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五十 (第16/20页)
中都。 十年,确定京城及中都兵马指挥司官阶都为正六品。 在此之前官阶为正四品。 改为指挥、副指挥,职责专管京城巡捕等事,革除知事。 二十三年,确定设五城兵马指挥司,只有中城只称中兵马指挥司,全部增设吏目。 建文年间,改为兵马司,改指挥、副指挥为兵马、副兵马。 永乐元年,恢复旧制。 二年,设北京兵马指挥司。 嘉靖四十一年,下诏命令巡视五城御史,每到年终,将各城兵马指挥会聚奏本举荐参劾。 堡庆年间,御史趟可怀说:“五城兵马司官员,应该选取枓考贡举正途出身的人,负责检验死伤,查办诉讼盗贼,如同两京知县。 不称职的,巡城御史纠察弹劾他。”顺天府,府尹一人,正三品,府丞一人,正四品,治中一人,正五品,通判六人,,正六品,台靖后革除三人,推官一人,从六品,儒学教授一人,从九品,训导一人。 它的下属,经历司,经历一人,从七品,知事一人,从八品。 照磨所,照磨一人,从九品,检校一人。 所管辖的地方,宛平、大兴二县,各有知县一人,正六品,县丞二人,正七品,主簿没有额定人数,正八品,典史一人。 司狱司,司狱一人,从九品。 都税司,大使一人,从九品,副使一人。 宣课司,共四个,正阳门外、正阳门、亟家湾、卢荡煎,税课司,共二个,安定门外、安定门,各大使一人,从九品。 税课分司,共二个,蛊文闩、德胜门,各副使一人。 递军所、批殓所各有大使一人。 府尹掌管京府的政令。 宣行教化团结百姓,鼓励农事访问风俗,平均贡赋,节制征用徭役,恭谨地进行祭祀,查阅核实户籍人口,纠察惩治豪强,体恤穷困,疏通理顺诉讼,务必了解百姓的疾苦。 每年立春,迎春、进春,祭祀先农之神。 每月朔日望日早晨,聚集老人在街市听候宣谕。 初春、初冬,率领他的僚属举行乡饮酒礼。 所有功勋外戚家人通行凭证,每三月上奏一次。 市场交易核准其物价。 遇内官太监征派物料,即使有印信、揭帖,也必须补奏牍当面奏明。 如果天子举行耕藉礼,举行三推礼,就捧青箱播谷种于后。 行礼完毕,率领百姓完成耕作。 府丞辅佐京府,兼管学校。 治中参与管理府事,以辅佐尹丞。 通判分管粮食储备、马政、军匠、薪炭、河渠、堤坝的事务。 推官治理诉讼,考察属吏。 二县职掌如同京外的县,因为接近皇上,所以此官品级特别优待。 顺天府就是旧北平府。 洪武二年,设置北平行省。 九年,改为北平布政司,都以北平为会府。 永乐初年,改为顺天府。 十年,升为府尹,官阶正三品,设置官员如同应天府。 顺夭府通判,旧有六人,其中一人管粮食,一人管马政,一人清军,一人管工匠,一人管河道,一人管柴炭。 塞塑八年,革除管河、管柴炭二人。 蔓匿九年,革除清军、管工匠二人。 十一年,又设一人,兼管军匠。 京卫武学,教授一人,从九品,训导一人。 卫武学,教授一人,训导二人或一人。 掌管教授京卫各卫幼官以及应袭舍人与武生,以等待科举、武举、会举,而服从兵部指令。 那些没有武学的,众武生就隶属儒学。 建文四年,开始设置京卫武学,设教授一人。 设启忠等十斋,各训导二人。 永乐年间罢除,正统六年,恢复设置。 后来逐渐设置各卫武学,设官如同儒学的制度。 僧录司,左、右善世二人,正六品,左、右阐教二人,从六品,左、右讲经二人,正八品,左、右觉义二人,从八品。 道录司,左、右正一官二人,正六品,左、右演法二人,从六品,左、右至灵二人,正八品,左、右玄义二人,从八品。 神乐观提点一人,正六品,知观一人,从八品,嘉靖年间革除。 龙虎山正一真人一人,正二品。 洪武元年,张正常入朝,去掉他天师的封号,封为真人,世袭。 隆庆年问革除真人,只称提点。 万历初年恢复。 法官、赞教、掌书各二人。 阁皂山、三茅山各设灵官一人,正八品。 太和山提点一人。 僧、道录司掌管天下僧道。 在地方府州县有僧纲、道纪等司,分管其事,全都选拔精通经典、戒行端正高洁的人担任。 神乐观掌管乐舞,以备大规模祭祀天地、神只及宗庙、社稷的祭典,隶属太常寺,与道录司没有辖属关系。 洪武元年,立善世、玄教二院。 四年,革除。 五年,给予僧道度牒。 十一年,建神乐观于郊祀坛西,设提点、知观。 起初,提点为从六品,知观为从九品。 怂亟十五年,升提点为正六品,知观焉从八品。 凡是遇朝会,提点列于僧录司左善世之下,道录司左正一之上。 十五年,开始设置僧录司、道录司。 各设官如前所列。 僧人共分三等:一是禅,二是讲,三是教。 道士共分二等:一是全真,二是正一。 设官职,不给予俸禄,隶属礼部。 二十四年,清理佛、道二教,限令僧人每三年给予一次度牒。 所有各府州县寺庙道观,只保留宽大的一所,合并居住。 所有僧道,府不得超过四十人,州三十人,县二十人。 百姓男子年龄不足四十以上、妇女年龄不足五十以上的,不准出家。 二十八年,命令天下僧道赴京考试给予度牒,不通经典的便罢黜他。 那以后,程区有法王、佛子、大国师等封号,道士有大真人、高士等封号,赐银印蟒玉,加封太常卿、礼部尚书及宫保衔,甚至有封伯爵的,都是一时宠幸之人,并不是固定的制度。 教坊司,奉銮一人,正九品,左、右韶舞各一人,左、右司乐各一人,都为从九品。 掌管乐舞应召表演侍奉。 以乐户充当,隶属礼部。 嘉靖年间,又设显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