何种方式,还是要用数据来说话。另外我们还要做一下各种方案的成本对比。” 很公允啊。星河在心里对自己说。不像拿了什么国际石油组织的钱的样子。 6 一般来说,一个男孩,大概在8岁左右开始颠覆父亲在他心中的英雄形象,14岁左右开始颠覆对国家领导人的景仰与崇拜,而在20岁左右完成对一切历史人物的颠覆。但星河显然晚熟一些,他对周睿波的崇拜延续至今。 但有时孩子也会遭遇这样的不合格家长:在与孩子交往的言谈中,语气间充满嘲讽与打击。 讨论会前,星河曾把方案送交周睿波审阅,她只听了几句就打断了星河的话头—— “你考虑过材料和施工成本吗?”周睿波嘴角上翘“这些钱都够让二氧化碳在常压下冷凝成固体了,还不如搞一场干冰冰雕展。” “超轻型纳米材料的成本已经降得很低了。”答话的时候,星河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如履薄冰” “那也需要不少银子啊,没人会让你这么糟蹋纳税人的钱。”周睿波翻开一页“还有啊,以后别引些乱七八糟的话,咱们是在搞科学研究,不是在写报刊随笔。” 看着那句“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部分”星河不禁有些脸红。“这是海明威在《丧钟为谁而鸣》里的话吧。我也没读过,随便瞎引的。” “当然啦,你愿意做纯理论研究就接着搞吧。”周睿波似乎很喜欢看星河尴尬的样子,最后她貌似大度地把手一挥“晚上吃饭啊!”星河看出周睿波根本没把他的想法当回事,但也不好再说什么。 讨论会结束后,星河在门口被绊了一下;当他再度站稳时,一个想法突然从他脑海里涌现出来,说生动些,简直就是蹦跳着钻出来的! 靠热量! 假如真建起这么一条高耸入云的管道,并将静态二氧化碳气体注满其间,总质量会高达上千万吨。别说没人能挪动它,就是压也会把人给压死。但假如一开始就采用动态注入的方式,予以持续加热,让这些令人窒息的分子像流水席上的过客一样,有序上升,鱼贯而出,必将顺利逃往外太空的自由世界! 星河本想马上回去反驳周睿波的质疑,但想了想还是决定自己先完善一下。 这天是感恩节,周睿波叫上星河,要带他去品味所谓的火鸡大餐。他们来到友谊宾馆院内的“星期五餐厅”周睿波的昔日同窗已经等在那里。星河一下明白周睿波是在有意无意地炫耀,颇有些受伤的感觉。饭后那女人开车,又一起去了酒吧。 周睿波之流喜欢的都是闹吧,人声鼎沸,喧嚣无比。一遇到这种适宜的气场,她们如鱼得水,更加放肆。星河已然忘记是怎么开始讨论的了,总之是说他如何羞涩云云,同时伴以各种近乎挑衅的讽刺。星河不喜欢这种气氛,沉默不语,一杯杯喝着啤酒,而且基本上不是品而是饮。两名非洲留学生一直用不算流利的汉语与周睿波及女伴搭讪,星河心下不快,借着酒劲,左手揽过周睿波,对那名博兹瓦纳男郑重声明:“Mywife。” 女伴笑作一团,与她调笑的那名黑人也笑着拍打同伴。星河侧转身来,右手搂住周睿波的同学,对另外那名黑人再次严肃:“Mywife,too。” 两名黑人一起定格。周睿波和女伴狂笑不止。 后来的事情星河就有些模糊了。他记得周睿波嘻嘻哈哈地从柜台上拉过一张纸片,掏出笔来在上面写了几笔。旁边的女伴凑过头来,随即像过电一样大笑着颤个不停。她抢过纸片递给星河,星河看了一眼,顿时勃然大怒。 那上面写着三个大字:“处男证” 恼羞成怒的星河扬手要撕纸片,周睿波一把抢过,把它强行塞进星河的衣兜。 回家之后,星河忍着酒后的头疼,把新方案的要点写了下来。 主设施是一条深入云端的管道。收集并注入二氧化碳后,先给予初速,同时进行加热,促使二氧化碳缓慢上升。由于受到气压梯度和科里奥利效应的影响,出口处的速度会有衰减,但仍将继续保持一定的速度,推动二氧化碳向逃逸点上升前进。 下面所需要的,就是一系列具体数据的计算了。 7 周睿波就住在星河所在高校旁的小区里。临街有一家质次价高的咖啡屋,一家以鸡翅为特色的烧烤店,和一家几乎专供学生使用的日租房旅馆——那暧昧的粉色门脸让人浮想联翩。 周睿波缩在一件真丝睡衣里,臃懒地躺在客厅的三人沙发上。这几天她太累了,学术上的事,交流上的事,以及个人的事,让她疲惫不堪。 周睿波交往甚多,成分复杂,甚至与一些不三不四者有染。龌龊下作的猥琐男不少,开宾利的富二代也大有人在,反正总有一群家伙围着她转。她知道对方没动真情,但自己也鲜少真心,大家都这么心照不宣地逢场做戏,酒rou床笫,就如同从一摞扑克牌里随机抽取花色。 桌上摊着星河的论文打印稿,电脑里也有一份,但周睿波根本懒得去看。从直觉上,她不相信这种奇思异想能够实现;从现实角度,她不可能支持这样一份与驱油方案相左的方案。 照理说大气分子的逃逸,主要限于氢气和氦气,连氧气的逃逸都微不足道。相对于氢气与氦气的分子量,二氧化碳分子要算是庞然大物了,别说逃逸,不掉下来就算不错了。 可星河坚持认为,在上百千米的高空,气态分子已开始稀少,彼此间的碰撞机会极少,不再处于热平衡状态,而且大速率分子的逃逸损失了速度分布律中较快的部分,因此这里的气态分子早已不再服从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律。在这种情况下,各种分子逃逸的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