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六章ldquo;做壳rd (第2/6页)
后再通过关联交易的方式转移到天佑名下,并以“红楼”做抵押,从银行弄了大笔贷款。现在戴向军所做的所谓“资本运营”就是进一步把“红楼”解放出来,经过所谓的“债务重组”把天佑公司原先由“红楼”抵押的贷款“重组”成由天安为天佑担保的贷款。外行人可能不明白他这样做的意义,但内行人知道,他如此这样一“重组”“南都红楼”就完全变成一快独立的私有资产了,就与天安没有一点关系了。不仅如此,天佑从银行的贷款将来万一偿还不了,或者戴向军明明有能力偿还却偏偏不愿意偿还,那么,银行也无权查封更不能拍卖“南都红楼”而只能按连带责任去查封天安的资产。考虑到天安公司理论上是所属华安集团的国有资产,所以,即使发生这种情况,损失的也不是戴向军,而只能是国家。 这是一个完整的策划,这样高超的资本运营策划单凭戴向军的悟性是不能完成的,所幸他有一个好老师赵新民。赵新民不但帮戴向军策划还能帮戴向军cao作,正是由于赵新民的存在,才使得戴向军的策划具有可cao作性。当然,戴向军的个人悟性也是不可忽视的,在某些级细微的细节上,戴向军甚至青出于蓝胜于蓝,比赵新民考虑得还要周到。比如让陈四宝入主南都天安这个环节,就是赵新民没有想到而戴向军独立思考出来的。 戴向军在香港说打算让陈四宝入股南都天安从而成为香港天安真正的“后台老板”也是实话,并没有忽悠老大哥的意思,而且这件事情并非嘴巴说说,其实已经在着手做了。 作为整个计划的第一步,戴向军已经实现,现在,天佑实业在银行将近两个亿的贷款已经由度假村抵押“重组”成由南都天安为天佑实业担保了,戴向军现在要做的是第二步,也就是把天佑实业从银行的贷款“重组”成南都天安从银行的贷款,使贷款主体发生变更。傻瓜也看得出,这一步更关键,也更艰难。虽然有行长赵新民的全力配合,但有一个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就是谁来为南都天安提供担保的问题。如今银行也是企业,也开始推行风险管理,无论赵新民怎么配合,将近两个亿的贷款,没有落实有效担保是不可能实现“债务重组”的。就是说,把债务转嫁到天安头上可以,但如果没有人为天安担保,那么从银行管理这边考虑,是无论如何也通不过的。一开始,戴向军以为是“咨询费”的问题,于是,承诺如果办成这件事情,他愿意出更高比例的“咨询费”但赵新民态度坚决,拿出相关的规定给戴向军看,并主动要求戴向军通过其他途径再打听,看到底是他赵新民不配合还是这道坎他实在绕不过,最后,终于使戴向军相信,要贷款就必须有抵押,没有抵押就必须有担保,现在既然有意要把“红楼”从被抵押的状态下“解冻”出来,那么就只能考虑担保,不解决担保问题是没有办法实现他的第二步“债务重组”的。 戴向军照过去方针办,找柯正勇,但柯正勇当时正在忙着出国探亲,一副去了就不打算再回来的样子,所以根本没有心情替戴向军想这个问题,明显是应付。柯正勇没经过深思熟虑,只略微想了一下,随口就说这事情好办,再让天佑实业反过来为南都天安担保就是,气得戴向军心里直骂他老糊涂了,如果再让天佑实业为南都天安担保,我费这么大劲忙“债务重组”干什么? 柯正勇到底是真老糊涂了,还是已经对戴向军把他拖下水产生了怨恨,故意不把他的事情放在心上,只有柯正勇自己心里清楚,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他关于让天佑实业反过来为南都天安担保的建议确实是馊主意。戴向军之所以要忙“债务重组”就是为了让他的资产从“国有”帽子下解脱出来,当初创业初期,为了获得某些特权,戴向军特意给自己找了一顶“红顶”现在国家政策宽松了,对民营企业不歧视了,戴向军自己的翅膀也硬了,这顶“红顶”该发挥的作用差不多也发挥完了,如果再不及时脱掉,自己这些年辛辛苦苦创下的产业,从理论上讲还属于华安集团的,换句话说,还属于“国有”的,这怎么行?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出面较真这件事情,但眼下没有较真并不代表永远不会较真,戴向军所要做的,就是想在还没被人较真之前,自己赶快从这个“红帽子”下面抽身,把天安公司资产转移,掏空,让天安成为一个只有负债没有资产的“壳”到那个时候,估计就是戴向军想请人来较真,也没有人来较真了。谁愿意和只有负债没有资产的“壳”较真呢?既然如此,他怎么可能傻到反过来让自己的天佑实业来为南都天安担保呢。所以,戴向军心里骂柯正勇老糊涂了并不冤枉他。 戴向军也想到了让南都电信为南都天安担保。他把想法对赵新民说了。赵新民说这样最好,只要南都电信能为你担保了,其他的事情我来做。 赵新民不是说大话,南都电信是南都最大的效益最好的国有企业之一,而且现金流量大,偿还能力强,如果它能为天安担保,对银行来说风险最小,银行方面当然求之不得。可是,南都电信能为戴向军提供担保吗? 戴向军在吕凡凡身上下功夫。下那种真正意义上的真“功夫” 吕凡凡单身一人,不缺钱,她还常常为戴向军买名牌,所以,戴向军在吕凡凡身上下功夫不能使用“咨询费”而只能身体力行。 戴向军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戴向军了。不仅不是十年前陈四宝眼中那个刚刚从部队转业的戴向军,也不是十个月前吕凡凡床上那个小心翼翼的戴向军,而是具有过人胆识和体魄的戴向军了。通过跟陈四宝到香港和澳门排场,戴向军学到了许多在书本上根本学不到的本事,这些“本事”他不好意思用在自己老婆身上,却非常好意思用在吕凡凡的身上。戴向军和老婆结婚十几年了,感情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但毕竟是老夫老妻的了,十几年来一直沿用他们习惯的方式进行身体交流,如果戴向军某一天突然把从香港或澳门学了的新姿势用在他们夫妻之间,还真有点不好意思,好比两个老乡在一起,一直说着家乡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