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_第50章这头VS那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0章这头VS那头 (第2/3页)

学。

    第一堂“多媒体课”由江雪来作为主导也是经过所有人讨论后确定的。

    这位女孩在学校就读期间品学兼优,也有过短期支教经验,而且学习的是儿童心理学相关专业,最擅长心理分析和心理疏导方面的知识,由她来进行“开场”最容易打通双方沟通的桥梁。

    事实证明,这位“江雪”同学也确实果然不负众望,在长达四十分钟的交流里,她手持着自己的手机,如同一名导游一般,利用手机摄像头传回的画面,带着孩子们参观起了杜若和她的母校。

    在整个参观过程中,她重点让孩子们看了男女生的寝室、学校的食堂,并且在过程中不断回答孩子们的问题,用语言和动作诱导他们产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小雪jiejie,为什么食堂有这么多个?”

    有个孩子看着江雪走进了一食堂,后面还有二食堂、三食堂,忍不住问。

    “因为再好吃的菜,每天吃也会厌啊。有好多个食堂的话,就可以不用天天吃一样的菜了,你看,这个三食堂最擅长做的就是红烧rou!”

    江雪指着食堂里的菜谱,笑了起来“而且,大学很大,一个食堂是没办法让所有人都吃上饭的哟。”

    “哇,有红烧rou!”

    “我看到茄子了!”

    “我看到了鱼!”

    “那不是鱼吧?哪有长了腿的鱼!”

    小学的孩子们无法理解太多层次的东西,但作为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吃”和“住”依然是大多数孩子最感兴趣的话题。

    国家虽然一直在大力发展西北的教育,对孩子们进行“两免一补”但每天每人的餐补只有四块钱,即使有爱心企业的捐赠,张校长一家又绞尽脑汁将午餐做的丰富些,可鉴于农村物资的贫乏和大娘手艺的限制,每天能吃的也就是那么几样,这种纯的红烧rou在学校食堂更是没见过,更别说炒鱿鱼这样的菜了。

    江雪当然也知道这边的情况,所以刻意从饮食和住宿着手,让孩子们产生“继续读书读到大学就能吃饱饭”的印象。

    等她拿着手机进入女生寝室时,更是有不少同学好奇地过来打招呼。“哟,江雪,你干嘛呢?也开始做直播了?”

    当她们一伸头,看见手机那头是好多个穿着校服的孩子时,大多都愣住了。

    “我在向红星小学的学生介绍我们学校呢。”

    江雪笑着向孩子们介绍“看,这就是我的同学,我们一起在这里读书,这就是我们住的地方,有很多人…”

    大部分学生都会大大方方地和手机那头的孩子打招呼,也有些是在害羞的,掩着脸跑了,引起孩子们一片大笑。

    不得不说,江雪是个很擅长聊天和谈话的人,也知道小孩子都对什么感兴趣,到了后来,负责高年级的秦朗和杜若差点压制不住课堂秩序。

    不少孩子看着看着就站起来了,还有的从后面跑到前面来看幕布上投映的画面,好奇地在投影机上戳来戳去,以为就是这个能让他们和远方的江jiejie“聊天”

    这些孩子哪里知道,天涯两侧,用来沟通的,不过只是两部手机而已?

    江雪带孩子们参观完了母校,又开始跟他们讲解他们学校的一些政策,比如“公费师范生”和“助学贷款”告诉他们,如果家里贫困,中国有很多师范学校是不用缴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的,而且毕业后还包分配保证入编入岗,不用担心没有工作。

    很多辍学的小孩子,家长给他们的理由都是“家里穷,供不起你们上学”有的是“现在的大学生出来也没工作,和我们一样打工,不如直接去打工”小孩子们都没有什么见识和是非观,大人们这么说,他们也就这么从了。

    现在,江雪的话,让他们懵懂间种下了“上师范不用担心没工作也不要钱”的印象,也许现在他们未必能理解江雪为什么特意要对他们说这个,但真到了那个关键时间,只要他们能想起今天这堂课,就能用这个反驳父母让他们辍学的理由。

    最后十分钟,江雪停在了学校一处风景秀丽的亭子里,给孩子们十分钟自由提问的时间。

    几乎每个孩子都举起了手。

    “小雪jiejie,什么是研究生?”

    “小雪jiejie,这个学校离我们红星村远吗?”

    “小雪jiejie,县里的中学能上这个大学吗?”

    “小雪jiejie,是不是只有普通话说的好才能上大学?”

    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都问了出来,也亏得江雪经验丰富,才能应对自如。

    到这堂课结束时,所有孩子都意犹未尽,巴不得能再和“江雪jiejie”聊上几个小时才好。

    见到孩子们都在开心的笑,苏丽脸上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