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四十五 (第9/9页)
按御史,也都奉敕专断行事。 万历四十一年,南直隶分为上下江,湖广分南北,纔各自增加提学官一人。 提学的职责,专门督察学校,不处理刑事法规事务。 接到的诉讼状纸.重大的送交按察司,轻的转发给主管官吏,直隶便转送巡按御史。 督、抚、巡按及布、按二司,也不允许侵犯提学的主管事务。 明朝初年,优待礼遇老师,教官提拔为给事、御史,诸生岁贡的人容易得到好的官位。 但是控制也很严。 太祖时期,教官任职期满,同时要考核其岁贡生员的数目。 后来以岁贡为学校的常规。 洪武二十六年,制定学官考核办法,专以科举作为考课的优劣。 九年任满,考核其学生中中式的举人,府学考上九人,州六人,县三人作为第一等。 其教官又考核解释经义,便予以升迁。 举人少的算平等,即使解释经义通过考核也不升迁。 举人最少以及完全没有的为最后一等,又解释经义又不能通过考核,便贬黜。 其对待教官如这样的严格。 生员入学十年,学业无所成的,以及有大遇错的,都送礼部充当小吏,剥夺糜粮。 到了正统十四年,申明其制度而稍有更改。 接受赃物、jianian盗、冒籍、宿娼、居丧娶妻妾违犯事理重的,直隶发配充任国子监的膳夫,各省发配充任附近儒学的膳夫、斋夫,满了期限成为平民,都追夺糜米。 违犯轻微充任小吏的,不追夺麇米。 其对待诸生如这样严格。 但是后来教官的贬黜,生员的发配,都废弃搁置不执行,即使卧碑也徒具条文了。 诸生上等的中式,次等的廪生,时间久的充贡,有的选拔为贡生。 那些多次考试不能考中,年龄超过五十,愿意告退休闲的,给予官职,仍然终身免除赋税徭役。 此后有交纳粮食马匹捐监的条例,诸生又有援此惯例入学的。 提学官每年考试校阅文卷之外,命令教官举出诸生中德行优秀或低劣的一二人,奖赏或惩罚他们,以为勉励或惩戒。 这就是其大致情况。 诸生参加考试的文章,通通叫做举业。 《四书》义一篇,二百字以上。 经义一篇,三百字以上。 取其书的旨意明晰而已,不崇尚华丽的文采。 后来标榜新奇,率引怪异,逐渐背离其开初宗旨。 万历十五年,礼部称:“唐代文幸开初崇尚靡丽,而士人趋向浮华浇薄;宋代文章开初崇尚钩章棘句,文辞艰涩,而士人习于阴险诡诈。 本朝开初举子文章有用六经之语的,其后援引佐传》、《国语》,又引《史记》、《漠书》。 《史记》穷尽而采用六子,六子穷尽而采用百家,甚至佛经、《道藏》摘录而用之,流弊怎么能穷尽呢?弘治、正德、嘉靖初年,科考合格的文字纯正典雅。 应该选择特别好的,刊刻发布于学宫,使读书人知道发展方向。”于是选择符合要求的文章一百一十多篇,上奏请求刊刻发布,以此作为准则。 当时正崇尚新奇,厌倦轻视先民规矩法度,以士子所喜好的作为方向,不遵守皇帝旨意。 天启、崇祯年问,文体更变,以能够在经史百家援引文字为高才,而任意恣情放纵的文章也很多。 虽然多次重申禁令,排除诡奇怪异险僻的文字,但形势积重难返,终究不能顺从。 评论的人把明代考试文章与唐人的诗相比拟,开国之初比初唐,成化、弘治、正德、嘉靖比盛唐,隆庆、万历比中唐,天启、崇祯比晚唐。 儒学之外,又有宗学、社学、武学。 宗学的设置,世子、长子、众子、将军、中尉年纪不满二十的都在其中学习。 其老师,在王府长史、纪善、伴读、教授等官中选择学问品行优秀的授任。 万历年问,规定宗室的子弟十岁以上都入宗学。 如果宗子众多,便分别安排多个老师,或者在宗室中推举一人作宗正,统领此事。 命令学生诵读《皇明祖训》、《孝顺事实》、《为善阴骂》等书,而《四书》、《五经》、《通鉴》、性理之书也同样诵读。 不久又增加宗副二人。 子弟入学的,每年到提学官处考试,衣帽全和生员一样。 随后又命令一律参加乡试,允许得到科考合格。 此后宗学渐多,多有在两榜获中出仕即任翰林的。 社学,从洪武八年,延请老师来教育民间子弟,兼读《御制大诰》以及本朝法律条令。 正统时期,允许补充儒学生员。 弘治十七年,命令各府、州、县建立社学,选择明师,民间幼童十五岁以下的送入社学读书,研究学习冠、婚、丧、祭的礼仪。 但是此法废弃已久,渐渐不举行。 武学的设置,从淇武时期设立大宁等卫儒学,教育武官的子弟。 正统年问,成国公朱勇上奏选拔骁勇都指挥等官五十一人,娴熟于骑射的幼官一百人,开始命令两京建武学来教导他们。 不久,命令都司、卫所应袭封的子弟年龄在十岁以上的,提学官选送入武学读书,没有武学的地方,送入卫学或者附近的儒学读书。 成化年问,命令主管部门在年终考试入学的武生。 十年以上学习无可取的人,追索麇食还入官府,送到军营cao练。 弘治年间,听从兵部尚书马文升的建议,刊刻《武经七书》分发到雨京武学和应袭舍人。 嘉靖年间,迁移到京城束武学到皇城西隅的废寺中,使大小武官子弟以及勋爵新袭的人,肄业于其中,用文武重臣进行教育训练。 万历年间,兵部上言,武库司专门设立主事一人管理武学,近来被裁除,请求恢复专设。 教官升堂,都指挥执弟子之礼,请求遵照《会典》的规程,立为程序。 下诏都按所议行事。 崇祯十年,命令天下府、州、县学都设立武学生员,提学官一并考试选取人才。 然后又重申《会典》的条例,记录功劳和才能,有不按等次提升任用、黜退、送cao、奖罚、激励等方法。 当时国家形势正紧急,故没有什么收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