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第6/19页)
他就是一个政治犯啊?所以,他最好还是冒充意大利人卢伊季曼佐尼与我同居。该死的,你得注意别落进任何一个营,哪怕只是一个遣返营。最好别去。你永远也搞不清楚最后会被送到何处去。这样一直到一九四六年初倒也太平无事,美国人那时已不再那么严格,非要把德国人都送进某一个营不可了,不久以后英国人也来了,我同美国人和英国人相处得不错。当然,我们为什么不结婚,有许多人不大清楚?我是寡妇,他是鳏夫嘛,有人说,我是因为抚恤金而不结婚的,其实完全不是这样。我只是感到厌倦,我就是这样说的,我不愿像一对夫妻那样确定关系。今天我感到后悔,因为我的孩子后来完全落入了我公公的掌心。莱尼倒很想同她的波利斯结婚,波利斯也一样,但办不到,波利斯因为什么证件也没有;他不愿声明自己是俄国人,虽然当时有些不错的工作,但在违背其本意和前途莫测的情况下大多数人被强制送回到慈父斯大林那里去;他通过玛格蕾特搞到了一张德国士兵证,士兵证上所用的名字是阿尔弗雷德布尔霍斯特,不过此人是一个二十四岁的身体健康的德国人,只是有一点营养不良,您知道,等待他的命运将是什么吗?辛齐希或维克拉特———这我们也不愿意。您知道,这也不保险。大部分时间他待在家里,您真该看看他们俩带着小儿子如何生活:就像神圣家庭。女人分娩后三个月以及怀孕第六个月起不能碰的信条是他坚持的———有半年他们像马利亚和约瑟那样生活,当然有时接个吻,此外就只是围着孩子转!他们娇惯他,宠爱他,两人都唱歌给他听。后来,那已是一九四五年六月了,他们每天傍晚到莱茵河畔散步,不用说直到宵禁时间才回家,这样做未免早了一点。我们都警告过他们,胡贝特、我、玛格蕾特,大家都劝过,但他们不听,每天晚上去莱茵河畔。那儿的景色也确实很美,胡贝特和我也常常跟他们一起去,我们全都坐在岸上,默默地体验十二年来其实已不曾有过的东西:和平。没有船只在莱茵河上航行,船的残骸到处都是,桥都炸坏了———只有几条渡船和美军浮桥———您知道吗,我有时想,最好是别再在莱茵河上造桥了,就让德国西部永远成为德国西部算了。是啊,后来并非如此———波利斯的情况也发生了变化;他六月的一天晚上被一支美军巡逻队抓住了,身上糊里糊涂地带着那张德国士兵证,毫无办法:我认识的那些美国军官帮不了忙,玛格蕾特的美国朋友帮不了忙,我甚至去找城防司令官,把波利斯的全部复杂经历讲给他听,但也无济于事。波利斯走了,起初看来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他是被美国人抓走的,会作为阿尔弗雷德布尔霍斯特回来———只要他不愿回苏联。这样一个美国战俘营,当然不是什么天堂的了———我们哪里知道,美国人在夏天开始把德国俘虏移交———也许可以说是卖给法国人,因为他们要求用美元偿付食宿费———波利斯就这样到了洛林一家矿山,身体受到了极大摧残———不错,多亏莱尼,或者说,多亏莱尼典卖房产,这个小伙子才没有饿死,但也并不壮实———于是———莱尼那种样子您真该看看:她立刻就骑上一辆自行车走了。她将各区跑遍了,甚至越过边境,到了萨尔区、法占区,前往比利时,又折回萨尔区,从那儿前往洛林,跑遍所有的营,向司令官打听她的阿尔弗雷德布尔霍斯特的下落,为他求情,既勇敢又顽强。我告诉您,她不知道,大约欧洲有一千五百万至两千万德国战俘;她骑自行车出门,一直到十一月,有时回家一趟将生活用品补充,就又上路了。我至今不明白,她单凭一张德国身份证怎么能跨越所有边界,她也从来没有对我们讲过,只是有时给我们唱她反复唱给儿子听的那些歌:‘今宵圣诞佳节,穷人在屋内坐着,室外寒风凛冽,室内冷冷清清,亲爱的主耶稣,来看看我们吧,你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哦,她都唱些什么呀!听了叫人掉泪。她几次穿过艾费尔山区出境,走遍阿登高原,又折回德国,从辛齐希到那慕尔,从那慕尔到兰斯,再到梅斯,又去萨尔布吕肯,并且再一次过境去萨尔布吕肯。以一张德国身份证为凭证,在欧洲这个角落里东奔西跑,可不是闹着玩的,弄不好会丢掉性命———哟,您信不信,她找到了她的波利斯,她的科尔托夫斯基,她的延德里茨基,她的布尔霍斯特———哪个名字随便挑了都可以。她找到了他,她在公墓里找到了他,不是墓xue中的苏维埃天堂里,不,是在一个坟墓里找到了他。他死了,死于洛林某地位于梅斯和萨尔布吕肯之间的一次矿井事故———她刚好满了二十三岁她刚好满了,严格地讲,她已经是第三次守寡了。从此以后,她真变成了一尊雕像,晚上每当她给孩子唱他父亲生前非常爱听的歌时,我们都心如刀割,五脏俱焚: 日久天长祖先的墓碑,我们今天在碑旁围坐着,好似异教徒忧愁悲伤,在我们身上雪花冰凉的落着,雪花定要从天降,欢迎你下凡,雪花,在天上你也没有地方 “接着,突然声音变得调皮起来:‘马哈果尼好地方,空气清新又凉爽,既有女人和马rou,还有扑克威士忌。马哈果尼碧空月,今日照得人欢畅,一大堆兜里的钞票,管叫你这大笨嘴儿哈哈笑。’———之后,声音突然变得高亢雄壮,叫人毛骨悚然:‘神在我小的时候,常救我脱离人间的喧嚣和苦恼,我平安无事地在园林的花丛中游玩,天堂的和风吹拂着我的面颊,向你伸出柔臂的花草满心欢畅,令我心花怒放。’这些我再过五十年也背得出来。她唱,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几乎每天晚上,一天唱几次,您想想:莱尼唱这歌时用的是纯正的、一本正经的标准德语,而她平时只说她那干巴巴的莱茵方言。真的,这叫人忘不了,忘不了,那个小伙子忘不了,我们大家,都忘不了连玛格蕾特也忘不了。莱尼每当在那儿朗诵和唱歌,特别是给她的小男孩朗诵那首莱茵河之歌时,玛格蕾特的一些英美朋友总是看不够听不够是啊,她年轻时是一个了不起的姑娘,现在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人,我认为她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母亲,至于后来那孩子出了问题,责任并不在她,而是怪那帮坏蛋,其中包括我那两个混蛋儿子,‘霍伊泽一家’———他们坏透了,特别是我公公老霍伊泽。每次他来收房租,三间屋子收我们四十六马克十五芬尼,胡贝特都叫他极不自在———胡贝特每次都笑,像魔鬼一样笑,每次都这样———他们到最后只是书信往来,而老霍伊泽又斤斤计较,说什么按规矩房租应由房客送交房东,而不是让房东去收———好吧,胡贝特于是就把房租在每月第一天送到他的西郊的别墅去———他在那儿也能像魔鬼似的笑,老霍伊泽直至再也受不了了,就要求将房租改为邮寄。胡贝特在这种情况下就去打官司,看看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