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中短篇科幻作品_路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路过 (第5/9页)

    在人类学家的提醒下,大家发现裂谷的边缘的确过于规则,很难排除人为斧凿的可能。不过由于经年的变化,目前电脑尚不能对此给出一个明确的判断。

    沿着这条道路,也许可以给内部一个初步的探查,即使不能洞悉一切,初窥门径估计也不成问题。每个人的心里都自然而然地产生出这种类似的想法。

    沿途的地势起伏相对平缓,远方的环形山轮廓向后缓慢地退去。当一个边缘漫长的环形山慢慢掠过“月球一站”小组成员的眼前时,物理学家和杨显然为对方的巨大所折服,他们用无声的眼神说道:真大啊!

    “最大的环形山能够容纳得下我们中国的海南岛。”星河看出了他们眼神中的意思,喃喃自语道。“不过它再大也没有月球本身大。”

    没有人对星河的前言不搭后语感到奇怪,这个问题在几小时前刚被讨论过。

    相对于地球来说,月球的个头的确太大了点。火星膝下的一双儿女的老大直径不足mama的1%,木星一群孩子里最大的那个直径也只有长辈的3。5%——这点土星和它的木星邻居十分相像…一言以敝之,没有谁家的卫星直径没有超过母星5%的,而月亮的直径呢,竟然是地球直径的27%!

    “面积,只是面积。”人类学家突然反应过星河的话来,精神很好地予以强调,同时不知是有意还是无心地忽略了“环形山”和“陨石坑”的区别。“要知道最深的加格林陨石坑深度不过才6千米,至今没发现有比这更深的坑。”

    星河扭头看着人类学家,貌似疑惑地望着他,对他的说法却不置可否。

    “这您应该知道呀。按照计算,一颗直径几千米、秒速高达5万千米的陨石在撞击星体时威力无比,穿透深度应该是直径的4到5倍,地球上的全部陨石坑都可以出庭作证。”星河没想到人类学家竟如此认真。“但在月球上的就邪门多了,所有的陨坑竟然都很浅,按理说加格林坑直径300千米,深度的千米数至少也该上千才对!”

    “近来你好像读了不少科学文献?”星河的语气里不无酸意。

    “嗨,随便瞎调。”人类学家扬扬手中的微型电脑。“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你才不闲呢。星河心里多少有些忿忿不平,因为他实在不明白人类学家哪儿来那么大的精力,能够观赏景色和读书学习两不耽误。

    “原因呢?”物理学家倒是对刚才中断的科学阐述津津有味。

    “想必在月表6千米的深处下有一层坚硬的物质结构,无法让陨石穿透。”

    很显然,作为一名素有想入非非毛病的人,人类学家的陈述语气只能用“探寻”来描述,而决不是“肯定”

    单调的景色很快就使旅程变得无聊,自然界再壮观的刻画也不如工业文明来的多姿多彩。怀念使星河禁不住抬眼关注头顶上那4倍月亮大的“地亮”顿时心生无限感喟。

    我们怎么能够没有月亮呢?有时候星河甚至觉得,大自然对待人类真是相当慷慨,而且又总是那么的恰到好处。

    对于人类来说,21世纪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大力开发月球,而恰恰就在20世纪行将结束之际,月球南极那能为2000人提供一个世纪水源的巨大冰块被发现了。假如证实其确为无害于人体的纯净水,那么第一批调往桂宫工作的嫦娥、吴刚们至少可以不必携带十分沉重的水壶了。

    从宇航的角度来说,月亮对于人类更是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从某种意义来说,月球本身就是大自然对我们的一项慷慨赠与。著名的科幻与科普大师阿西莫夫曾这样论断:如果地球也像水星或金星一样没有天然卫星,那么人类很可能就不会想到要进行宇航开发。月球距离地球只有38万千米,这个距离比到距地球最近的行星金星要近上100倍。从经济的角度来说,针对这一距离的最初耗资人类还是可以接受的,宇航员在路上耽误的时间也不会太长。对于漫长的太空旅行来说,月球无疑是一级不可或缺的阶梯。

    即使从最直观的意义来看,一轮明月当空普照,至少也给我们的祖先一种思考,一种想象,一种探索宇宙的好奇心。试想没有这轮明月,仅仅是满天不可测度和揣摩的群星,是不是会使人类对于天空的好奇大打折扣?事实上,一个巨大的、可视的——相对于太阳——近距离天体,对于天文学本身的研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甚至就连日月食的发生对于人类来说都仿佛是天赐般的幸运:一个天文单位的日地距离与光行1秒多的月地距离之比,与日月直径间高达395的倍数之差刚好相等,当距离抵消了大小之后,就剩下了两个天体那奇迹般相差无几的视半径,这才有了“等大”的日月各司昼夜,并使得日食的奇观得以实现。难怪阿西莫夫不无感慨地喟叹:从各种资料和法则来衡量,月球都不应该出现在那里——因为月球正好大到能造成日食,小到仍能让人看到日冕,在天文学上实在找不出任何理由来解释此种现象!

    当然还有一个已被人熟视无睹但更令人匪疑所思的事实:一个行星卫星的自转周期居然与它的公转周期吻合得天衣无缝,这在整个太阳系更是一个绝无仅有的巧合——巧合的几乎令人生疑。

    已经走出很远了。

    包括人类学家在内的全体小组成员都不是盲目乐观的冒险家,所有的人心里都十分清楚,没有氧气和饮食等给养提供,大家走不了几天就会命殒他乡。他们更不是理想主义的幻想家,乐观地凭空认定在历史遗迹中保存着至今尚能食用的珍馐佳肴。此外他们既不会不屑电脑系统对他们生命担忧的合理提醒,也不会擅自决定什么更宏伟的计划——何况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有什么计划。

    当饮食消耗掉三分之一的时候,他们共同的决定就是立即返回——给养必须留有足够的冗余。

    可就在月球车行将调头的时候,他们突然看到了“他”

    5

    在中国四川省的乐山,有一座倚山而坐的大佛。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咏叹过这一人造奇观。

    星河曾经到过乐山,但是他第一眼见到这座仰慕已久的文化遗迹时,却感到一种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