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五十 (第19/20页)
焉承运库。 仍旧设大使、副使。 不久设置纪事司,以宦官张翊为司正,品级正七品。 又考证前代纠举弹劾内官的法令,设置内正司,设司正一人,正七品,司副一人,从七品,专门纠察内官不合仪节及不守法的人。 随即改焉典礼司,又改为典礼纪察司,提高其官位品级。 司正升正六品,司副升从六品。 十年,设置神宫内使监,设监令,正五品,丞,从五品,司香奉御,正七品,典簿,从九品。 天地坛、神坛各祠祭署,设署令,正七品,丞,从七品,司香奉御,正八品。 甲、乙、丙、丁、戊五库,各设大使,正七品,副使,从七品。 以及皇城门官端门等十六门,各设门正,正七品,副,从七品。 十二年,重新设置尚衣、尚冠、尚履三监,针工、皮作、巾帽三局。 改尚佩局为尚佩监。 十六年,设置内府宝钞广源、广惠二库,掌管收支纸币,收入就由广源库掌管,支出就由广惠库掌管。 实钞广源库,设大使一人,正九品,任用不世袭的流动性官;副使一人,从九品,任用内官。 宝钞广惠库,设大使二人,正九品;副使二人,从九品。 都是不世袭的流动性官员、内官兼用。 十七年,重新制定内官各监、库、局品级职位。 内官监,设令一人,正六品,丞二人,从六品,典簿一人,正九品。 神宫监,设令一人,正七品,丞一人,从七品,奉御一人,正八品。 尚宝监,设令一人,正七品,丞一人,从七品。 尚衣监,设令一人,正七品,丞一人,从七品,奉御四人,正八品。 尚膳监,设令一人,正七品,丞一人,从七品。 司设监,设令一人,正七品,丞一人,从七品,奉御四人,正八品。 司礼监,设令一人,正七品,丞一人,从七品。 御马监,设令一人,正七品,丞一人,从七品。 直殿监,设令一人,正七品,丞四人,从七品,小rou使十五人。 宫门侍奉皇上,设奉御五人,正八品。 官门守门官,设门正一人,正八品,副四人,从八品。 内承运库,设大使一人,正九品,副使二人,从九品。 司钥库,设大使一人,正九品,副使四人,从丸品。 巾帽局,设大使一人,正九品,副使一人,从九品。 针工局,设大使一人,正九品,副使一人,从九品。 织染局,设大使一人,正九品,副使一人,从九品。 颜料局,设大使一人,正九品。 司苑局,设大使一人,正九品。 司牧局,设大使一人,正九品。 ,都从内官中选用。 二十八年,重新设定内官监、司、库、局与各门官,以及束宫六局、王府承奉等官职责品级。 所有内官监十一个:称为神宫监、尚宝监、孝陵神宫监、尚膳监、尚衣监、司设监、内官监、司礼监、御马监、印绶监、直殿监,都各设太监一人,正四品,左、右少监各一人,从四品,左、右监丞各一人,正五品,典簿一人,正六品,又设长随、奉御,正六品。 各门七门官:午门、束华门、西华门、玄武门、奉天门、左顺门、右顺门,都各设门正一人,正四品,门副一人,从四品。 二司:为钟鼓司、惜薪司、都各设司正一人,正五品,左、右司副各一人,从五品。 局库九:为兵仗局、内织染局、针工局、巾帽局、司苑局、酒醋面局、内承运库、司钥库、内府供用库。 每个局库都各设大使一人,正五品,左、右副使各一人,从五品。 东宫典玺、典药、典膳、典服、典兵、典乘六局,各设局郎一人,正五品,局丞二人,从五品,只有典玺局增设纪事、奉御,正六品。 亲王府承奉司设承奉正,正六品,承奉副,从六品。 三所:为典宾所,设典宝正一入,正六品,副一人,从六品。 为典膳所,设典膳正一人,正六品,副一人,从六品。 为典服所,设典服正一人,正六品,副一人,从六品。 门官,设门正一人,正六品,门副一人,徒六品。 又设内使十人,司冠一人,司衣三人,司佩一人,司履一人,司药二人,司矢二人。 各公主位下设中使司,司正、司副各一人。 三十年,设置都知监,设太监一人,正四品,左、右少监各一人,从四品,左、右监丞各一人,正五品,典簿一人,正六品。 又设置银作局,设大使一人,正五品,副使一人,从五品。 太祖曾经对侍臣说:“朕闵看《周礼》,宦官不足一百人。 后代多至超过敷千人,因而成为祸害的缘由。 此辈人只可供洒扫,给使唤,若不是另有委任,不要使他们人数太多。”又说:“此辈良善之人千百人中没有一两个,为恶之人常常有千百人。 如若用焉耳目,则见闻被他们蒙蔽;用为心腹,则成为心腹大患。 驾驭他们的办法,在于使他们敬畏法令,不能使他们居功自傲。 敬畏法令则检点自律,居功自傲则骄横放纵。”有名内侍侍奉皇帝最久,暗中谈及政事,马上斥退他,终其一生不再召见。 因此定下制度,内侍不允许识字。 洪武十七年,铸造铁牌,铭文说“内臣不得干预政事,违犯者斩首”,放置在官门中央。 又敕令各部门不得与内官监有公文往来。 然而在二十五年,命聂庆童前往河州敕谕茶马之事,宦官奉旨出使办事已从这时开始。 成祖也曾经说:“朕完全遵从太祖教诲,没有御用宝玺文书,即或是一个士兵一个平民,宦官不得擅自调用遣发。”有私自役使应天工匠的,当即命锦衣卫逮捕治罪。 然而宦官出使各地,实在是开始于水乐年间。 元年,李兴等奉敕慰问暹罗国国王,这是奉旨出使外国的开始。 三年,命令郑和等率兵二莴,出行赏赐西洋古里、满剌各国,这是统率军队的开始。 八年,敕令王安等监察都督谭青等人所率军队,马靖巡视甘肃,这是宦官监军、巡视的开始。 到洪熙元年,以郑和统领下番官军守备南京,于是沿袭不改变。 敕令王安镇守甘肃,然后各行省军镇全都设镇守,了。 宣德四年,特别设内书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