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_章二十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二十九 (第5/6页)

又调北平永清左、右卫官军分驻彰德、顺德,都督徐凯在临清练兵,耿王献在山海关练兵,以控制北平。这些全是齐泰、黄子澄的主意。当时燕王担忧不已,因为他的三个儿子都在京城,因此便称自己病重,请求让他们返回。齐泰想将三人逮捕,黄子澄则说:“不如放他们回去,以示对他并未怀疑,这样便可袭而取之。”就这样放回了三人。不久,燕军起兵,燕王在将吏面前哭着发誓说:“陷害诸王,并非天子之意,而是jianian臣齐泰、黄子澄所为。”

    开始皇上信任黄子澄与齐泰,迅速发兵削藩。但这两人本是书生,兵事非其所长。当耿炳文兵败时,黄子澄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足以忧虑,因而推荐曹国公李景隆担负大任。皇上于是便命李景隆代替耿炳文,而李景隆也无所作为,连败于郑村坝、白沟河,丧失军队辎重、士兵马匹数十万。不久,又败于济南城下。皇上急忙将李景隆召回,赦免其死罪。黄子澄痛哭,请治其罪。皇上不听。黄子澄拍着胸脯说:“大势已去,我推荐李景隆而误国,万死不足以赎罪。”

    当燕兵逐渐向南推进时,黄子澄与齐泰一同遇贬在外,被密令募兵。黄子澄微服由太湖至苏州,与知府姚善倡义勤王。姚善上奏说“:黄子澄之才足以抵御灾难,不应当将他抛弃在清闲僻远之地,而令敌人高兴。”皇上又召见黄子澄,他还未到,京城便已失陷了。黄子澄想与姚善航海求救兵。姚善不同意,于是便与嘉兴杨任图谋举事,被人告发,都被逮捕。黄子澄至京,成祖亲自责问。但他抗辩不屈,被施磔刑而死。其族人无论年老年少一律处斩,姻亲党羽全部戍边。他的一子变姓改名田径,后遇赦,在湖广咸宁安家。正德年中,进士黄表是他的后代。

    方孝孺,字希直,另有一字叫希古,宁海人。他父亲名叫克勤,洪武年间的循吏。《明史》中另有传记。方孝孺年幼时就机警聪明,目光炯炯有神。读书每天都有长进,人们都称他为“小韩子”长大后,方孝孺拜宋濂为师。但宋濂门下的知名学士都不如他,就连前辈胡翰、苏伯衡都自认不如。方孝孺没有拘泥文学、艺术,常以彰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方孝孺曾经患病,家中无粮,家人告诉他,谁知他却笑着说:“古人有三十天只食九天的先例,贫穷难道只我一人吗?”他的父亲克勤因“空印”案而被杀,他护丧葬归故里,路人都为之哀痛。待丧事一完,他又立即从学宋濂,直至毕业。

    洪武十五年(1382),由于吴沉、杨枢的推荐,方孝孺得到皇上的召见。太祖看他举止端整,十分高兴,就对太子说:“这个年青人,今后应该发挥他的才华。”并礼节性地把他遣送回去。后来因仇家连累,方孝孺被逮送到京城,太祖看到他的名字后,下令释放他。二十五年,又因推荐被召到京城。太祖说“:现在还不是使用方孝孺的时候。”任命他为汉中教授。方孝孺每天对儒生讲学孜孜不倦。蜀献王得知他的贤良,就聘任他为王子的老师。每每见到他,都和他陈说道德伦理,蜀献王对他十分尊重,并把他读书的屋子命名为“正学”

    到了惠帝即位,召方孝孺为翰林侍讲。第二年升为侍讲学士,国家遇有大事常常向他咨询。惠帝喜欢读书,每当遇到疑问时就召他讲解。上朝奏事,君臣在朝廷面议可否,有时就命令方孝孺到屏风前批答。当时明廷正在编撰《太祖实录》和《类要》等书,方孝孺都担任总裁。变更官制后,方孝孺为文学博士。燕王起兵以后,朝廷商议征讨,诏令、檄文都出自方孝孺之手。

    建文三年(1401),燕兵侵占了大名。燕王听说齐泰、黄子澄已逃窜,上奏请求罢免盛庸、吴杰、平安的兵权。方孝孺建议说“:燕兵久住大名,天气很热又下雨,不打仗他们自己也会疲劳。应立即命令辽东诸将进入山海关进攻永平、真定,诸将过卢沟桥进攻北平,对方一定会回救。我方用大兵断其后,这样就可以擒拿贼王。现在燕王奏书刚到,应暂且答书,这样,往返需要一个多月,敌方将士心理懈怠。当我方谋划已定,形势又极为有利,便可一举克敌。这并不是很困难的事。”皇上觉得十分有理,于是就命令方孝孺草拟诏书,派大理寺少卿薛岩飞马驰送诏书到燕,完全赦免燕的反叛之罪,要求他们收兵回归藩地。又给薛岩带上皇上数千言的手谕,让他带到燕王的军队中,秘密散发到将士手中。但事到临头,薛岩隐藏宣谕不敢取出,燕王也不遵奉皇帝的诏令。

    五月,吴杰、平安、盛庸带兵sao扰燕军的粮道。燕王再次派遣指挥武胜上书请求皇上罢前线军队。皇帝准备同意撤兵。但方孝孺说:“撤兵容易,再次集聚军队就难了,不要被燕王的言语所迷惑。”皇帝于是下令杀了武胜,以此来断绝和燕国的交往。没多久,燕军侵掠沛县,并烧毁粮船。当时黄河以北的军队疲累而无战功,而德州的运粮道路又被截断。为此,孝孺深感忧虑。燕世子仁厚,他的弟弟高煦狡诈,得宠于燕王,曾想争夺嫡长子之位。方孝孺想用计挑起他们内乱。于是方孝孺向建文帝禀明计划,并派锦衣卫千户张安带着盖有皇帝印章的书信,赐封燕世子。世子拿到信函并不拆封,并将张安一起送到燕王军帐里。于是离间之计失败了。

    第二年五月,燕军打到了长江以北,皇帝下诏书征集全国的军队。方孝孺说“:事情已经十分紧急。可派人前往说和,许以割地,争取拖延几天时间。东南募兵已逐渐云集,北方的军队不擅长水战,如果两军在长江上决战,胜负就难以预料了。”建文帝派庆成郡主前往燕军中,陈说了孝孺的意思。但是,燕王不听。建文皇帝命令众将率水师汇集在长江上,但明战将陈蠧率领战舰向燕军投降了。燕军于是渡过了长江,当时是六月三日。建文帝忧虑惧怕,有的劝说皇上移宫他处,再图复兴大业。方孝孺力请皇上坚守京城等待援兵的到来。即使失败,也是为社稷而亡。十三日,京城的金川门被打开了,燕军入城,建文帝自焚而死。当日,方孝孺被抓进监狱。

    这以前,成祖发兵北平,姚广孝向成祖请托方孝孺时说:“兵临城下那一天,孝孺一定不会投降,请不要杀他。如果杀了方孝孺,就会断绝天下的读书人。”成祖点头答应。攻下南京后,想让方孝孺草拟诏书。方孝孺被召到宫殿后,悲恸之声响彻大殿。成祖从殿座走到方孝孺的身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