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铗中篇作品_莱氏秘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莱氏秘境 (第9/10页)

。”

    我愕然。

    他有些失望的望着我说:“对于一名物理学家,所有的自然系统难道不是计算机吗?岩石、原子弹、星球它们固然不运行Linux程序,但它们也记录处理信息不是吗?在物质内每个粒子的行为正像一台计算机的逻辑门,由自旋的方向可编码一个比特。”

    “你是指量子计算机。”这是他的专业。

    他摇摇头:“量子计算机之于熵大概相当于算盘之于量子计算机吧。”

    “那是什么?”

    “如果我们需要在最小的空间里置最大的质量,你会想到什么?”

    “黑洞?”我张大了嘴巴,喉咙变得黑洞一般深不可测。

    “正确,黑洞计算机。”

    我全身汗涔涔的,脑袋里就像被硬塞进一团黑糊,一时无法接受。

    “请做个计算,一千克物质全部投入到翻转比特位之中,则每秒可运算十的五十一次方次。计算机存储容量用热力学计算,1KG的物质转变成一升体积的能量时,温度是10亿开氏度。熵正比于热温商,相应达到十的31次方比特信息量,够了吗?不够我们再增加一千克物质。”

    我的脑袋豁然开朗,全身血液沸腾,这的确是个疯狂的构想啊。

    “粒子无论何时发生相互作用,都会引起彼此翻转,借助于JAVA语言想象,粒子就是一些变量,它们的相互作用就是运算。每一比特每秒翻转十的二十次方次,等效于时钟速度100GGHz,够快了吗?不够我们任意增添物质。”

    “可是黑洞怎么能释放信息?你这台计算机只会有输入而没输出!”

    “霍金辐射⑨(⑨在经典力学中,黑洞被定义为空间中连光线都不能逃逸出来的区域,黑洞是看不见的。但是在斯蒂芬"霍金将量子效应考虑进去后,他发现黑洞会像黑体那样辐射,其辐射谱的温度与黑洞质量成反比。)呢?”

    我哑然。

    “一个1KG的黑洞放出霍金辐射,辐射波长等于黑洞半径,相当于强烈的伽玛射线,粒子检测器将能够俘获并解码。”

    我痴痴的望着李泰依,大学里那个异想天开的疯子又回到我面前。我常常反思为什么自己会在与李泰依争夺辛蒙的竞争中失败。今天我似乎找到了答案。我是牛顿世界的人,注定要以常规的方式去理解这个世界,而他,作为异度空间的人,他超然高逝于传统社会,离群索居,特立独行。这样的人别说对女孩子具有致使的诱惑,连他的敌人也不得不折服于他犀利的思维。

    我不甘心的问道:“你们想过吗?宇宙无法抗拒熵增,生命无法抗拒衰老,你们有一天终会死去,谁来维持你们的世界?你们这个脆弱的世界会像一瓶香水轻易的挥发掉。”

    “我们是永生的。”

    “什么?”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当我们老了,我们尽可以把我们的记忆与意识存储到网络之中,利用思维程序来思考。”

    思维程序?我哑然失笑:“记忆固然可以存储,可是意识却无法复制。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早已证明过人工智能的有限性。”

    “不错,任何一台特定的机器智能都是有限的,但并没有任何证据说,人类智能没有这种局限性。”

    我无言。我觉得自己是在与一堵墙搏斗,这面墙无限延伸,高不可攀。严实的墙体上寻找不到一个可供攀缘的豁口。我注意到他提到网络,而不是熵的存储空间,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你是说,你们打算死后在网络上生存?网络?是指莱氏秘境的内部…”

    “不。就是网络,全球网。”他嘴角挤出一丝狰狞。

    我全身火热起来,谁都知道在一个开放性网络上潜伏意味着什么,这就好比在一个公众场合放一个装炭疽病毒的瓶子,看来他们并不打算永远维持莱氏秘境的封闭性。

    他看出我的焦灼,轻描淡写的说:“你知道了,我们并不想维持现状。知道你为什么来到这里么?”

    我怎么知道?我心里大为光火。我被你留下的古怪线索一路追踪到此,你却问我为什么来到这里!

    “因为我们想做一个试验。”他说“你是个非常好的实验对象,一个牛顿世界的典型代表。我很矛盾。从私人感情上,我不想把你拉入组织,因为蒙蒙,你知道,在外面她需要一个可依赖的人。但是对于我们的世界,你这样高度理性的人却是非常宝贵。只是你非常正统,恐怕无法接纳我们的思想。于是我们想做个试验。看伟大的莱氏秘传哲学是否能征服一个牛顿定律束缚的科学家。如果能,那么我们为什么不颠覆外面那个世界呢?宗圣莱布尼茨在数百年前的对抗中失败了,我们要改变这个结局!”

    他白多黑少的眼睛里蔓延出无限渴望,让我不寒而栗。

    “只是,”他刚刚燃烧着的神色黯淡下去“我们现在的力量还很薄弱,网上的体系尤其如此。我们得隐藏自己,我们的基地建在这个地下五百米的煤矿,我们的信息库用量子密码保护在全球网的某处。总有一天,它会光耀宇宙,普照天下!”

    我眼眶红了,摇着他的双肩:“泰依,你醒醒吧。你看,你们的理论虽然强大,我却不愿皈依你们的思想。你们这次尝试失败了,你们颠覆牛顿的想法也终将失败。泰依,跟我回去!蒙蒙在等你回家。”

    “我已经注定不可能像平凡人那样的活着和死去。我是一场瘟疫!一场足以拯救黑夜的瘟疫!将来的历史会证明这一切,我将还你们一个时代,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他曲张着双臂,全身痉挛的歇斯底里,疯狂的咆哮在深不可测的走廊里久久震荡,似乎是冥冥中的响应,沉睡的大地突然惊厥,地底传来野兽的低吼,两侧的墙壁簌簌抖动,顿时天旋地转,我被一团强光吞没。

    十二

    1698年,奥古斯特公爵死于汉诺威。16年后,莱布尼茨的保护人公爵夫人索菲逝世。同一年,乔治王子前往英国继承王位。莱布尼茨彻底与布伦兹维克家族断绝了关系。虽然他在凄苦潦倒的晚年还一直做着被英国王室雇佣的美梦。

    “先生,克拉克⑩(⑩克拉克是一位神学家,也是莱布尼茨与牛顿的朋友。莱布尼茨经常通过与克拉克的书信来往与牛顿辩论。)来信说牛顿在《光学》结尾处提出:为了恢复行星的有序运动,上帝最终不得不参预其中。”年轻的助手俯在莱布尼茨的病榻前轻轻耳语。平时,只要他一提到牛顿的名字,老师昏暗的小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