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六十二 (第5/8页)
口与瓜、仪各港都是三年进行一次疏浚。 孟渎河宽广不很淤塞,里河不久就干枯了,则又改道从孟渎。 弘治十七年,工部大臣又陈述夏港、孟渎速道航行大江的害处,请求赶快疏通京口淤塞,然后导引练湖水灌注其中。 诏令迅速施行。 正德二年,又开通白塔河和江口、大桥、潘家、通江四闸。 十四年,依从督漕都御史臧凤的计策,疏通常州上下里河,漕运船只畅通无阻五十余年。 万历元年,漕河又渐渐干涸,再一次疏通它。 岁贡生许汝愚上奏说:“建国之初设立四座闸门:叫做京口、丹徒的,防止三江水的干枯;叫做吕城、奔牛的,防止五湖水的排泄。 从丹阳到镇江蓄积成为湖的有三处:叫做练湖、焦子、杜墅。 时间一久,居住的百姓侵占为田耕种,焦、杜二湖全部干涸,勉强保存练湖,还是有被侵占的。 因而四座闸门全都是空设了。 请求疏通三湖原来的地方来通行漕运。”总河傅希挚说:“练湖已经疏通,然而,焦子、杜墅水源很少,没有益处。”他的主张于是停止。 不久,练湖又淤浅。 万历五年,御史郭思极、陈世宝先后请求恢复练湖,疏通孟渎。 然而,给事中汤聘尹则请求在京口旁边另外修建一座闸门,导引长江水向内注入,潮水上涨就打开,退落就关闭。 御史尹良任又说:“孟渎通过长江流入黄家港,水面虽然广阔,长江水流很平稳,从这里到达泰兴而又到达湾头、高邮只有二百余里,可以避免瓜、仪不可揣测的灾难。 至于京口往北通过金山而下,水上遇风有被淹没的灾难,应当挖深甘露港两岸的洲田十余里,以便利于返回般只停泊。”御史林应训又说:“从万绿桥到孟渎,两岸山势峻峭,雨水大了容易垮塌,并且畏江潮水涌起泥沙,淤塞难免。 应当在万绿桥、黄连树各建闸门用来帮助积蓄与排放。”又说:“练湖自从西晋陈敏阻遏马林溪水,导引长山八十四溪的水来灌溉云阳,堤命名为练塘,又叫做练河,总共四十里左右。 环绕湖边建立涵洞十三处。 宋绍兴年问,中间设置横堤,分为上下湖,建立上、中、下三处闸门。 八十四溪的水开始经过辰溪冲入上湖,再经由三处闸门转流入下湖。 洪武年问,因为运道有阻滞,靠着下湖东堤建立三处闸门,凭借湖水来拯济运道,后来就逐渐被堵塞。 现在,应当完全除去侵占,再疏浚为湖。 上湖四边夹着小山,下湖东北边临近河道,原堤完整牢固,祇应当修补中间缺口,并且在西南增筑堤,与东北堤岸相对应。 至于三处闸门,只有靠近湖的上闸门还是像原先那样,应当增建中、下二闸门,再建立碱水闸二座,界于巾、下二闸门之间。 共除去土地五千多亩,堵塞沿着堤岸私自设立的涵洞,只保存其原来的十三处,用来排放湖水。 冬春就关闭,不能私自打开。 因为练湖没有了水源,只有依赖于蓄积,增筑堤岸打开闸门,湖水常常有余,然后可以用来补济运道。 臣亲自查验上湖地势高仰,这是八十四溪之水流入上湖的来由,害怕它容易泄漏;下湖地势平坦宽广,仅仅高于漕河几尺,又常常害怕它不充满。 真正使湖水充足堤岸坚固,就应该随时灌注它,河流就有全力供运输行船了。”都下交主管部门斟酌商议。 万历十三年,镇江知府昊搦谦又说:“练湖中堤应当命令有关部门在春初就进行修治,以防止被冲垮,并且禁止有势力的豪强侵占。”依从他的主张。 十七年,疏通武进横林漕河。 塞祯元年,疏通京口漕河。 五年,太常少卿姜志礼建言《漕河议》,说:“神庙初年,臣的先人姜宝撰写《漕河议》,当权者采纳施行,没有开辟河道而能拯济运河二十多年。 后来又租佃湖地妨碍运河,每年都要受疏浚运道的拖累。 年老有识的人说,‘京口闸底与虎丘塔顶齐平’,从这可以知道挖河毫无益处,积聚湖水最为重要。 现在,应当革除租佃,修建闸门,并且加高上下湖周围的小土堤,蓄积水使湖加深。 况且,漕河闸座不仅仅是京日、吕城、新闸、奔牛数处而已,陵口、尹公桥、黄泥坝、新丰、大犊山处处有闸座,全都已废弃,全都应当修建。 而运道支流如武进洞子河、连江桥河、扁担河,丹阳简桥河、陈家桥河、七里桥河、丁议河、越渎河,滕村溪的大坝头,丹阳甘露港南的小闸口,都应该赶快修整。 到了奔牛、吕城的北边,各建立减水闸。 每年十月,用土填塞坚实,商船民船全部令其回绕堤坝。 这都是所应当遵循的旧规。 近来,有人想开通九曲河,使运轮船只直接从泡港闸出于长江,直达扬子桥,以避免瓜洲开闸滞留的情况,试行以后施行是可以的。 返空粮船及官船,应当从长江通行,并且,在河庄建立闸门进行开关。 多处工程一起施行,漕运之事就很容易了。”其主张最终没有施行。 垄漕,是指湖广漕运船只从汉水、沔水往下到浔阳,江西漕运船只出章江、鄱阳,然后在湖口会合,和南直隶宁、太、池、安、江宁、广德的船只,一起在大江航行,进入仪真通江闸,然后逆行于淮、扬进入闸河。 瓜洲、仪真之间,是运道的最关键之处。 洪武年间,运送军粮供应辽东兵士,从仪真往上到淮安,经由盐城泛舟在海上航行;运送军粮供应梁州、晋州的,也从仪真到淮安,回绕堤坝进入淮河。 长江口建立堤坝修建闸门,总共十三处。 疏浚扬子桥河到黄泥湾九千多丈。 永乐年间,疏浚仪真清江坝、下水港及夹港河,修筑沿江堤岸。 洪熙元年,疏浚仪真坝河,以后,规定制度,仪真坝往下到黄泥滩、直河口二港及瓜洲二港、常州的孟渎河全都每三年进行一次疏浚。 宣德年问,依从侍郎赵新、御史陈祚的请求,疏浚黄泥滩、清江闸。 成化年间,在仪真修建闸门连接长江河港的有三处,汀都蓄留潮水连接长江的闸门有二处。 不久,连接长江河港的三处被堵塞。 弘治初年,又开通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