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_章五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五十 (第18/20页)

,夜晚报告水漏刻度。

    更鼓房,有罪的内官任职掌管。

    甜食房,掌房一人,协同役有固定人数。

    掌管办理虎眼、窝丝等糖以及各种甜食,隶属御用监。

    弹于房,掌房一人,愈书数人。

    专们备办泥弹丸。

    灵台,掌印太监一人,食书近侍、看时近侍没有固定人数。

    掌管观测星宿天气风云物候,测察灾异祥瑞。

    绦作,掌作一人,协同没有固定人员。

    负责制造各种兜罗绒及各种丝丝绶带,隶属御用监。

    盔甲厂,就是旧鞍辔局,掌管制造军用器物。

    安民厂,旧名王恭厂,各有掌厂太监一人,贴厂、食书没有固定人数。

    负责制造镜炮、火药之类。

    午门,束华门,西华门,奉天门,玄武门,左右顺门,左右红门,皇宫门,坤宁门,官左、右门。

    束宫春和门,后门,左、右尸弓,皇城、京城内外各门,各门门正一人,管事没有固定人数。

    掌管早晚开启关闭城门,验证关防出入。

    旧设门正、门副各一人。

    提督东厂,掌印太监一人,掌班、领班、司房没有固定人数。

    贴刑二人,掌管侦探缉拿诉讼案件之事。

    从前选拔各监中一人提督,棱来专用司礼、秉笔第二人或第三人担任。

    它的贴刑官,则用锦衣卫千百户担任。

    凡是内官司礼监掌印官,职权犹如外廷首辅;掌管东厂,职权犹如总法官。

    秉笔、随堂视同众多辅官。

    各设私臣掌家、掌班、司房等官员。

    提督西厂,不常设,只有汪直、谷大用设置此职。

    刘瑾又设西内厂。

    不久全都革除。

    提督京营,提督太监,坐营太监,监枪、掌司、愈书都没有固定人数。

    始于景泰元年。

    文书房,掌房十人。

    主管收取通政司每天密封进呈的奏章,以及会极门京官以及各藩王所上封本,那些在外的阁票,在内的搭票,所有圣谕旨意御批,全都由文书房登录底簿发放。

    凡是升任司礼的,必定从文书房选出,犹如外廷的詹事府、翰林院。

    礼仪房,提督太监一人,司礼、掌印或秉笔代理,掌司、写字、管事、长随没有固定人数。

    掌管所有选婚、选驸马、生育皇太子女、选择乳娘各种喜庆典礼。

    中书房,掌房一人,散官没有固定人数。

    掌管文华殿中书所写的书籍、对联、扇柄等对象,奉旨发放书写,完成之日上奏进呈。

    御前近侍,称焉干清宫管事,监督办理御用各事,称为打卯牌子,掌管随朝捧剑,全都位居司礼、东厂提督守备的次一等职位。

    称御前牌子、暖殿、管柜子、赞礼、答应畏随、当差听事,孥马、尚冠、尚衣、尚履,郡是近侍。

    南京守备,正、副守备太监各一人。

    关防印一颗,护卫留守京都,为司礼监的外差。

    天寿山守备,太监一人。

    管辖各陵守陵太监,职责为护卫。

    湖广承天府守备,太监一人。

    管辖承德、荆、襄地方,护卫兴宁。

    织造,提督太监南京一人,苏州一人,杭州一人。

    掌管织造御用龙衣。

    镇守,镇守太监始于洪熙,遍设于正统,所有各省各镇无不有镇守太监,至嘉靖八年后纔革除。

    市舶,广东、福建、浙江三市舶司各设太监提督,后来罢除浙江、福建二司,只存广东司。

    监督仓场,各仓、各场全都设监督太监。

    各陵神宫监,各陵都设神官监太监守卫陵寝。

    那些在外的监军、采办、粮税、矿、关等使节,不经常设置的,记不胜记。

    起初,昊元年设置内史监,设监令,正四品,丞,正五品,奉御,从五品,内史,正七品,典簿,正八品。

    皇门官设皇门使,正五品,副,从五品。

    后改为设置内使监、御用监,各设令一人,正三品,乏区二人,从三品,奉御,正六品,典簿,正七品。

    皇门官门正,正四品,副,从四品,壹宫门官正,,正五品,副,从五品,御马司司正,正五品,副,从五品,尚宝兼守殿、尚冠、尚衣、尚佩、尚履、尚药、纪事等奉御,都为正六品。

    洪武二年,确定下来设置内使监奉御六十人,尚宝一人,尚冠七人,尚衣十人,尚佩九人,尚药七人,纪事二人,执膳四人,司脯二人,司香四人,太庙司香四人,涓洁二人。

    设置尚酒、尚醋、尚面、尚染四局,各局设正一入,副二人。

    设置御马、御用二司,各司设正一人,副二人。

    内府库设大使一人,副使二人。

    内仓监设令一人,丞二人。

    以及设置东宫典玺、典翰、典膳、典服、典药、典乘兵六局,各局设局郎一人,丞一人。

    又设置门官,午门等十三门,各设门正一人,副一人。

    束宫门官,春和门等四门,各设门正一人,副一人。

    三年,设置王府承奉司。

    设承奉一人,承奉副二人,典宝、典服、典膳三所,各设正一人,副一人,门官设门正一人,副一人。

    改内使监、御用监品级都为从三品,令从三品,丞正四品,皇门官品级从四品。

    门正从四品,副正五品,春官门官正、副相同。

    四年,又全都分别其品级等差,授以有官名而无固定职事的官。

    于是改内使监为正五品,皇门官为正六品。

    洪武四年,确定内官有官名无固定职事的官。

    正四品,中正大夫;从四品,中侍大夫;正五品,中卫大夫;从五品,侍直大夫;正六品,内侍郎;从六品,内直郎;正七品,正奉郎;从七品,正卫郎;正八品,司奉郎;从八品,司直郎。

    不久定内使监监令。

    正五品,授中卫大夫;丞,从五品,授侍直大夫;皇门正、局正、司正、柬宫门正、局正,都为正六品,授内侍郎;尚寅、奉御、皇门副、局副、司副、束宫门副、局丞,王府承奉、门正、所正,都为从六品,授内直郎;尚冠等奉御、内府库大使、内仓蓝令、王府承奉副、门副、所副,都为正七品,授正奉郎;库副使、仓丞,都为从七品,授正卫郎。

    六年,改御用监为供奉司,品锻为从七品,设官五人。

    内仓监为内府仓,以监令焉大使,监丞为副使。

    内府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