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沙谷_第六章义结金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义结金兰 (第6/8页)

有术,仍是面如冠玉的微笑道:“还是让你老二卖个顺水人情,指点她一条门路算了。”

    姚畹闻言,心中暗喜。

    但忽听那方脸的道:“老五之言差矣,我们五个老不死的,又不是管事婆,何必招揽,我看还是眼不见为净为直。”

    姚畹大急,正想开口。

    那白眉老者忙笑道:“老四话是不错,但这回可不同,不过我们也不能随便开例,我看还是让大家想个法子才好。”

    只见他们四个老头一吹一搭,把畹儿弄得哭笑不得。

    但她也是机灵之人,见机忙躬道:“前辈只要肯明示畹儿,畹儿必将尽力以报。”

    四老不言先笑,声震山谷。

    笑声忽止,老大拍肚道:“我老儿吃硬不吃软,天下人要别人帮忙,谁不说什么报答不报答的,事后还不是当放个屁。”

    老二也展齿道:“搞得过我们的,便服了他,搞不过的,休提。”

    畹儿大窘,但话既摆明了,不得不硬着头皮,朗声说道:“怎等比算,还望四位老前辈划下道儿来。”

    她忒是机巧,这句话四个老前辈便把老头子给说死了,四老也是出名的鬼灵精,岂会不知。

    老五拍掌道:“人家小娃子可不服气呢!本来嘛,论人数,她少,论年纪,叨长,我们四个老人家说什么也不能背个以大欺小的恶名。”

    老大微笑道:“比武的,既然不行,比文的如何?”

    老四怪笑道:“叫我老头儿念念颠倒经倒可以,其他的可不行。”

    老二忍不住开口道:“人家是小娃子,不要吓坏了她,还是让她决定吧。”

    老大点首道:“好说,娃子就看你了。”

    畹儿心中暗暗计算,论武功不是人家对手,幸好平日常读诗书,还是比文好。但她可不知这魔教五雄,因为被青木道长的师尊击败,所以归隐了三十年,肚子里也装了不少东西,而也因此他们的性格大变,与四十年前,宛然是另一番面目了。

    她心中计议既定,却夷然漫声道:“四位前辈是武林一代宗匠,末学后进岂敢班门弄斧。”

    四老知她言外之意,心中也暗许她的灵敏。

    她又说道:“文字方面,后辈也是略识之乎,尚请前辈指正。”

    老大捻长眉呵呵笑道:“这娃子曲肠挂肚似的,说比就比,噜嗦个什么?不过怎生比法?”

    这下可把姚畹考倒了,一时竟答不上腔来,忙道:“后辈岂敢逞言,还是请前辈们吩咐下来。”

    那四个都是捉狡鬼,听了心中大喜。

    老大道:“比联句,一句七个字,十句为限,每句不得超过半盏茶的时间。”

    老二道:“这不难,而且每句都要与酒有关,至少二句里有一句才行,否则算输。”

    老三拍须道:“这还不难,还要集前人的句子。”

    老五加上一句道:“不行,更得说出每句话的作者姓名和朝代。”

    畹儿听了,不由倒抽一口凉气。

    原来这联句的玩法是,由某甲说第一联的上句,某乙对出此联,而再出下一联的上半句,某丙亦是如此,这样,轮流更替下去,本是明清两朝读书人家的日常游戏,倒也不难。

    不过像这四个老头规定的,却不容易,因为通常只是用韵脚限制,而条件哪有如此之多?

    畹儿暗暗一惊,正是所谓“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由此看来,这四个老头子分明惹不得。

    她心中虽是懊悔,但已势成骑虎,忙从容道:“谨遵前辈之命。不过,是四位老前辈一起参加呢?还是另有安排呢?尚请前辈们再予明示。”

    四个老头子都好玩不过,各不相让。

    老大随手摘一松枝,用掌削去小枝芽,暗运神功,只见他轻轻一插,那松枝竟入石三分,屹立在石头上。

    只听他笑道:“别争,咱们四个老头子都陪娃子来一遭。”

    畹儿存心,哪容他改口,忙笑道:“如此说来,到时老前辈可要答应我四件事了。”

    四老互望一眼,老二拍胸道:“好说。”

    畹儿紧逼着说:“一言既出。”

    四老连声应道:“驷马难追。”

    老大与畹儿互拍手掌道:“以一易四。”

    然后四人在石上挪了个位置,让给畹儿。

    老大在那石上松影所在,以小指之长为准,指刻了十多道痕迹,笑着对众人说道:“日影长一度,为一期。”

    老二笑道:“既然以一易四,我们就该车轮战她,才是公平。”

    畹儿拿定主意,反正豁出去了,便一口应允。

    只听那老大长眉低垂,手掌轻击三下道:“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

    其实苍劲雄迈,然而英华内藏,几达金刚不坏之境界,讲定力已是天下数首论二的了。

    畹儿忙运神沉思,只见日影刚移,便被她想了出来,但她强抑住内心的喜悦,静待影子已越过了半节,方笑道:“唐,白香山,不惟能酒亦能文。”

    接着出题道:“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

    四老对她的机智,不禁暗暗赞赏,因她以“不惟能酒亦能文”对“独立异乡为异客”,虽为勉强,但是句子本是现成,已是难得,而又点出了“酒”字。不过可惜时间上慢了些,却又不知这是畹儿存心让他们轻敌之故。

    下面轮到老二,只见那方脸上双眉一皱,已然佳句拾得,忙沉声念道:“宋,苏东坡,醉中不觉到江南。”

    “前人,识君小异千人里。”

    只听他的声音是低沉有力,雄壮虽过于老大,而中气稍嫌不及,但也颇有佛门狮子吼的真昧。

    畹儿候他那山谷回响方传及耳边,忙运气对道:“唐,李贺,有时半醉百花前。”

    “唐,皮日休,碧莎裳下藏诗草。”

    她的声音却尖锐而有纯阴之气,初时和老二的合在一起,就像一丝金线抛入空际,渺渺然地,而后其声渐强,终于突破了它,完全盖了过去,然后忽又一转,与山谷回音相合,恍若龙云在天。

    四老相顾愕然。

    这又是畹儿偷巧之处。

    原来她与老二的回音相搏,已占了大大便宜。不过她因从小与凌霜姥姥学正派内功,又在张大哥处学得了一些架势,所以根基极佳,否则内功差些的,要想偷巧也是不容易的事情了。

    下面轮到老五,他也就是五雄中养生最得其道的。

    看他风度超逸,身材高大,哪像是个魔头,想此君少年时,必是个雄姿英发的俊才,而实际上,他诗词也弄得最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