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章 (第7/9页)
打听一下。” 苏拉去打听了来报,庆王来了,端王也来了,端王还带来了董福祥,预备请慈禧太后召见。此刻是庆王“请起”上去已好一会了。 庆王跪安退出勤政殿,紧接着是端王进殿请安。天气太热,走得又急,磕完头不住用衣袖抹着额上黄豆大的汗珠。这是件失仪的事,但慈禧太后并未呵责,一则没有心思去顾这些细节,再则端王近来类此失仪的言语举动很多,呵不胜呵了。 “董福祥的兵,怎么杀了日本公使馆的书记生?”慈禧太后是责备的语气“别的你不懂,听戏总听过,不有一句话: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回老佛爷的话,jianian细不杀杀谁?那个矮鬼,没事出永定门干什么?是到马家堡去接应天津的洋兵。如果让他接上了头,京里的虚实都告诉了洋兵,咱们就先输一着了。” 听着倒也有些道理,慈禧太后转脸对皇帝说:“论起来倒也是情有可原。” “是!”从前年八月以来,一向不开口的皇帝,忽然有了意见“话虽如此,不该杀他,一杀,就变成咱们没有理了。” 一听这话,端王接口就说:“跟洋人讲什么理?” 这下让慈禧太后抓住机会了。就这两三天,从赵舒翘回京,涿州有消息传来,说钦派大员亦一无作为以后,端王便有骄慢跋扈之色,慈禧太后很想教训他一下,此时正好借题发挥“不准跟皇上顶撞!”她沉下脸来说:“你越来越没有规矩了。” 端王一愣,不能不应一声:“奴才不敢!” 慈禧太后很快地恢复了常态“不论怎么样,对使馆的人,总得保护。”她说“你告诉董福祥,要他好好管束部下。” “董福祥来了!”端王手向后一指“请老佛爷召见,当面说给他。” “也好!”慈禧太后点点头“我先告诉你,这件事总是咱们欠着点理。你跟庆王去核计,该当写个照会,跟他们说几句好话,要抚恤,也可以商量。” “是!”端王的神情又昂扬了“别的都行,把尸首抬进城可不行!” “你跟庆王去商量着办!”慈禧太后挥一挥手“叫董福祥!” 董福祥是“独对”因为慈禧太后要考查他跟端王所说的话,有什么不同,而且也想抑制董福祥,不准他多惹纠纷。这样,有端王在一起,说话就不方便了。 “董福祥!日本使馆的书记生,是你的部下杀的吗?这件事做得很坏,我不能不派人查办。不然,对日本公使不好交代。” “奴才回奏,日本的书记生,不是甘军杀的,皇太后要查办,就杀奴才好了!甘军一个不能杀,如果杀一个,一定会兵变。” 慈禧太后勃然变色,但未发作。想了又想,戒心大起,自己告诉自己,照此光景,必得先安抚他一番,免得他生异心。 以后拿他如何处置,得跟荣禄商量了再说。 “事已如此,查办也查办不出什么来。你跟你部下果然忠心报国,就该尽心尽力,把洋兵挡住。” “是!”董福祥得意洋洋地说:“奴才没有别的能耐,就会杀洋兵。” “好!只要打胜洋兵,朝廷决不会亏负你们。”慈禧太后说“你跪安吧!” 等退了下来,端王已经回府,不过派人等着董福祥,留下一句话:“请董大帅马上到府里去。” 一到端王府,端王降阶相迎。董福祥“独对”的经过,他已经接到报告,笑容满面地,左手拉着董福祥的左手,右手在他背上大拍“好!”端王伸一伸大拇指“你真是一条好汉! 带兵的大帅都能象你一样,洋人再多也不管用了!” 董福祥少不得先谦虚、后慷慨,摩拳擦掌地恨不得即时就能跟洋人一见高下。而正谈得兴高彩烈时,有个卫士悄然来报,说荣禄在军机处坐等,有紧要事件相商。 到了军机处,只见自礼王世铎以下,除刚毅以外,所有的军机大臣都在,荣禄面色凝重,找不出半丝笑容。 “星五!”他叫着董福祥的别号说“你的队伍不必再守永定门了,都调回南苑去驻扎。” 董福祥大为诧异,不知何以有此命令?视线扫过,只看到启秀一个人的眼神中有同情之意,心中更觉不快。于是毫不考虑地答道:“从前我受中堂的节制,今天面奉谕旨,要打洋人,只能进,不能退!” 这是公然抗命,但以谕旨为借口,将荣禄的嘴堵住了,他只言不发,起身往外就走,大声说道:“递牌子!我马上要见太后。” 一递牌子,当然“叫起”激动地面奏经过,指责董福祥今日能抗命,明日便能抗旨,认为不能置而不问。 “你先别气急。”慈禧太后很冷静地问“你要我怎么做?” “奴才请皇太后、皇上颁一道朱谕,着奴才责成董福祥即日移驻南苑。如果皇太后、皇上不颁这道朱谕,请传旨,撤掉奴才统率武卫军全军的差使。” 这等于以去就作要挟,慈禧太后自然将顺他的意思,命皇帝照他所说,写了一道朱谕。 回到军机处,董福祥还在,荣禄冷冷地说道:“你说面奉谕旨,我也面奉了谕旨,而且是皇帝承皇太后之命,亲笔所写的朱谕。喏,你看去。” 董福祥本来只字不识,如今也念了几句书,这张很简单的朱谕还能看得懂。看完将朱谕缴回,未作表示。 “你遵不遵旨?” “自然遵。” 受了屈辱的董福祥,自然心有不甘,回到营里,先找“军师”正是相交有年,不久才翩然来访的李来中。董福祥的不甘屈居人下的本心,偏执刚愎的性情,以及嫉恨袁世凯、聂士成而造成恨洋人的因由,李来中无不深悉,对症下药,一夕之间说动了董福祥。加以他的部下,早就有义和拳混在其中,浸润蔓延,已成甘军与义和拳不分之势,因而董福祥与李来中亦就不可须臾离了。 “星公,此事无足介怀。”李来中说“事机迫在眉睫,荣中堂马上就要失势了,不必理他!” “何以见得?” “团中弟兄,今天烧了外城姚家井二毛子的房子,又烧了彰仪门外的跑马厅。步军统领知道这件事,可是不敢上奏。明天,还要派两个弟兄到东交民巷去显显威风,如果洋人敢有举动,正好借此起事。那时,慈禧太后一定会召见端王,有他出来主持全面,自然能压住荣中堂。” “那么,那时候我该怎么办呢?” “星公该上奏,围攻使馆,只要慈禧太后点一点头,回驻南苑的朱谕,自然而然就作废了。” “嗯,嗯!”董福祥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