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旧事_第3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章 (第2/3页)

初醒一般懵懂而乏力。

    幽暗的光线下,那个人坐在窗下,全神贯注于眼前的棋局。

    我跪了下来,那人放下手里的棋子,转脸看我,平淡地说了一声:“是念儿啊。”淡得如同过去无数次我进宫请安时,他的应答。

    我抬眼看他,他的脸在光影明暗中愈加显得消瘦。想起早先还听父亲说宫中派人广罗麒麟参,就说皇上的身子一到夏初就不适。可如今看他样子,何止不适,简直如同大病。

    我垂下眼,却看到榻上还堆着好几本黄封折子,看样子皇上身体是真的不适,政务都在这后宫养身的暖阁里处理了。

    出神间公公已经扶了我起来,一旁的小太监也抱了折子下去了,一时间阁内就剩我们两个。

    轻轻咳着,说:“去把案上的那盒子拿来吧。”

    我依言而行。翘头案上,一方古朴的木盒,居然散发幽幽茶香。我只觉得熟悉得紧,一时鼻子发酸。

    皇上叹了口气“打开吧。”

    里面一把古琴,琴身优美如鹤,如璞玉一般静躺在明黄的锦布中。

    我认得这琴,怎么也忘不了的琴。正吟!

    我手指止不住抚摩,触感让我激动伤感。那一刻,仿佛有双修长稳健的手轻柔地覆在我的小小的手上,挪着我笨拙的指头,说:“这个音商,该这样按。”

    温柔得仿佛秋天飘零的落叶,在我平静的心水上激起细碎却是接连不断的波纹。

    “弹一曲吧。”

    “皇上想听什么?”

    “什么都好。”

    总比没有的好,是吧?

    我随手一弄,只听散音嘹亮,按音浑厚,泛音清越。果真一把好琴,音色十年不变。

    是!十年!

    我微微一揖,奏起贺若弼的《清夜吟》,只听琴声铮琮,时激昂透彻,时宛转曲折,高音尽拔千里高空如游龙翱翔吞云吐雾,低音沉心湖深处激过往旧事翻涌喷溅。大喜大悲后,只余清夜一声叹息罢了。

    吟得泪双流。

    皇上把弄着棋子,枯木般的手。

    “记得德升七年,整个平安京的桃花都开成了紫红色。红霞笼罩下,连河水都是一片绛紫。有道士和先皇说这是天兆,紫气降,国运兴。果真,没过多久,段方正就率领着陈军把遇龙关攻破了,从此自关向南的七州终于重浴陈皇隆恩之下。”

    我顺着话题问:“皇上怎么不说破遇龙关那场仗,提议取道吴坊、水围边州的,正是您呢?”

    皇上弯弯嘴角“说回来,你那小弟弟有七岁多了吧?平日里都读些什么书?朕的小五像是和他同年的,前阵子念着书,却尽是古怪念头,朕不知道你那小弟是否也是一样?”

    这话峰转得干脆利落。我不得不顺着意思道:“这个年纪的孩子正是求知心切,心思活络,读书后知道思考,也是好事。舍弟愚笨,自是比不上五皇子的。”

    皇上道:“安儿那日问朕,平沿公主嫁了一个将军这等小事,为何会在汗青里独表一枝?”

    我答:“平沿公主奉旨成婚时,正是焯帝处心积虑欲拿回属于大陈的紫竹一带的时候。公主所嫁的宏定将军虽为将军实乃藩王,所镇守的紫泽又是水陆双通,正是通往紫竹的要道。若要攻打紫竹,取道紫泽乃上上之选。所以嫁公主,安抚笼络将军而已。”

    皇上点点头:“安儿还有一点想不通,明明已经收复失地,公主为何却是下堂求去?”

    我在袖子里握紧了拳头。

    镇定了片刻,开口道:“公主为国为大义,牺牲小我。”话却是再也说不下去了。

    平沿公主本是宗室女儿,嫁宏定将军是受了皇命,夫妻两个本来没有感情可言。当初为了担心将军变卦投敌,平沿公主在暗中训练了一批心腹,安插驻扎在地方各处,搜集情报以防万一。

    没想宏定居然爱上了这个孤单而倔强的女子,将家身所托来支持大陈收紫竹一战。紫竹收复后,平沿一是受到打压,二是对欺瞒算计丈夫一事愧疚于心,自认没有资格再伴夫君左右。于是干脆留下了心腹死士给丈夫,下堂求去。宏定也是留她不住。

    这之后,大陈倒是有了个传统,就是暗中训练死士。此心腹非同一般,乃都是有双重身份之人,平日里可能是文儒书生,一见令牌,也是杀人无形。

    据说当朝的暗卫,唤名“荷影”

    而母亲爱荷,院中移防芙蕖,年年都要开大朵大朵洁白的花…

    终于是转到了正题。

    我手里滑滑的,已是出了一层汗。一直弯着的腰酸麻不堪,身体却是不听使唤,怎么也动不了。

    “想什么呢?”

    “…平沿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