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大战略_第二章不可分立的四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不可分立的四权 (第8/23页)

扩张之后1000多年,到了公元4-5世纪,蛮族又开始了新一轮入侵。他们在前一次是战车兵,这次是骑兵。古代游牧部落在军事技术的发展中经常领先于农耕民族。骑兵入侵再一次导致欧亚大陆文明的衰落。西罗马帝国灭亡。在中国则是五胡乱华,文明中心第一次被迫向南迁移到长江下游。草原游牧民不仅善于骑马,也善于射箭。箭的速度比马更快,可以实施远程打击。一骑比一乘对地形的要求更低,可以在更复杂的地区运动。战马保证了他们的机动性,使他们能够选择作战的最佳时机和最佳地点,而弓箭则使他们能够在一定距离之外射杀敌人——面对面捉对砍杀不是马上民族的长项。

    草原帝国的顶点是铁木真(1162-1227)达到的。经过10多年的征战,铁木真统一了蒙古草原各部落。1206年,他在斡难河(今鄂嫩河)的源头(在今蒙古国)召开忽里台大会,建蒙古国,号成吉思汗。蒙古民族在这个时候开始形成。成吉思汗先进攻邻近的西夏、金,严重削弱了这两个王朝的力量。1219年,成吉思汗开始西征,一年后灭亡中亚的花剌子模。他的大将哲别征战到了克里米亚半岛,小儿子托雷占领呼罗珊(今伊朗东部)。1224年,成吉思汗回国,两年后灭掉了西夏。1229年,在成吉思汗去世后第三年,经忽里台大会选举认定,他的第三子窝阔台(1186-1241)即大汗位。1234年,蒙古联合南宋灭金,占领了华北。第二年,窝阔台组织了第二次西征。1238年,莫斯科被攻破,遭屠城。两年后攻占基辅。蒙古兵又进入匈牙利和波兰。蒙哥的弟弟旭烈兀于1258年攻占报达(今伊拉克巴格达),灭黑衣大食。两年后他的军队在叙利亚被埃及打败。在东方,迟至1279年,忽必烈才灭掉南宋。他两次出兵日本都失败了,主要是遭遇飓风。他在缅甸和越南也失败了,又从爪哇败退回来。在1296到1298年间,察合台汗国两次大规模入侵湿热的印度,都以失败而告终。这些战争决定了蒙古帝国的疆界,大多是草原和沙漠地带。对于蒙古人,南方不是适合的战场,海洋更是带来灾难的地方。

    在欧洲,英国人是使用弓箭的好手。在百年战争中,英国人的长弓让法国人吃尽苦头。长弓的射程远,箭矢密集如雨,在法国骑士冲过来之前就把他们射翻了。在1356年的普瓦捷之战,法国国王和他的一个王子被俘虏。在1415年的阿金库尔之战,英国的骑兵只是等着追击那些企图逃离战场的法国军人。那时,英国人是欧洲的残忍的野蛮民族。

    在西班牙人征服中南美洲的过程中,马、铁(长矛和步枪是铁的制成品)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们从欧洲传入美洲的病菌则是先锋。病菌的传播速度快过行军速度,在西班牙人到达之前就消灭了大批印第安人。1532年,168名西班牙士兵(62名骑兵、102名步兵)打败了8万印第安人,杀死了其中的7000人,而自己没有人战死。西班牙人有长矛、步枪和战马,有盔甲护身。用棍棒武装起来的印加帝国还不知道有铁和马。它灭亡了,阿兹特克帝国不久也被消灭。西班牙人的军事优势之大其实不算罕见。美国入侵伊拉克是最新的例子。当年西方列强入侵中国时,也是长驱直入,伤亡也很小。

    欧洲人在17世纪上半叶开始大规模使用滑膛枪和火炮,而减少了长矛兵。滑膛枪没有改变军队列队厮杀的传统。军人仍然穿着花哨的服装,列队走向枪林弹雨,但队形更松散了。因此,cao练产生了,以便训练士兵统一而又迅速的射击。更猛烈的大炮将改变队列作战方式。拿破仑是炮兵军官出身,他增加了炮兵数量,组织了更灵活的军队。大炮的作用与早期的弓弩和较晚的步枪相似。但炮弹比弓弩或步枪射得更远,威力也更大,能够在与敌军接触之前打乱敌人的队形,大量射杀敌人。1854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以英法联军的胜利告终。俄国在本土作战,但没有铁路通往南方的克里米亚。在泥泞的南俄草原上,俄军的后勤补给比英法联军更艰难。英法联军使用了汽船,海上运兵更加便捷。联军轻易地在克里米亚登陆。联军的另一个优势是新式的米尼步枪。这种枪是有来复线的滑膛枪,射程提高了三倍,精确度也提高了。米尼步枪就像是亚历山大时期的长矛、百年战争时期英国的长弓一样,能够在敌人的攻击范围之外杀伤敌人。俄军伤亡惨重。

    火药在中国被发明。宋朝最晚在12世纪初就已经使用火炮了。在此200年后,欧洲火炮的样式与宋朝的火炮非常相似,有点像到1970年代在中国还很常见的爆米花的铁罐。杰弗里?帕克:《剑桥插图战争史》,100-101页,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又过了100多年,大炮的射程超过了弓箭。在大炮的轰击下,城堡不再能够坚守,欧洲的封建制度瓦解了。火炮的使用直接导致了游牧部落的衰落。与箭镞相比,炮弹的运动速度更快,杀伤力更大。火炮是威力放大了许多倍的弓箭。制造火炮需要很多技术:采矿、冶炼、铸造。这些技术是定居者的长项。游牧者彻底失去了他们的传统优势,逐渐退回到草原和荒漠中去了。游牧民衰落的证据之一是土尔扈特蒙古人在厄鲁特部的压力下,原先居住在准格尔的土尔扈特蒙古人(西蒙古的一支)于1616年离开故地,迁居到里海北岸。他们居住在今天俄国的伏尔加格勒和阿斯特拉罕之间,向东则到乌拉尔河。他们在俄国被称为卡尔梅克人,有一部分留在了俄国…他们不满沙皇官员的统治,于1770年举族东迁,回到西北的科布多。回迁的人口多达30万。如果按男性人口的一半计算,这个部落可以组成一支7-8万人的骑兵军团。在枪炮时代之前,这是一支强大的攻击力量。那时游牧者的鼎盛时期已经彻底结束了。他们只能逃避迫害。

    在满洲人入关之前,明朝已经在辽东战场上使用欧式大炮,一度遏止了满洲人的南下。葡萄牙人在澳门有铸炮厂,他们的炮被称为红夷大炮。明将袁崇焕守卫宁远(今辽宁兴城)时使用了红夷大炮。1626年2月,在攻城时,努尔哈赤受炮伤,7个月后死去。即位的皇太极一度试图讲和,但谈判终于破裂。袁崇焕保证在5年内收复辽境。不过,明朝已经朽木不可雕,大炮未能挽回最后的败局。那时,清人有很好的学习能力,很快就学会了使用葡萄牙大炮,用来轰击明军。在17世纪,蒙古和中亚草原上的游牧民仍试图创建成吉思汗那样的大帝国。满洲人是骑马射箭的民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