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旧事_第3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章 (第1/3页)

    第 3 章

    母亲匆忙下葬。

    因为是自尽,民间有忌讳,丧事办得并不大。母亲生下弟弟后一直深居简出,人们记忆里只留早年艳名。她也没有什么朋友。

    自尽?呵呵!

    母亲生前抑郁寡欢,终于不堪忍受,自寻短见,倒是件说得通的事。

    可谁知道其中的故事?

    一个故事套着一个故事。

    我跪在灵前,听着和尚催人入睡的念经声,觉得非常疲惫。

    一阵喧哗,我茫然抬头。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视线里,那是大内总管许公公。他在皇上还只是皇子的时候就一直跟着伺候了。我幼小的时候,养在太后宫里,也时时见他。他和所有老资历的内监一样,像一口沉闷的大缸。

    此刻他的表情却是带着愁苦和无奈。我想,这该不是为了母亲。

    他向父亲揖了一下,便直直向我走过来,声音很低,可厅堂里那么静,大家都听得到。

    “许成问和熙郡主金安,”他的眼睛没看我,一点慌张,我看出来了“太后获悉安王妃噩耗,惦念郡主,也不知道郡主现在可还好,想见一面。”

    这也就是要我进宫。

    父亲走了过来,站在我面前,说:“今日府中发丧。”

    短短六个字,就回绝了。我觉得汗流了下来,冷冷的。我走到父亲背后,悄悄伸手点点他。我也不知道自己做得对不对。我想父亲下了决心抗皇令,也是怕我和母亲一样,就此一去不返吧。

    许成定了下,那股圆滑和强硬又回了喉咙里,说:“王爷体谅下人吧,软轿已经停在了贵府门口,一路上绝不让郡主受委屈。”

    父亲还想说什么,但停住了,因为我从他身后走了出来,一只手按在他的手上。

    我说:“那就有劳许公公了,我随你去就是。”

    有人过来搂着我的腰,自然是睿。我的手指抚过他的头发,俯身抱住他。我在他耳边用极低的声音说:“如果jiejie回不来了,去把我放胭脂的檀木盒打开,底下有夹层,里面有把钥匙,然后去院尽头的那间厢房,有株槐树的那间。”

    已经够了,睿如此聪明,不需要我提醒太多。

    睿没有说话,只是搂着我的手臂立刻收紧了,力气很大。我想我几乎忘了,虽然他只是个十岁的孩子,但三岁识千字,五岁习诗文。且是习武奇才,小小年纪就已将数套剑法使得风生水起。

    我不知道是否还有机会看他落英下舞剑。

    宫里轿子还是那么平稳舒适,散发淡淡檀香,一下让我回想起幼年时光。

    那时候还三千宠爱集一身,时不时就被宫轿接到太后那里,娇声娇气地唤她皇奶奶。

    那才多久,就已像前世往事。

    皇宫依着遇龙山而建,凌空拔势,巍峨非常。那沿着山势蜿蜒而下的亭台楼宇上的琉璃瓦在清晨的阳光中折射碧绿的光芒。远远看去,整个皇宫,就像,就像一只盘旋在山腰的青龙。

    吞吐着云雾,俯视着脚下苍生。

    祖辈的传说里,我们陈家祖皇是女子服了龙珠所诞下的。一胞双生,另一个孩子被赐姓明广,封在北方,也就是现在虎视我大陈数十年的齐国。两个兄弟国争了近百年,交好时的史事则在百年的战火里遗失了当初的原始朴质,只有宫里流年宫的壁画上还忠实得记录着过往的每一次变动。

    那幽深神秘的体先殿,还是我幼时同其他兄弟姐妹们常游戏的场所。

    按规矩自然是不给我们进的。可是孩子气盛,四皇子阿焕又不是个老实孩子,总爱唆使大伙悄悄摸进去偷供台上的果子。

    主供台上奉有一枚百年仙桃,阿焕说谁能把它偷来,他就将皇帝赐给他的玉蝉坠儿送给那人。

    记得那枚玉蝉坠儿通体莹白,隐隐含光,正中一只蝉儿,栩栩如生。

    我记得那时极想要的,也有信心去偷来那桃儿。可是太子阿弘喝止了我们。孩子们一哄而散。

    太子弘,那时候就已经一副沉着稳重,颇识大体的模样了。

    也有半年多未见他了吧。

    思绪还千回百转,轿子已经停了下来,宫人吊着嗓子道:“请和熙郡主下轿。”

    我回过神来。

    记忆穿越十年的长河,回到现在。

    青石板上覆着露水,一步一个脚印。我拖着洁白的裙裾蹬上那雕着龙和古兽的汉白玉阶梯,转过雕梁画栋的风雨廊,穿过烟波浩淼的九曲桥,步入幽暗的吟清阁。

    没有旁的宫人,灯也是稀稀点着,香估计还是昨日的,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庸懒疲惫,又带着沉沉的钝痛之意。这个水气氤氲的早晨,一切都仿佛酣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