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动若星河中短篇科幻作品兔 (第1/7页)
动若脱兔 引子 即使你能准确地预测每一次地震,也不能挽救所有的生命。 ——题记 “我这儿有个刚解密的内幕嘿——”梁玉刚突然故作神秘地压低嗓音“七十多年前河北唐山那场大地震,根本不是什么自然灾害,整个一当时敌对国家搞的捣乱破坏!” “除了核武,还真没什么别的武器有如此这般的巨大破坏力!”齐思远信口揶揄。与其说他是来“参加”实验还不如说是来“出席”实验,以示市政府对这一项目的有限关心。但就这么蜻蜓点水地来上几次,也让他风闻了“梁大嘴”的外号。 “还真就是核弹!当年他们让一颗特殊的核弹从地球中心穿过,直奔东北半球的中国!”梁玉刚瞪着眼睛继续鼓吹“这颗特制核弹一爆炸,破坏效果和地震一模一样,一般仪器根本区别不出来。” “唐山既不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没什么重量级的军事设施。”那名参与实验的硕士研究生刘万里忍不住插嘴。 “本来是打算整更大的城市,可那年头技术到底不过关啊,结果落到了唐山人民脚底下。” “一颗如此当量级的核弹像幽灵一样悄没声地穿过地球?”闲坐在一边的范因强不屑地把头扭向一边,他是这个项目总负责人的“总助手”“就算是只跳蚤,钻进地毯底下还要拱起个包来呢!” “自己不觉得可笑吗?”刚走过来的项目总负责人杜晓林接过范因强的话茬儿,平静地对梁玉刚说道“睡醒了就干活吧。” 干活也不能让梁玉刚那张碎嘴闲下来。别人都不理他,他只好教育来实习的研究生刘万里。 “其实这影响爆破地震动的主要因素并不多。”梁玉刚紧挨在刘万里身边填埋爆破材料“首先是爆破能量大小,咱都用装药量表示;其次是爆破类型,比如咱这是瞬时爆破但还有延时爆破,咱这是埋入填塞爆破但还有裸露爆破。再有呢…再有你来说说。” “应该是爆破的几何参数吧。”刘万里知道“梁大嘴”说不下去了,笑着接过腔来“比如炮孔间排距、孔径、抵抗线大小、临空面状况什么的,另外岩石性质和地质状况也会有影响。” “小伙子行,没白和杜老师学。”梁玉刚拍拍刘万里的肩膀。 爆破实施的时候,实验人员全都进了掩体。杜晓林没像那几个实习的年轻女孩一样戴上耳罩,他自信自己那身经百战的耳朵已近麻木。硝烟几乎是与那声巨响一起以弹射式的方式散开的,那些还戴了口罩的女孩开始查验仪器记录的各项指标。今天的实验就算大体完成了,范因强草草地看了一遍原始数据,进一步的结论要等回去才能做出。 范因强那个跳蚤的笑话给齐思远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后来他总是在心里回想:把跳蚤换成老鼠就差不多了。总之这个故事深深地驻留进齐思远的脑海,以至于当晚他就做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梦。其时他与一名动物演员同台演出,不过他只是以旁观者身份居于次要角色,而主演则是那位凶残的爬行动物。它远比跳蚤大,如同一只放大了百倍的鳄鱼。每次这个匍匐的怪物都要从地下藏匿处摇头摆尾地爬出来;它已经沉睡了一段不短的时间,现在,它打算动上一动了。 所以当整个实验愈来愈接近尾声时,每天晚上齐思远都觉得自己在身后的地下留下了什么,总在一鼓一鼓地提醒他注意。可每当他凝神回眸认真察看时,却发现大地仍如古人所形容的那样:静若处子。 于是每次齐思远都放弃胡思乱想,调头离去。而在这一系列实验结束后的日子里,随着时间推移,他也就慢慢忘记了这一无稽之谈。 可齐思远不知道的是,就在他最后一次转头离开之际,他身后的地面还真的鼓翘了几下。 一 接着就真的震了! 大地仿佛被通上电一般剧烈震颤起来,附近的山麓、丘陵也随之迈开沉重的舞步。高矮树木纷纷晃动不止,如同风中难以立足的人群。个别公路夸张地扭曲了几格,就像是被一只巨手重新摆放成其他几何形状。 在都市街衢之间,首先参与运动的是高耸的楼宇,它们左摇右摆,让人想起“春风杨柳万千条”的诗句。其次是一群群中型建筑,从边角处落下一堆堆砖块瓦砾,扬起一阵阵建筑尘土。最后,那如同兵营的低层楼房像多米诺骨牌般齐刷刷地倒塌下去,宛若微风刮过麦狼,又仿佛石子落入池塘,推开层层涟漪。 贯穿城市的大河掀起了真正的怒潮,一狼高过一狼。飞架南北的悬拉桥有节奏地振动着,幅度之大令人难以置信。数千吨钢铁材料突然变得柔情似水,像缎带一样起伏飘荡。高达数米的波狼在主体结构上缓慢爬行,好似一条发怒的巨蟒。就在一瞬之间,承重的钢索猝然而断,从天而降的桥体落入万丈深渊。各种构件像巨人手中的玩具一样飞旋而去,桥面上失去依托的汽车陡然颠起,失重让车内的人们惊恐万分。 杜晓林注意到,有一个人正在艰难地朝桥头行进,想要尽快离开这是非之地;但他步履维艰,每移一步都要付出极大的力气。 令人奇怪的是,杜晓林在观看这些景象时,并不置身其中任何一处,而像是在空中俯瞰。这让他不得不寻找身下的支撑,才发现自己并非完全悬空,而是趴在一张大床上面,双手托腮撑起脑袋。当他意识到这一点时,本与地面毫无接触的床体猛然摇晃起来,就好像地震波不是通过固体而是通过空气传播的一样。 床摇动得越来越厉害,这让杜晓林陷入一段恐惧的回忆。但他顾不上回想,因为床体一旦散架,自己就会跌落空中,然后重重地摔向地面! 杜晓林最后一个还算清醒的念头是:这不是我的家乡。我的家乡没有悬拉桥,只有一座小小的石板桥。 杜晓林不是突然惊醒,他从不相信电影里那种冲出噩梦抱头坐起的镜头。每当骇人的噩梦侵袭杜晓林沉睡的意识时,他一般都会敏感地知道自己在做梦,更进一步的做法是干脆人为篡改梦境,促使它朝更好的方向发展。刚才有关悬拉桥和石板桥的判断,就是他开始清醒的一个标志。 尽管如此,杜晓林还是被那梦给吓醒的。他大汗淋漓,床单如同水浸一般。 杜晓林起身拉开冰箱,打开一罐可乐一饮而尽,先把嘴里因宿醉未醒产生的苦味清掉。然后他坐回床上发呆,不知该做什么。墙上挂钟的时针刚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