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今世_胡村月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胡村月令 (第6/8页)

回去的,我父親說天色晏了留住他,現在阿鈺嫂嫂即說、“小舅公來宣寶卷好不

    好?我去點燈。”一聲聽說宣寶卷,台門里眾婦女當即都走攏來,就從堂前移出

    一張八仙桌放在簷頭,由小舅父在燭火下攤開經卷唱,大家圍坐了聽,每唱兩句

    宣一聲佛號、“南無佛,阿彌陀佛!”故事是一位小姐因父母悔婚,要將她另行

    許配別人,她離家出走,后來未婚夫中狀元,迎娶她花燭做親,眾婦女咨嗟批評

    ,一句句聽進去了心里。

    那寶卷我十五,六歲時到傅家山下小舅舅家做人客,夏天夜里又聽宣過一次

    ,現在文句記不真了,我只能來摹擬,其中有一段是海棠丫鬟解勸小姐、

    唱、稟告小姐在上聽海棠有話說分明

    爹娘亦為兒女好只是悔婚不該應

    但你因此來輕生理比爹娘錯三分

    你也念那讀書子他是呀、男兒膝下有黃金

    此番發怒去趕考不為小姐為何人

    女有烈性去就死何如烈性來求成

    況且姻緣前生定那有失手墮埃塵

    白、依海棠尋思呵

    唱、小姐好比一匹綾裁剪比布費精神

    白、小姐小姐,不如主僕雙雙出走也

    唱、侯門繡戶小姐慣街坊之事海棠能

    如此,小姐就逃出在外,與海棠刺繡紡績為生。

    及那書生中了狀元來迎娶,小姐反而害怕起來,說我不去也罷,海棠催她粧

    扮上轎,說道,當初吃苦受驚,其實也喜,如今天從人願,喜氣重重,其實也驚

    ,當初亦已是夫妻的情份,如今亦小姐仍是小姐,官人仍是官人也。

    是這樣清堅決絕而情理平正的人世,所以大亂起來亦出得五龍會里的英雄。

    記得那天晚上宣卷完畢,眾人起身要散,但見明月皓皓,天邊有一道白氣,建章

    太公說長毛造反時也這樣,民國世界要動刀兵了。

    【子夜秋歌】

    我鄉下秋天的節過得清淡,因為這一晌田里很忙。中秋前后胡村人還到下沿

    江客作割稻,下沿江是曹娥江下游餘姚慈溪一帶,那里是平陽地方,田稻比嵊縣

    的早熟。所以胡村人雖中秋節也除了去街上買一個月餅來吃吃,別無張致。倒是

    七月初二的三界鎮上有花迎,扮臺閣做戲文,四鄉的人都趕來。七月初七乞巧夜

    ,胡村人家在簷頭或樓窗口陳設瓜果拜雙星,都極其簡單,惟教小女兒在暗處拿

    線穿進針里,穿得進就是乞得了巧了。又女兒戴耳環,先是用彩線一針穿過耳孔

    ,就用彩線繫住,亦在乞巧這一天。還有是地藏王菩薩生日,家家戶戶都點香插

    在門前地上,擺一碗清水。此外是七月半做羹飯拜祖宗,秋分在大橋頭路亭里做

    盂蘭盆會,又婦女們到橋下大廟里拜龍華會。

    我對胡村的大廟沒有興趣,小時只跟母親與姑母燒香去過。但我喜歡路邊的

    土地祠,瓦屋一間,泥牆泥地,只供一尊石像,倒是大氣磅薄,香案上惟有陳年

    的蠟淚及點剩的香棒,牧童多來玩耍,早秋尚遍野驕陽蟬聲,此地卻陰涼。他們

    說明太祖朱元璋小時看牛,便也是在這樣的土地祠地上午睡,手腳張開,一根趕

    牛的烏篠橫在頭上。成了個天字,一個會望氣的人經過見了大驚,想這牧童如何

    可以,就用腳踢踢他,他側過身去仍睡,這回是斂攏手腳,把烏篠橫在肩項上,

    成了個子字,那望氣的人就知道這小小孩童是真命天子了。

    重陽節吃白酒。這一天吃白酒是在橋下胡氏宗祠里,荷花塘倪家山陸家奧三

    胡村的人都來,白酒太公最尊,胡村人都是他的子孫,家譜里他另有名諱,因是

    頭代祖宗,且留下塋田,輪值之家清明上墳用鼓樂,及于重陽節備辦白酒,白酒

    是不設殽饌。

    在祠堂里辦酒,此外我記得一次是荷花塘建昌太公用潮菸管打了倪家山潔齋

    公公,大家都評建昌太公理錯,罰他在祖宗面前擺了四桌酒向各房謝罪。建昌太

    公是家長,眾家之長,后來我進紹興第五中學,要寫學生的家長姓名,我不知是

    該寫我父親的,第一學期的成績單便寄到建昌太公那里。

    我喜歡晴天,春雨梅雨秋霖我都厭惡,雨天鄉下人在家里做的事,如剪蕃薯

    苗,刮苧麻,溼漉漉的不用說,即襲穀舂米,我亦何時聽見都覺其是和在雨聲里

    ,還有是睡打稻草編織草鞋,那聲音總使我想起雨天。惟有晴天落白雨,大太陽

    大雨點,雷聲過后半邊天上垂下虹霓,最是好看。但秋天到底晴天多,秋霖過了

    ,殘暑已退,太陽就另是一番意思。鄉下人忙于收成,畈上稻桶里打稻,一記一

    記非常穩實,弘一法師說最好聽的聲音是木魚,稻桶的聲音便也有這樣的安定。

    人世因是這樣的安定的,故特別覺得秋天的斜陽流水與畈上蟬聲有一種遠意

    ,那蟬聲就像道路漫漫,行人只管駸駸去不已,但不是出門人的傷情,而是閨中

    人的愁念,想着他此刻在路上,長亭短亭,漸去漸遠漸無信,可是被里餘溫,他

    動身時吃過的茶碗,及自己早晨起來給他送行,忙忙梳頭打開的鏡奩,都這樣在

    著。她要把家里弄得好好的,連她自己的人,等他回來。秋天的漫漫遠意里,溪

    澗池塘的白蘋紅蓼便也于人有這樣一種貞親。

    重陽過后,天氣漸漸冷了,村里的新婦與女兒們清早梳洗開始搨起水粉,堂

    兄弟與叔伯見了故件驚詫說:“哎?天快亮時霜落得這樣厚!”她們也笑起來。

    我三哥哥在紹興營里當排長,新討了三嫂嫂,是紹興城里人,回胡村參見宗祠,

    辦喜酒,頭一年就留她在家里奉侍娘娘,她開箱子取出緞子裁剪,因為已入深秋

    ,剪刀與緞子涼涼的,就覺得人體的溫馨,且亦是新婦的溫馨。

    【戲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