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_章五十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五十六 (第12/13页)

”因此派遣食都御史邓文铿等按察川、陕私茶;驸马都尉欧阳伦因私茶被判处死罪。

    又制造金牌信符,命令曹国公李景隆带入番地,与各番结约,用篆文在上方刻着“皇帝圣旨”,左方刻着“合当差发”,右方刻着“不信者斩”

    一共四十一面金牌信符:洮州火把藏思囊日等族,金牌四面,交纳马三干零五十匹;河州必里卫西番二十九族,金牌二十一面,交纳马七千七百零五匹;西宁曲先、阿端、罕东、安定四卫,巴哇、申中、申藏等族,金牌十六面,交纳马三千零五十匹。

    下号金牌降服诸番,上号金牌藏在内府作为契约,三年派遣官员一次前往合符验证。

    其通道有二:一出河州,一出碉门,运茶五十多万斤,获得马一万三千八百匹。

    太祖驾驭番人就像这样。

    丞乐年间,皇帝怀柔远方之人,递增茶的斤数。

    这样交换马的人多,而茶供应不够。

    茶的禁令也稍稍松弛,多有私茶出境。

    碉门茶马司以至用茶八万多斤,只交换马七十匹,又是多瘦损的马。

    于是申明严格茶禁,设洮州茶马司,又在陕西行都司地上设立甘肃茶马司。

    十三年,特别派遣三御史巡察提督陕西茶马。

    太祖禁止私茶,从三月到九月,每月派行人官四人,巡察河州、临洮、硐门、黎、雅。

    半年以内,派二十四人,往来纷繁。

    宣德十年,纔规定三个月派遣一次。

    自从永乐时期停止金牌信符,到这时又给予。

    不久,番人被北狄侵犯掠夺,迁居内地,金牌散失。

    而茶司也因为茶少,祇用汉中茶换马,并且不给予金牌,听凭他们用马进贡而已。

    在此之前,洪武末年,设置成都、重庆、保宁、播州茶仓四所,命令商人交纳米以换茶。

    宣德年问,规定官茶一百斤,加损耗十分之一。

    输粮换茶的人,自己派人到甘州、西宁,而在淮、浙支取盐以偿还费用。

    商人依恃凭单任意私自贩运,官府赋税数年不缴纳。

    正统初年,都御史罗亨信评说其弊端,纔罢除运输茶支取盐的规定,命令如过去官府运茶,用京城官总督管理。

    景泰年间,罢除派遣外交官。

    成化三年命令御史到陕西巡视茶业。

    番人不喜欢御史,送马到内地的一天天减少。

    便召回御史,仍然派遣外交官,并且命令按察司巡察。

    以后,巡察不专主何官,兵部议论其害处,便又派遣御史,每年更换一次,定着成律令。

    又因粮食收成不好等待赈救,又命令商人交纳粮食换茶,并且命令一百斤茶折合银五钱。

    商人交纳赋税用钱钞从这时开始。

    弘治三年,御史李鸾奏言:“茶马司积储渐渐减少,各边防马匹消耗,而陕西诸郡粮食丰收,没有交换粮食。

    请求在西宁、河西、洮州三茶马司招来商人换茶,每引不超过一百斤,每个商人不超过三十引,官府收取十分之四,其余的纔让其买卖,可以得到茶四十万斤,交换马四千匹,数额满足而停止。”皇帝听从他的请求。

    十二年,御史王宪又说:“自从换茶的禁令放开,便使得私茶无法遏止,而于换马不利。

    请求停止粮茶的规定。

    以后,或遇上兵灾荒灾,再重新图谋。”户部批覆听从他的请求。

    四川茶课司旧时征收茶数十万斤以交换马。

    永乐以后,番马全部经由陕西道,四川的茶多潮湿霉烂。

    便命令以三分焉标准,一分收茶,二分折合成银,粮茶停止二年。

    延绥发坐饥荒,又招来商人交纳粮草,换取茶四百万斤。

    随即因御史王绍进言,又禁止,并且罢除正式额数之外招来商人纳粮换茶的规定。

    十六年,朝廷取回御史,以督理马政都御史杨一清兼管。

    杨一清又提议开放交粮换茶,说:“招来商人买茶,官府贸易三分之一,每年的茶五六十万斤,可以得到马一万匹。”皇帝听从他的请求。

    正德元年,杨一清又建议,商人不愿意领价的,以一半给商人,让他们自己贩卖。

    便定着成法规永远施行。

    杨一清又说金牌信符的制度应当恢复,并且请求恢复设置巡茶御史兼管马政。

    于是又派遣御史,而金牌制度因长久废弃,短时间内不能恢复。

    后来武宗宠幸番僧,允许西域之人例外带私茶。

    从此茶法便败坏。

    番人贸易马,不能分辨轻重,祇是订竹筐换马。

    筐大,官府便亏损其价值;筐小,商人便嫌其繁琐。

    十年,巡茶御史王汝舟酌情制定交换办法,每一千斤为三百三十筐。

    嘉靖三年,御史陈讲因商茶质量低劣冒伪,全部征收黑茶,地方出产有限,便分茶焉上中二品,打印在茶筐上,写下商人名字而考察。

    随即定四川茶引五万道,二万六千道焉腹引,二万四千道为边引。

    芽茶每引三钱,叶茶每引二钱。

    换茶到八十万斤而停止,不能太滥。

    十五年,御史刘良卿说:“按照律例:‘私茶出境与关隘失察的,一并凌迟处死。

    ’西部边防,没有什么比诸番更急切。

    番人依赖茶而生存,所以用严厉的法律来禁止,交换马匹来酬报,以控制番人的生死,加强中国的边防,截断匈奴的右臂,不可按常法来评论。

    洪武初年的制度,民间储备茶不能超过一个月的用度。

    弘治年问,招来商人换茶,或用以准备救灾,或用来储备边防,但是不曾禁止内地的人民使他们不能食用茶。

    现在减轻通番之罪,仅只是充军,禁止内地之茶,使他们不能食用,又使商人私自征收茶,全部聚集在三个茶马司。

    茶司与番邻近,私白贩运容易流通,而禁令又比内郡严厉,这是驱赶人民作私贩而给予他物资。

    因此大jianian人无凭据擅自出边关而漏脱法网,小民背负一升一斗而遭受法律制裁。

    现在总计三茶马司所贮藏的茶,洮河足够三年,西宁足够二年,而商茶、私茶、赋税茶又一天天增多,贮积时久腐烂而没有用处。

    茶法的弊端像这样严重。

    番地多马而无法交换,我们的茶有禁令而不能流通,其形势必定要求助于我,而控制他的关键在我方。

    现在茶司、居民,私下交换番马以等待商贩,每年没有空过一天,到官府交易时,而马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