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三十四 (第4/5页)
走下官殿,内侍官请灵柩升上灵车,执事官用彩色帷帐盖住灵柩,内侍拿着伞扇按仪节侍卫。 以前御用的仪仗走在前面,册宝、神帛、神亭、铭旌依次行进。 皇帝从官殿左门出宫,后妃、皇太子、亲王以及宫妃跟随在后面。 来到午门内,陈设将葬时的祭奠礼,仪节如同出殡前的祭奠礼。 内侍请灵车前进,皇帝以下号哭以尽哀思,都返回宫。 天子灵柩到达午门外,礼官请灵柩升上名叫大升舆的灵车。 执事官捧灵柩升上大升舆之后,礼官请灵车出发前进。 皇太子、亲王以下哭着送出端闩外面,举行辞别祖宗祭祀礼。 执事官在太庙香案前设置铺有锦褥的座位。 皇太子改换平常服饰,捧着神帛,从左门进入,到达覆盖锦褥的位置跪下,放置神帛在锦褥上,起身,正面立于神帛的后面跪下。 礼官跪在左面,进奏太宗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拜谒辞。 皇太子俯首伏地,起身,礼赞行拜五拜三叩头礼完毕,皇太子捧着神帛起身,把它交给礼官。 礼官安放在舆中,请灵车进发。 皇太子仍然穿丧服,亲王以下跟随前行。 灵柩从大明中门出去,皇太子以下从左门出去,步行送到德胜门外,乘马到陵墓,在途中早晨晚上号哭祭奠聚众举哀。 诸王以下和百官、军民中年高有德者、四品以上有封号的妇女,依次沿途设置祭品祭奠。 文武官员中不属于山陵执事者全部返回。 到达陵墓,执事官先在献殿门外陈设天子灵车,等侯大升舆到来。 礼部官请天子灵柩从大升舆上放下来,升上灵车,到达献殿。 执事官捧着灵柩进入,皇太子、亲王从左门进入,安放完毕,举行安神礼。 皇太子拜四拜,起身,祭奠酒,宣读祝辞。 俯首伏地,起身,拜四拜,号哭哀悼。 亲王以下陪伴拜祭,如同通常礼仪。 派遣官员祭告地神和天寿山,陈设迁置祭奠礼,如同上面的礼仪。 将要掩盖坟墓,皇太子以下到灵柩前跪下。 内侍请天子灵柩进入坟墓,执事官捧着灵柩进入天子墓室。 内侍捧册宝放置在前,陈设随葬器物,举行赠礼。 皇太子拜四拜,起身,祭奠酒,进献赠物。 主管官捧玉帛从右面进入,皇太子接受献物,把它交给内执事,捧入天子墓室安放好。 俯首伏地,起身,拜四拜,号哭哀悼,于是掩蔽坟墓。 举行饮醴酒礼,如同迁置祭奠礼仪。 派遣官员祭祀告谢地神以及天寿山。 陈设香案在坟墓墓门外面,在前面陈设放置写有死者身份名字的牌位的祭案,面向西。 在案前设置皇太子的拜位,面向北。 内侍洗手后捧着牌位放在案上,题主官洗手后面向西题写完毕,内侍捧着牌位安放在神座上,藏在帛箱中。 内侍上奏请太宗文皇帝神灵升上神位牌。 礼赞拜四拜,起身,献上酒醴,宣读祝辞。 俯首伏地,起身,拜四拜,号哭哀悼。 内侍开启木椟受纳神位牌完毕,请神位下座升舆。 到达献殿,奏请神位下舆升上神座,举行葬后初次在嫔宫的祭礼。 皇太子拜四拜,初次奠爵,进献帛酒,宣读祝辞,俯首伏地,起身。 第二次奠爵、最后奠爵,拜四拜,号哭哀悼,捧祝、帛到埋毛血处焚化。 内官捧神帛箱埋在殿前,在野外焚烧丧葬所用的器物。 埋葬之日举行初次还祭于殡宫的虞祭礼,逢偶日举行第二次还祭于殡宫的虞祭礼,逢单日举行第三次还祭于殡宫的虞祭礼,以后间隔一天举行一次还祭于殡宫的虞祭礼,一直到进行九次虞祭而停止。 在途中,皇太子举行祭礼。 返回京城,皇帝举行祭礼。 神位牌将要返还,内侍请神位牌下座升舆,仪仗侍卫按礼仪安排。 皇太子跟随,仍然早晚祭奠。 到京城,先在城外设置帷幄驻扎下来,陈列仪仗与卫士,鼓乐具备但不吹奏。 百官穿衰服等候在城外,神位牌送入帷幄安放,百官依次拜五拜叩三个头。 神位牌前行,百官跟从。 到达午门外,皇帝服衰服在午门内迎接,号哭哀悼,步行引导神位牌升上灵座殿。 皇帝站在殿上,内侍请神位牌下舆升上灵座,举行安神礼。 皇帝拜四拜,起身,进献醴酒,宣读祝辞。 俯首伏地,起身,拜四拜,号哭哀悼。 皇太子以下陪侍礼拜。 百官在思善门外按礼仪行礼。 第二天,百官进名举行拜慰天子、太后的奉慰礼。 在虞祭后的单日,举行卒哭祭,自此之后,停止无定时的哀至则哭,改为早晨晚上定时哭祭,卒哭祭礼仪与虞祭礼仪相同,从此罢除早晨晚上祭奠。 在卒哭祭的第二天举行配飨宗庙的柑飨祭,太常寺在太庙设置酒醴肴僎,如同四时祭祀的礼仪,设置鼓乐但不吹奏。 在午门外设仪仗卫士伞扇,内侍进献辇车于灵座殿前,皇帝穿衰服,拜四拜,号哭哀悼。 起身,哀哭停止,站在拜位的束面,面向西。 内侍请神位牌降下灵座升上辇车,到太庙进行宗庙配飨。 到思善门外,皇帝换上祭服,登上辖车,随同到午门外面,到神位牌所在车的前面跪下。 太常卿上奏请神位牌下辇车,皇帝俯伏,起身,捧着神位牌从左门进入,到赤色台阶上。 典仪官导唱“太宗文皇帝谒见宗庙” 到庙前,内侍捧着神位牌到铺有锦褥的位置。 皇帝在后面行八拜礼。 拜见先代每位皇帝的神庙的仪式都相同。 内侍捧着神位牌面向北,太常卿站在坛台柬面,面向西。 宣唱“赐坐”,皇帝把圭插在衣带上,捧着神位牌安放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