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_章三十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三十四 (第5/5页)

座上,到拜礼的位置行祭礼,如同四时祭飨的礼仪。

    太常卿上奏请神位牌返回灵座,皇帝捧着神位牌从宗庙左门出,安放在御辇车上。

    皇帝登上辖车跟随,到思善门下辖车,改换衰服,随着到灵座殿前。

    内侍奉请神位牌下辇车,升上灵座。

    皇帝从殿的左门进入,举行安神礼结束,脱下衰服回宫。

    第二天,百官穿着素服举行进名安慰皇帝的奉慰礼。

    丧后两周年举行祭礼,叫做大祥,供奉安放神位牌到太庙,礼仪详见庙制。

    皇帝祭祀告神于灵座殿,皇太后、皇后以下各自在一座坛台祭祀,王府派官员共同在一座坛台祭祀,在京城的文武官员共在一座坛台祭祀。

    自从神位牌请出灵座殿,内侍便撤除灵座、帷幄,在思善门外焚毁。

    除丧服的禅祭,派亲王到皇陵举行祭礼。

    洪熙元年,仁宗死。

    皇太子从南京返回,到良乡,宫中纔发丧,宣读遗诏。

    文武官员穿平常服饰在午门外拜四拜。

    宣读完毕,号哭哀悼,又拜四拜。

    改换成素服,在卢沟桥迎候皇太子,桥南摆设临时幕帐和香案。

    皇太子到,穿平常服饰,到帐幕驻地拜四拜。

    听候宣读遗诏,又拜四拜,号哭竭尽哀思。

    换上素服到长安右门下马,徒步哭着走到宫门外,除去帽子,披散头发到灵柩前,行五拜三叩首礼,号哭竭尽哀思。

    宫中从皇后以下都披发号哭。

    皇太子到灵柩停放处的东面,拜见母后。

    亲王依次拜见皇太子完毕,各自在灵柩旁边行祭告礼。

    丧礼的仪式都如同旧礼。

    只是改在京城朝夕哭临,众人聚集号哭哀悼三天,三天以后又改成朝临,即早晨聚集众人号哭哀悼七天而止,在京外只是朝夕哭临,即聚集众人定时号哭哀悼三天,没有朝临七天的礼仪。

    文武官员一品至四品、受封号的妇女入内哭临,号哭哀悼。

    除去丧服,礼官请皇帝穿浅淡色的衣服,戴乌纱翼善冠、黑角带,在奉天门处理政事。

    巨官部穿浅淡色衣服,戴乌纱帽、黑角带,朝拜参见如同平常的礼仪。

    退朝,仍然按礼制服完太宗的丧服。

    皇帝说:“朕心怎么能够忍受,即使增加一日都比停止好。”仍然穿素服坐西角门,不敲击钟鼓,命令一百天以后再商议。

    到一百天,礼官又请求驾临奉天门。

    皇帝命令等候陵墓事完毕后再定。

    在此之前,下诏营建献陵,皇帝召见尚书蹇义、夏原吉训论说:“国家用四海的富有埋葬亲人,哪里吝惜劳费。

    然而古代的圣明帝王都依从节俭的制度。

    孝子想永久保持他的亲人的体魄,也不想丰厚埋葬。

    何况皇考的遗诏,天下的人都知道,应该遵循先人的志向。”于是建寝殿五楹,左右廊庶神厨各自五楹,门楼三楹。

    它的形制比长陵速远减省,都是由皇帝规定策划。

    吏部尚书蹇义等请求柑祭于太庙之后,穿素服驾临西角门处理政事。

    到初冬、年底,举行四时祭飨礼。

    呜钟鼓乐,穿黄袍驾临奉天门处理朝廷事务。

    进行除去丧服的禅祭后,纔脱下素服。

    皇帝听从他的请求。

    童宗死,丧葬如同献陵的旧例。

    只是改变受封号的妇女哭临,从三品以上纔参加。

    英宗死,留下诏命束宫太子过一百天成婚,不能用宫妃陪葬。

    宪宗即位,一百天驾临奉天门处理政事,典礼仪式全部用吉礼。

    宪宗死,孝宗除去丧服之后,仍戴素色翼善冠,穿麻衣,系腰绖处理朝廷事务,不敲击钟鼓,百官穿素色服朝见参拜,一百天以后恢复常规。

    弘治元年正月旦日,当时还没有到周年祭日,未行小祥祭,皇帝穿黄袍驾临朝殿接受朝拜。

    第二天,仍然戴黑翼善冠,穿浅淡服,系犀带。

    到二周年祭日,行大祥祭后,神位牌供奉安放在太庙及奉先殿。

    到除去丧服举行禅祭之后,免于朝拜。

    选择日期派官员到陵墓进行祭奠。

    孝宗死,工部说:“大行皇帝遗诏说,念念不忘以节省用度爱护百姓作为根本。

    敕命内府各司,凡是丧葬仪节随葬器物以及陵墓宫殿,务必节省办理。”礼部说:“丧期满一百天,按例应改变服饰,但是灵柩没有进入陵墓,请求仍然戴素翼善冠、穿麻布袍服、系腰绖,驾临西角门处理政事,不敲击钟鼓,百官仍然穿素服朝拜参见。”听从他们的请求。

    从辞灵礼到虞祭礼到拊条礼,荣王都在陪祭之列。

    随后王因疾病上奏免除。

    礼部请求用驸马等官员捧持帛朝拜祖先,皇帝说:“朝拜祖先捧持帛,朕自己做。”出殡,亲王只送到大明门外面。

    在途中以及到达陵墓聚集哭悼祭奠,都是护丧官施行祭礼。

    以后便成为规定。

    世宗死,命令免去封赐诰命的妇女哭临。

    隆庆元年正月,不到二十七天,皇帝穿衰服驾临宣治门,百官穿素服、系腰绖向皇帝行奉慰礼。

    出殡,皇帝举行遣发祭奠礼。

    到朝祖时,便派官员捧持帛行礼。

    灵柩到达顺天府,皇亲中有封号的妇女以及三品以上的有封号的妇女祭祀,其余都如同旧有制度。

    光宗即位,礼部说:“丧服各代都有制度,而现在的丧服都是在孝宗时决定的。

    因为孝宗笃厚于亲人,丧礼详细而且完备,所以武宗、世宗、穆宗三庙都宗法它。

    现在遵守旧有制度,穿衰服驾临文华门处理政事,百官穿素服朝拜参见,等到灵柩出殡便除服。”皇帝听从。

    明代从仁宗献陵以后,规定制度俭省节约。

    世宗葬在永陵,丧葬制度纔开始奢侈。

    到神宗葬在定陵,给事中惠世扬、御史薛贞巡视建陵工程,费用达到八百多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