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五十四 (第7/9页)
少。 实地清理丈量土地,定为等级。 所造的经赋册,以八个方面确定税粮:一是元额稽始,二是事故除虚,三是分项别异,四是归总正实,五是坐派起运,六是运余拨存,七是存余考积,八是征一定额。 又用八个方面考核里甲:一是丁田,二是庆贺,三是祭祀,四是乡饮,五是科贺,六是恤政,七是公费,八是备用。 用三个方面决定平均徭役:一是银差,二是力差,三是马差。 定著作为条例。 征一,是指总征银米的总数,而计算田亩平均输缴赋税。 那些按田地类别、等级确定的赋税标准最重和最轻的,稍以消耗增减改动。 重的不能全部减,只是递减耗米,派入轻税折除,暗中予以减轻。 轻税不能增加,为征收本色,递增耗米加乘,暗中予以加重。 推算收税乏法,以田地为母,人户为子。 当时富豪之人多阻止其提议,只有顾鼎臣认为好,说:“这个税法一实行,我家增加一千石税,然而贫民却减轻一千石了,不能改动。”但是当时,皇上不能碱损赋税数额,官吏私下以个人的想法变通。 因此官田不至于偏重,而民田的赋税反而增加了。 当时又有纲银、一串铃等法。 纲银,是举民间应服役的岁费,丁四成粮六成总征收,易于理解而不繁杂,犹如网有纲。 一串铃,则是合收分解法。 从此民间交纳赋税,只收本色和折色银了。 这时天下的财赋,每年纳入太仓库的二百万两有余。 旧有制度以七分作为国家的经常用费,而存积三分防备兵灾和歉收,作为常规。 世宗中期,边防供费繁多,加上土木、祷祀,每月没有空遇一天,府库储藏匮乏枯竭。 司农用各种办法生财,甚至变卖寺院的田地,收军罪赎金,还是不能满足供应。 二十九年,俺苔侵犯京城,增加军队防守,军饷数额超过一倍。 三十年,京城边防一年用到五百九十五万,户部尚书孙应奎忧念时局束手无策,便提议在南畿、浙江等州县增加赋税一百二十万,加派赋税从此时开始。 以后,京城边防每年的用度,多的超过五百万,少的也三百余万,每年的收入不能补充每年支出的一半。 因此度支想尽一切办法,苛敛民财、题增派、括赃赎、算税契、折民壮、提编、均徭、推广事例等名目便兴起了。 开初也赖以解救匮乏,久了以后,各地输送的赋税更少。 又四方纷乱,主管官吏常常为自己所辖之地上奏请求留用或者请求免除:浙、直以防备倭寇为由,川、贵以采伐树木为由,山、陕、宣、大以兵荒为由。 不仅财物储存、供给军用所征调,就是每年额定二百万,尚且亏缺三分之一。 而皇帝的赏赐供给,斋殿的经营,宫中半夜传出片纸,官吏虽然着急,也不敢有顷刻延缓。 三十七年,左旦右卫报告敌情,赋税纳入太仓的只有七万,财物储藏大致不到十万。 户部尚书方钝等人忧虑恐惧不知财物从何处可出,便找机会详细陈说库藏空虚的情况,于是分条呈上符合时宜的七件事提出请示。 随后,又命令群臣各自条陈理财的策赂,决议施行的一共二十九条,更加琐碎,不是国家大体。 而历年以前积欠的租税无不追征,南方本色欠赋也都追加征收成折色了。 这时,东南遭受倭患,南畿、浙、闽多收额外提编,江南达到四十万。 提编,就是加派的叫法。 其规定:以财力不等分为十组,如一组不足,就提下一组补充,所以叫提编。 到倭寇平息,应天巡抚周如斗请求减少加派赋税,给事中何煌也详细陈述南畿的困顿破敝,说:“军门训养士兵,工部估料价格,cao江招募兵勇,兵备道的壮丁,府州县的乡兵,都成为人民的负担,严重的指一科征十,请求禁止革除。”命令按何烟的提议办,而提编的额度不能减少。 隆庆、万历时期,增加的税额已如故,又多出无艺的征收,欠粮更多,设法躲避也更加jianian巧。 已解送而延期的竟至于十余年,没有征而报已收,一个县有达到十万的。 欠税之多,每县各有数十万。 依赖施行一条鞭法,没有了别的科税的干扰,人民的财力纔不至于大困顿。 一条鞭法是总括一个州县的赋税,测量土地,计算人丁徭役,人丁徭役和粮税都输入官府。 一年的徭役,官府出银帮助招募役工。 力役差,便计算其工钱的费用,衡量着增减;银差,便计算其交纳的费用,增加省耗。 凡是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按需要供应等费用,以及土贡方物,全部并成一条,都按田亩征收银,由官府折合办理,故称为一条鞭。 立法颇简便。 嘉靖年间,多次推行又多次停止,到万历九年便全面推行。 此后接连三次大规模征伐,多有加派,战事结束随即加派停止。 到四十六年,突然增加辽事军饷三百万。 当时内府财物充足堆积,皇帝吝惜不肯调发。 户部尚书李汝华便援引征伐倭、播的先例,每亩加收税三厘五毫,天下的赋税增加二百万有余。 第二年,又加收三厘五毫。 又第二年,因兵、工二部请求,又加收二厘。 总共前后加收九厘,增加赋税五百二十万,于是成为每年的额数。 不增加的,祇是畿内八府以及贵州而已。 天启元年,给事中甄淑说:”辽事军饷加派,容易导致不均匀。 大抵天下户口有户口的税银,人丁有人丁的税银,田土有田土的税银,主管部门征收,总称银额。 按银加派,则其数目不遗漏。 东西南北的人民,甘苦不同,布帛粟米力役的办法,征收交纳不同。 只有守令自己知道其甘苦,而变通其征收交纳。 现在因人丁土地的方便,则没有失去平衡的困扰。 其办法是,以银的数额为主,而疏通人情,斟酌地方风俗,颁发各直省。 每年存留、起解各项银两的数目,凭所加粮饷的额敷,按银数分派,总提折扣,多的碱少,少的增加,以求不失饷额而止。 如这样,那么愚民易懂,可以杜绝jianian猾胥吏随意增减的弊端。 并且小民最痛苦的是无田之粮税,无米的丁役,田地卖给了富裕的人,田产已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