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五十 (第13/20页)
。 内外有陈请乞求田土、隐瞒强占侵夺的,便纠弹他们。 礼科,监督制订礼部仪式制度,凡是大臣曾经被纠察弹劾削官免职、有辱士林淆誉的便记录它,用以核察赠谧的典制。 兵科,凡是武臣贴黄诰敕,本科一人监视。 那些引荐推选昼押签字的制度,全如吏科。 刑科,每年二月下旬,上报前一年南北罪囚的数目,年终分类上报一年审判案件的数目,过了十天全部上报实在罪囚的数目,都依据司法部门公文而上奏给皇帝。 工科,检核查问军器局,同御史巡枧节慎库,与各科查核宝源局。 而皇帝德行的阙失违误,朝政的得失,百官的贤能jianian邪,各科或者单独上疏专门上达,或者公开上疏联名上奏使皇帝知晓。 虽然分别隶属六科,其事情确属重大的,各科都可以通奏。 祇不过事情专属某科,就列某科为首。 凡是每天朝见,六科轮流派一人站立宫殿左右,插笔于冠侧记录皇上旨意。 凡是题奏,每天附录在该科册籍,每五天送一次到内阁,备用编纂。 那些各司奉旨处理事务的条目,每五天注销一次,需核实稽察便暂缓注销。 内官传旨必须覆奏,再次得到圣旨而后实行。 乡试充任考试官,会试充任同考官,殿试充任受卷官。 册封宗室、各藩王或告谕外国,充任正、副使。 朝见参拜入门名册,六科轮流掌管。 登闻鼓楼,每天一人,都由锦衣卫官员萑临监察。 洪武元年,以监察御史一人监察登闻鼓,后来令六科与锦衣卫轮流值守。 接到呈文,便准备题本密封上奏。 遇到处决罪囚,有投递文书诉讼冤情的,便判停刑请求圣旨。 凡是大事当廷议论,大臣当廷推举,大狱当廷审理,六科主管官员都参预进去。 明代初年,统一设置给事中,正五品,后来多次变更它的品级,与起居注同。 洪武六年,设给事中十二人,官阶正七品,开始分为六科,每科二人,铸造给事中印一枚,推举年长的一人掌管印章。 九年,确定给事中十人。 十年,隶属于承敕监。 十二年,改为隶属通政司。 十三年,设置谏院,左、右司谏各一人,正七品,左、右正言各二人,从七品。 十五年,又设置谏议大夫。 以兵部尚书唐铎担任此职。 不久都罢除。 二十二年,改给事中为源士,增至八十一人0起初,魏敏、卓敬等共八十一人为给事中。 皇上认为正好符合古代元士的数目,改焉元士。 到这时,又因六科为政事的本源,改为源士。 不久,恢复为给事中。 二十四年,重新定各科人数,每科都给事中一人,正八品。 左、右给事中二人,从八品。 给事中共四十人,正九品。 各科分设人数,如前所列。 建文年间,改都给事中,正七品,给事中,从七品,不设置左、右给事中。 增设拾遣、补阙。 成祖初年,革除拾遗、补阙,仍旧设置左、右给事中,也是从七品。 不久改为六科,设在午门外值班房办事。 六科衙门从前在砖门内尚宝司西面。 丞銮年间火灾,迁移到午门外东西面,每夜一科值班守夜。 宣德八。 年,增加户科给事中,专门管理户口册籍,即黄册。 中书科,中书舍人二十人,从七品。 值文华殿柬房中书舍人,值武英殿西房中书舍人,内阁诰敕房中书舍人,制敕房中书舍人,都是从七品,无定员。 中书科舍人负责书写诰敕、制诏、银册、铁券等事务。 所有草稿从翰林院领取,宝玺从内府请用,左券及勘合文簿,归之于古今通集库。 诰敕,公、侯、伯及一品至五品为诰命,六品至九品焉敕命,勘合簿籍,起初用二十八宿编号,后来用《急就章》中的文字编号。 诰敕的编号,有的类编号称为仁、义、礼、智,公、侯、伯、藩王、一品、二品使用;有的类编号称为十二支,称为文、行、忠、信,文官三品以下使用;有的类按千字文编号,武官、续诰使用。 都以干号焉满额,满额则重新开始。 王府以及驸马都尉不编号,土官按文武类编号。 凡是大型朝会,便侍从朝班。 束宫太子的时令节日朝贺,便引导太子车驾并侍从于文华殿。 册封宗室,便充任副使。 那些乡试、会试、殿试,问或有差遣,充任都如六科人员。 大型祭祀于南郊,便跟睫皇帝车驾而供奉其事。 官员之间没有正副,印信由年长资历深的人掌管。 文华殿舍人.职掌遵奉圣旨书写书籍。 武英殿舍人,职掌遵奉圣旨篆写册宝、图书、册页。 内阁诰敕房舍人,职掌书写办理文官诰敕,翻译敕书,以及外国文书、揭帖,兵部记功、验对底簿。 制敕房舍人,职掌书写办理制敕、诏书、诰命、册表、宝文、公文、讲章、碑额、题奏、揭帖等所有的机密文书,各王府敕符底簿。 洪武七年开始设直省舍人十人,官阶为从八品,隶属中书省。 九年,为中书舍人,改为正七品,不久又改为从七品。 十年,与给事中一起都隶属承敕监。 建文年间,革除中书舍人,改为侍书,升为正七品,入文翰馆,隶属翰林院。 成祖恢复旧制。 不久在午门外设中书科官署。 定设中书舍人二十人。 那些恩宠封荫带俸的,不在名额内。 宣德年问,内阁设置诰敕、制敕两房,都设中书舍人。 嘉靖二十年,选拔各部主事,大理寺评事,带原先职衔值班于诰敕、制敕两房。 四十四年,两房人员有缺,命令吏部考试选拔举人为中书舍人。 隆庆元年,命令两房办事官不得升列九卿。 按洪武年问,设置承敕监、洪武九年设置,设令一人,正六品;丞二人,从六品。 不久改令为正七品,丞为正八品。 十年,改令、丞为承敕郎,设二人,从七品。 给事中、中书舍人都隶属于它。 后来罢除… 司文监、洪武九年设置,设令一人,正六品;丞二人,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