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三十二 (第9/9页)
的东北设捧诏官位,宣诏官、展诏官依次排列在南面,都面向西。 诏使到达,迎接入公馆。 番王率领国中官员纵及年高有德的人到国都门外迎接,行拜五拜的礼仪。 仪仗鼓乐引导龙亭进入国都,使者跟随在后。 到达宫殿上,在殿正中放置龙亭。 使者站在香案束面,番王位于殿庭中央面向北,众官随后。 使者面向南站立,声称有皇帝的制命,番王以下都拜四拜。 番王从西面台阶登上,到香案前面跪下。 上香三遍,俯身伏地,站起来,众官行相同的礼仪。 番王恢复原位。 使者到龙亭前面,取诏书交给捧诏官。 捧诏官捧着诏书到开读案前,交给宣读官。 宣读官接受诏书,展诏官面对他展开诏书,番王以下都跪着听。 宣读完毕,仍然把诏书放置在龙亭。 番王以下都俯身伏地,站起来,拜四拜,舞蹈三遍,又拜四拜。 每次礼拜都奏乐。 行礼完毕,使者把诏书交给主管官吏颁布施行O番王与使者分宾主行礼。 赏赐番王的印信绶带以及礼物,宣布制命说:“皇帝敕命派遣使者你某人,授给某国王印绶,你一定恭敬地承担朕的命令。”到达番国,宣布制命说;“皇帝敕命派遣某人,带着印信赐给你国国王某人,并赐给礼物。”其余的按照仪式进行。 洪武二年制定制度。 主管官吏在王宫以及国都城内大街小巷挂结彩带,在殿上正中设置阙庭。 前面设表笺案,再前面设置香案。 使者位于香案东面,捧表笺的二人在香案的西面,在殿庭南面正中设置龙亭,仪仗鼓乐都准备好。 清晨,司印的人在殿中央陈设印案,洗涤宝印结束,把表笺和印都放置在案上。 国王穿着冕服,众官穿着朝服,到案前用印完毕,用黄色包袱裹表,红色包袱裹笺,各自放置在匣子中,仍然各自用黄色包袱包裹。 捧表笺的官吏捧起放置在案上。 引礼官引导王到殿庭正中,众官在他的后面。 赞拜,奏乐。 拜两拜,乐停止。 王到香案前跪下,众官都跪下,上香三遍结束,捧表官取表面向东跪着进献给番王,王把表进授给使者使者面向西跪着接受,起身,放在案上。 礼赞起身,王复返原位。 礼赞拜,奏乐,王与众官都拜四拜。 乐停止,礼仪完毕。 捧表笺官捧着表向前走,放在龙亭中,金鼓仪仗鼓乐在前面导引。 王送到宫门外,返回;众官穿着朝服送到国都门外。 使者纔起程。 凡是官员作揖礼拜,洪武二十年制定仪式,公、侯、驸马相见,各自行两拜礼。 一品官拜见公、侯、驸马,一品官处于右面,行两拜礼,公、侯、驸马处于左面,回报礼。 二品官拜见一品官,乜像这样。 三品以下的官员仿照这个仪式。 如果三品官拜见一品官,四品官拜见二品官,行两拜礼。 一品、二品官回报接受礼仪随其适宜,其余各品官仿照这样。 如有亲戚尊卑的区分,根据情况行私家礼。 洪武三十年命令,凡是百官按品级禄秩的高低分尊卑。 品级相近的行礼,便东西对立,位卑的在西面,位高的在东面。 品级超过二、三等的,位卑的在下,位尊的在上。 超过四等的,便位卑的在下面拜,位尊的坐着接受礼拜,有事便跪着禀报。 凡是文武官员因公聚集时,各自依照品级顺序入坐。 如果资历品级相同的,按照衙门的顺序入坐。 如果王府的官员和朝廷官员同坐或同立,各自按照品级,王府官员都排在朝廷官员的后面。 成化十四年制定礼仪,在外的总兵、巡抚官位次第,左右都督与左右都御史相同,都督同知与副都御史相同,都督愈事与愈都御史相同,都文官在东武官在西。 伯以上便坐在左面。 成化十五年重新制定礼仪,都御史属于总督和提督军务的,不分左右副愈,都坐在左面。 总兵官即使是伯爵,也坐在右面。 凡是官员相遇回避,洪武三十年制定礼仪,驸马遇到公、侯,分路而行。 一品、二品官遇到公、侯、驸马,牵引马在旁边站立,等待对方经过。 二品官遇见一品官,趋向右边让路而行。 三晶遇到公、侯、驸马,牵引马回避,遇到一品官牵引马在旁边站立,遇到二品官趋向右边让路而行。 四品官遇到一品以上的官,牵引马回避,遇到二品官牵引马站在旁边,遇到三品官趋向右边让路而行。 五品到九品官,都按照这种仪式递相排出等次。 此后不再完全遵守施行。 文职官即使是一命以上的官,不回避公、侯、勋戚大臣;而那些回避的,也论官位不论品级禄秩了。 凡是属官拜见上司,洪武二十年制定礼仪,属官按品级站立在庭堂台阶的上面,总行一揖礼,上司拱手,首领官回报作揖。 那些办公事和节令拜见上司官,都行两拜礼,长官拱手,首领官回报拜礼。 凡是官员办公的座席,洪武二十年制定礼仪,大小衙门官员,每天入办公座席行恭敬拱手礼。 辅佐副贰官向长官行揖礼,长官回报礼。 首领官向长官、辅佐副贰官行揖礼,长官、辅佐副贰官拱手。 洪武五年命令,凡是同乡按年龄排序,民间士农工商等人平时相见以及一年中各节日宴会拜见的礼仪,年幼的先行礼。 座位次序的排列,年长的处于上位。 洪武十二年命令,朝廷内外的官吏退休居住家乡,只在宗族和外祖、妻子娘家序列尊卑,如同家人的礼仪。 如果是宴会,便设置另外的座席,不允许坐在没有官位的人的下面。 与同是退休的官吏间聚会,便以爵位为顺i序;爵位相同,便以年龄为顺序。 他们与异姓没有官位的人相见,不必回报行礼。 平民百姓按官礼拜见。 凌侮的人按法律论处。 洪武二十六年制定礼仪,凡是民间子孙弟弟侄儿外甥女婿拜见尊长,学生拜见老师,奴婢拜见家长,长久分别的行四拜礼,新近告别的行作揖礼。 其余亲戚的长幼全部依照等级次第,长久分别的行两拜礼,新近分别的行作揖礼。 平常交往相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