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_章四十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四十九 (第13/13页)

人,正九品,学录七人,从九品。

    典簿厅,典簿一人,从八品。

    典籍厅,典籍一人,从九品。

    掌仆厅,掌撰二人,没有入流。

    祭酒、司业,掌管国学诸生训导的政令。

    所有举人、贡生、官生、恩生、功生、例生、土官、外国生、功勋之臣及功勋外戚大臣年幼子弟进入学监的,奉监规而训导教育督促他们,以明白事体通达实用的学问造就他们,以孝悌、礼义、忠信、廉耻为他们的根本,以六经、诸史作为他们的学业,务必各个朔望以敦厚善良,敬业乐群,以修习发扬古代乐正、成均之学的师道。

    有不遵从教导的,用荆条鞭打他,不悔改,贬谪驱逐他。

    那些遵从教导的,有升堂积分破格录用的方法。

    督课学业摹写文字,每季呈翰林院考核,文册在年终奏上。

    每年仲春仲秋上丁日,派遣大臣祭祀先师孔子,便总领祭祀的礼仪。

    皇上驾临国学,便手持经书坐讲。

    新进士登科,便坐而接受拜谒。

    监丞掌管绳愆厅的事,以参与管理监中事务,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各位师生有遇错以及供应的膳食不洁净,一并纠察惩罚,并且把它记录在记载过错的集愆册上。

    博士掌管分经讲授,并时常考查。

    凡是经书,用《易》、《诗》、《书》、《春秋》、《礼记》,每人专讲一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兼研习。

    助教、学正、学录掌管六堂的训诲,学生在本堂修习学业,便为他们讲说经义文字,用规矩引导规范他们。

    典簿掌管公文、金钱出纳收支。

    典籍掌管书籍。

    掌僎掌管饮食。

    塑朝初年,便已设置国子学。

    乙巳年九月设置国子学,以过去的集庆路学充当。

    邀亟十四年改建国子学于整坠山下。

    设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典乐、典书、典膳等官。

    昊元年,制定园子学官制,增设祭酒、司业、典簿。

    祭酒,正四品,司业,正五品,博士,正七品,典簿,正八品,助教,从八品,学正,正九品,学录,从九品,典膳,省注。

    洪武八年,又设置中都园子学,官秩正四品,命令国子学分派官员担任。

    十三年,改典膳焉掌僎。

    十五年,改为国子监,官阶从四品,设祭酒一人,司业一人,监丞、典簿各一人,博士三人,助教十六人,学正、学录各三人,掌僎一人。

    各官品级,如上文所列。

    4塑园子监制度也如此。

    十六年,以宋讷为祭酒,敕令告谕他说:“太学是天下贤阗,礼义从那里生出,人才从那里兴起。

    您学问深厚德行高洁,故特别任命为祭酒。

    希望体察我立儒教的愿望,使众儒生有所成就,士林习气大变,国家将有依赖。”又命曹国公李文忠领监事,皇上时常临幸。

    因为这个缘故监官不得在中鹿设座,从中门出入。

    二十四年,重新制定国子监品级、人数。

    都如上文所列。

    中都园子监设祭酒、司业、监丞、典簿、博士、学正、学录、掌镤各一人,助教二人,品级与在京城的相同。

    二十六年,罢除中都国子监。

    建文年问,升监丞焉堂上官,革除学正、学录。

    成祖恢复旧有制度。

    永乐元年设置园子监于北京,设祭酒、司业、监丞、典簿、博士、学正、学录、掌僎各一人,助教二人。

    后来增设没有常数,助教至十五人,学正至十一人,学录至七人。

    后来革除助教二人,学正四人,学录二人。

    蔓历九年,又革除助教四人,学录一人。

    宣德九年撤销司业。

    弘治十五年恢复设置。

    明朝初年,祭酒、司业,挑选有学问品行的人担任,后来都由翰林院官员转迁。

    衍圣公,孔氏世袭,正二品。

    袍带、诰命、朝班一品。

    洪武元年,授予孔子五十六代孙孔希学袭封。

    他的下属有,掌书、典籍、司乐、知印、奏差、书写各一人,都以非世袭的官充当。

    曲阜知县,孔氏世袭职位。

    洪武元年,授予孔子后裔子孙孔希大为曲阜世袭知县。

    翰林院世袭《五经》博士,正八品,孔氏二人,正德元年,授予孔子五十九世孙孔彦绳主持衢州庙祀。

    宋孑L端友跟随高宗南渡,住家殷衢州,这是丑且南宗。

    正德二年,授予孔闻礼奉祀子思庙祀。

    颜氏一人,景泰三年,授予颜子五十九世孙颜希惠。

    曾氏一人,嘉靖十八年,授予曾子六十代孙曾质粹。

    仲氏一人,万历十五年,授予子路后裔子孙仲吕。

    孟氏一人,景泰三年,授予孟子后裔子孙孟希文。

    周氏一人,景查七年,授予先儒周敦颐后裔子孙周冕。

    程氏二人,景泰六年,授予先儒程颐后裔子孙程克仁。

    崇桢三年,授予先儒程颢后裔子琢程接道。

    邵氏一人,崇塑三年,授予先儒邵雍后裔子孙邵继祖。

    张氏一人,玉壁二年,授予先儒张载后裔子孙张文运为博士。

    朱氏二人,景泰六年,授予先儒朱熹后裔子孙朱梃。

    嘉靖二年,又授予釜墅为博士,主持婺源庙祀。

    刘氏一人,景泰七年,授予诚意伯刘基七世孙刘橡,后来革除。

    教授司,教授,从九品,学录、学司,都没有入流,孔、颜、曾、孟四氏,各一人。

    又尼山、洙泗两个书院,各有学录一人。

    在此之前,元代封孑L子后裔为衍圣公,赐三品官印。

    洪武元年,太祖让孔希学袭封为衍圣公之后,因此对礼臣说:“孔子是万代帝王之师,对待他的后裔,官阶只有三品,称不上褒奖尊崇,授予孔希学官阶二品,赐以银印。”又命令免除孔、颜、孟三家子孙徭役。

    十八年,敕令工部询问,凡是有圣贤子孙因犯罪判服劳役的,释放他们。

    永乐二十二年,在京城赐给衍圣公宅院,加一品金织衣。

    正统元年,下诏免去所有圣贤子孙的差役,选拔周、程、张、朱各先儒子孙聪明俊秀可教育培养的,不局限人数,送到所在儒学读书,仍旧给予麇生饭食。

    成化元年,给予孔、颜、孟三氏学印,令每三年贡奉有学问品行的人一名,入国子监学习。

    六年,命衍圣公开始袭封的在监学读书一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