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铗中篇作品_莱氏秘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莱氏秘境 (第8/10页)

学家以一个提线木偶的动作从我手中挣脱了。我多么希望他能劈头盖脸的把上次攻击他的我骂一顿,或者漠然说:“对不起,你认错人了。”

    “这是为什么?你们怎么了?被洗脑了吗?”我抓住一个又一个来来往往的人:植物学家吴菲,社会学家隋祥,音乐家徐晴晴…

    “因为他们根本不需要对话这种低级交流,艾森。”一个冰凉的金属质感的声音击中我后背,我心里却剧烈的生出一股暖热。

    我转过身,是李泰依。他还活着,肢体健全,毫发无损,可是那脸上冷若冰霜的表情让我不敢相认。

    “请抛弃你牛顿世界的全部概念,来理解这个崭新的世界。”他的嘴巴是紧闭的,他的声音却清晰的传入我耳中,我不想去探究其中的奥妙,因为难以解释的地方太多了。

    “牛顿世界?”我茫然。

    “外面是一个牛顿定律支配的世界,不是吗?”他反问我,他死灰般眼睛里还藏着一丝余热,这让我心里生出些许希望。

    “不错。但这里不是吗?我难道不是因为重力站在这里?”

    “世界是一样的,但解释的方法不同。”

    “这里面怎么解释?跟莱布尼茨秘传哲学有关吗?”我明白这是问题的关键。

    “正确。”他传来两个字就没了下文。

    “如果以莱氏秘传哲学来解释世界又会怎样?”我急不可待的问。

    “准确的说宗圣莱布尼茨不是在解释世界,而是在计算世界。”

    我艰涩的笑了。这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我的推断,于是说:“我想,这里面存在一台强大的计算机吧?”

    “正确。我们这个世界是在终极计算机‘熵’的运算下运行的。我们的社会结构、经济、生活、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全是通过熵的指示。”

    “食物呢?”我非常自然的想到这个第一问题。而且这的确是个难题,这里是几百米深的矿井,没有光,就肯定无法生产蛋白质。从无机物中制造的蛋白质都是枉然,因为即便是能生产只会是右旋蛋白质,而人类需要的却是左旋,这便是造化的神奇。

    “通过合成细菌生产,味道不错吧?”

    “细菌的食物又从何而来?空气?”我嘲讽的说。

    “一条远达千里的暗河。”

    诚然,这是合理的。细菌可以通过分解暗河里携带的营养物质生产有机物。看来莱氏秘境不完全是个封闭系统,任何有限封闭系统都是无法维持自身平衡的。我的知识结构告诉我。

    “能源呢?”

    “一个5000吨级的铀矿够了吗?”

    我无话可说,这里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科学家,还有一台超级计算机,又有什么技术手段达不到呢?

    我苦笑着点点头:“好。现在我想知道你们这样做是为了什么?逃避现实吗?创造小宇宙吗?玩隐居吗?搞黑社会吗?啊?”我狠狠掐住他的双肩,使劲摇晃。

    “现在我们互相看对方都是可悲的。”

    我的手指无力的脱落,怔怔的望着他。

    “这是个令人兴奋的世界。”他的声音中多了几份激动的颤音“牛顿世界的人永远也不能明了的造化之谜都会在这里揭晓。这是因为牛顿的理论乃至外面的全部科学体系是建立在公理之上。在一个封闭的逻辑系统里,某些命题是不可能得到证明的。所以他们捏造一个上帝来作为第一推动。而在这里,我们是以计算的方式理解宇宙,计算即是存在!因为上帝就是以计算的方法来创造世界,宇宙便是由标准化模型软件驱动,计算着量子场、化学物质、细菌生命、人类、恒星、星系的一切变化。从这层意义上,我们就是上帝!只要我们拥有一台强大的计算机!”

    他的声音在长廊里久久回响,没有一个人停下来看我们,他们忠实的走在熵所计算出的路径里。

    “作为一个科学家,还有什么比扮演上帝的角色更重要的吗?在这里宇宙没有任何秘密可言,它就像一个纯洁的处子在我们面前坦露,这便是我们如此痴迷此境的原因!”

    我轻蔑的摇头。他似乎洞察了我的心思,嘴角隐约一扁:“艾森,你作为一个经济学家有什么疑难吗?让熵来解答你。”

    “好!”这正是我要针锋相对的“我最头痛的莫过于经济规律无法用数学模型来预测,不消说全球经济,就是一个股市的动态也朝夕难料。”我心里在冷笑:准确的经济预测是数学上的不可解问题。

    “那是因为你的数学模型太简陋。”李泰依不以为然的说。

    我左边的墙上立即出现一个大屏幕,一个个眼花缭乱的数学符号在我眼前飞逝。每一行程序都注有清晰明确的解释,否则,即便是作为经济学专家的我也难以卒读。随着数学演绎过程的深入,我的思绪越来越混乱,若有所悟却又难以洞彻,似是而非既而恍然大悟。最后,机器开始模拟运算,我惊讶的发现,从亚洲金融危机到纽约道指泡沫的破灭,从信息经济的异军突起到南北合作的崩溃解体…股市、市场的每一个跌宕起伏的末枝细节都精确的再现,我几乎要认为这是一个纪录片,而非数学模拟。我如痴如醉的跟随跳动的曲线回忆一个个经典的经济事件。但是,随着计算的进行,开始出现偏差,到后来因蝴蝶效应,导致完全不符的错误结果。

    屏幕灭了。我幸灾乐祸的说:“看来,熵也是个虎头蛇尾的家伙。”

    “好笑!这是熵出于你理解能力的考虑,只编出一道有限长度的简单程序来模拟。若是需要,它可以把人类社会的诞生到灭亡的全过程毕露无遗的再现。”

    我凉彻全身。

    “现在,你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科学家都钟情此境了吧?哥德巴赫猜想,宇宙大统一模型,宇宙创世之谜,生命的诞生进化在这里就像孩子的图画读物一样清晰。”

    我零乱的思绪在汹涌的海面上沉沉浮浮,突然我抓住一根救命稻草:“据我所知,全世界还没有一台计算机能达到这个计算能力,熵是你们的幻想吧?”我想起莱布尼茨的悲剧,这个发现了二进制又发明计算器的人是他那个时代离现代计算机最近的人,可是他失败了。我不禁涌出一个问题:如果莱布尼茨在与牛顿的对抗中取得胜利,世界又将怎样?像他所预言的只剩下会计员吗?两个人再不会有分歧,因为只需坐下来计算便行了。

    “如果你学会用计算的方法看宇宙,就会发现制造这样一台计算机是简单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