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达世如幻 (第2/5页)
想不到那种头疼感觉,头一回。最后闻到这个厕所的味道,倒不一定喝,它那种气都能把你那些“毒”给解了,这个心里一下就敞亮了,头也不疼了,确实不可思议,看来通过它治“砒霜”确实可行。 金钱比砒霜还毒,砒霜只能要我们今生的生命,rou身。如果摸了金钱,就把我们的法身慧命丢了,你生生世世都要受苦的,因为贪恋金钱嘛,最后就堕落地狱、畜生,所以说金钱是一切罪恶之源,害人无数。 所以说,我们要远离金玉之宝。什么叫宝贝?我看它没有啥意思,有时候他们供养的什么夜明珠啊,什么珊瑚啊,还有这些宝贝,说是要装饰佛殿,要装饰就装饰吧!还有什么名人字画,看那个东西,半点兴趣也没有,我都不如看一本好书,关于戒律的书。有时候看这些东西,还不如几张白纸,能写几个字,没有啥实际意义。而且还随时随地存在着危险,就像守了一个炸弹在这块,守了一个砒霜,弄不好就中毒,从心里往外确实是半点想要的心都没有,没有意思。所以我们应该是这样看。 大家今生能够持这个戒,我们就远离了这种“砒霜”你就不至于肠子断了,还能活着继续做个人。你要是贪恋金钱,说老实话,其实很难说你算一个真正的人。作为一个出家人,更不能动,丝毫不能动,一点都不能,连动的那个念头都不行。 “视纨素之服如敝帛”敝帛就是破烂的布。那最好的衣服,你说有什么用啊?现在的人尽穿好的,喜欢打扮哪,把那衣服改来改去,最后又改回来了。左折腾、右折腾,人还是那个人,里面那个皮肤还是那个皮肤,思想还那个思想。打扮得越好,实际上思想越虚妄,他没有啥追求的,他不知道这生活中什么是他应该做的事情,他就以为穿着好衣服,就已经是有了地位,有了目标了。他往往把自己的生命寄托在一种虚幻上,一种色上面、外表的华丽上面,他那个心就是那种心。那种心就是漂浮不定的那种心,他想找个根都找不到,所以那个没有啥意思。 我们看这些东西连破布都不如,像破布、烂布一样,只能扔掉,不能使用的东西。你看我们穿的这个衣服,有的说百衲衣也好,补的衣服也好,我看比那个不知道珍贵多少万倍,你拿多少来换,我也不跟你换,因为它能克服“纨素之服”能把这些好的给破坏掉,这些好的其实都是锁链。 佛“视大千界,如一诃子”三千大千世界,那可大了,我们这才是一个世界,如果三千个这么大的世界那得多大呀,那就数也数不过来了。三千大千世界也是个名词,就说明它非常大,大得没法再大了。但是在佛的眼里,就如同一个诃子。为什么佛能把三千大千世界看成这么小呢?什么原因?谁能说一下? 弟子:虽然有三千大千世界,都是唯心造的,都离不开这个心。 他讲得很对。是一种虚幻,都是唯心所造的,它没离开你那个心,所以说大说小都没有啥实际意义,它只不过是你的心所造出来的,是不是?它再大也没离开你的心。你拥有这个心,它只不过是你心里的一微尘,没有啥实际意义。所以他答得很好。 “视阿耨池水,如涂足油”这个水这么干净,天下的水都从它这里流出来。人没有水就得死掉,若没有水,万物不生,所以这个水是很重要很重要的。这么重要的东西,又这么大,这么庄严的东西,里面又是金银、玛瑙装饰其岸,那个岸边都是玛瑙和金银所装饰的,周围有八百里。就这样大的一个池,在佛的眼里如涂足油,只不过给自己脚上抹点油,润滑润滑,就像小瓶那么大,没有啥实际意义。佛告诉我们,对世间的东西应该这么样看待。 【释】“视方便门,如化宝聚”:天上所用的一切器皿,都是用七宝所造成的。七宝就是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在极乐世界,地都是黄金所成就的。等到弥勒菩萨成佛的时候,我们这个地也都会变成琉璃,而我们现在是瓦石之地,是很粗糙的。所有万事万物,你看它是好,它就是好;你想它是坏,它就随心所变。一切都是唯心所现——在你自己这真心里所现出来的,所以不要被虚妄所迷住。什么是虚妄呢?一切外相都是虚妄,唯有你自己的本性才是真实的。因此不要执妄迷真,执著妄,把真的都忘了。 这个方便门是诸佛所设的权乘法门,有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众生依这种法修行就能证果成佛。在佛来讲,这方便法是为实施权,为实法实教而先施这个权教,所以佛说,像化宝聚似的。无上乘本来是真实的,也是众生自性里头本具的理,不在众生的心外面。所以才说“圆满菩提,归无所得”菩提圆满了,什么也没有了。所以佛看无上乘,就像梦里头的金帛似的,都是虚妄不实的。 所有的一切佛道,是对凡夫来说的,要是没有凡夫,佛道也就没有用了,所以才说无为。这个“无为法,无起灭”没有一个生起,也没有一个寂灭,不是实在的,不实如空花,所以佛观佛道就如空花似的。 须弥山高出大海的上面,无论什么样的风狼也不能漂动它。人修禅若有了定力,就好像须弥山一样稳定不动。本来连这个须弥山也没有什么真实的法可得,不过举出一个譬喻而已,人若真是证果了,一切也都空了。 所以才说“视方便门,如化宝聚”:佛看这个为实施权、开权显实的方便法门,就像变化的宝贝聚在一起一样。“视无上乘,如梦金帛”:看这个无上的大乘法,就好像在梦里看见金银财宝一样。“视佛道,如眼前华”:佛观想佛道就像眼前的花似的,是不真实的。“视禅定,如须弥柱”视禅定就像须弥山出于海而不动摇。 “视涅槃,如昼夕寤”:看涅槃的法门,就像白天、晚间都醒着,没有睡觉似的。“视倒正,如六龙舞”:看颠倒和正等,就好像六条龙乱舞一样。这是比喻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随六尘境界转而颠倒,就好像六龙乱舞一样。“视平等,如一真地”:看这个平等法门是一真地——真实地。“视兴化,如四时木”:他看兴化佛法,弘扬佛法,就好像那四时的树木似的——春天生出来,夏天成长,到秋天落叶,冬天枯槁。而兴隆佛法也有一个时候的,如四时木一样。 佛这种说法就是教人不要执著一切。凡有所执著,就不能得到人空、法空。人空,把人没有了;法空,把法也没有了。一般凡夫看来,人也不空,法也不空,有人有法。若是想证果得圣人的果位,则必须要把人看空了,法也看空了。这样人空法空,人的执著也没有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