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三十一 (第11/11页)
站立。 鸿胪官赞唱讲官行拜礼,起身。 束班展书官到御案前,跪下展开《四书》,退着站立在东边铜鹤下。 讲官到讲案前站立,奏报讲某书,讲完退下。 展书官跪下合上书,仍然退着站立在铜鹤下。 西班展书官展开经或者史,讲官讲读,退下,如前。 鸿胪官赞唱讲官行拜礼,起身。 各自退到东西班列,展书官跟随,序班撤掉御案、讲案。 礼仪完毕,命令赐给酒饭。 各官员出来到丹陛,行叩头礼。 到左顺门,吃完酒饭,进入行叩头礼。 隆庆元年,规定早一天祭告奉先殿,祭告灵座。 这天,皇帝到文华殿左边室内,向先圣先师施礼。 在前两天先进呈讲读章节请皇帝阅览。 万历二年,规定春季讲书从二月十二日起,到五月初二结束,秋季讲书从八月十二日起,到十月初二日结束,不必题奏请示。 日讲,皇帝驾临文华穿殿,只用讲读官内阁学士随从陪侍,不用侍仪等官员。 讲官或四名或六名。 开始讲读,穿吉服,行五拜三叩头礼,后来穿常服,行一拜三叩头礼。 内阁大臣同在殿内侍奉,等候皇帝口头传宣“先生来”,同时进前,叩头,在东西两边站立。 读者先到皇帝面前一拱手,到案前展开书,压上金尺,拿着牙签。 读五遍,合上书一拱手退下。 先读《四书》,再读经书,再读史书,为帝王讲解诗书文史如同读书的礼仪。 侍书官侍奉学习结束,各自叩头退下。 在文华殿赐茶,文华门赐酒饭。 午讲,隆庆六年规定。 每天早讲完毕,皇帝进入暖阁稍稍休息,阅读奏章。 内阁大臣等人退到西厢房。 很久,率领讲官再进献午讲,讲《通鉴节要》及《贞观政要》。 讲完,皇帝回宫。 凡是三、六、九上朝日,暂时免丢讲读。 又在嘉靖六年规定制度,每月三、八日,两名御前讲席日讲官,讲《大学衍义》。 十年,制定无逸殿讲席的礼仪。 天刚亮,皇帝穿常服乘辇车到殿门,众官员在门外等候迎接。 皇帝下辇,乘坐板舆,到殿上升座。 各位官员在殿门外行一拜三叩头礼,进殿内,在东西依次站立。 赞唱为皇帝讲书,讲官大学士一人走出班列叩头。 命令赐坐,一叩头,纔坐下。 讲书完毕,展书官跪下合上讲章,讲官叩头回到班列。 又有一名学士奉旨坐着讲书,如同初次的礼仪结束。 各位官员到豳风亭等候皇帝驾到,在亭内赐宴。 太祖命令学士宋濂在大本堂传授皇太子、诸王经书,后来改在文华后殿。 世宗改在便殿,就移到殿的束厢房。 天顺二年,制定出阁礼仪。 这天早上,侍卫如同平常的侍奉礼仪。 主事官在文华后殿行四拜礼,鸿胪官请皇太子升殿,师保等官员在台阶上行四拜礼。 各位官员退出,内侍引导皇太子到后殿升上座位,将书案进献。 侍班、侍读、讲官进入,分班列在东西站立。 内侍展开书,侍读、讲官依次进读进讲,叩头退下。 每天讲读的礼仪,在早朝退后,皇太子出阁登座,不用侍卫等官,只有侍班、侍读、讲官进入,行叩头礼。 内侍展开书,先读《四书》,则是东班侍读官上前,陪伴读十多遍,退后回到班列。 其次是读经或读史,则是西班陪伴读书,也如前。 读完,各位官员退下。 到巳时,各位官员进入,内侍展开书,侍讲官讲解早上所读的《四书》,讲完后退回班列。 其次讲经史也如此。 讲完,侍书官侍奉练习写字。 写完,各位官员叩头退下。 凡是读书,三天后温习一遍,背熟成诵。 温习书的那天,不教新书。 凡是写字,春夏秋三季每天一百字,冬天每日五十字。 凡是朔日 望日、节假日及大风雨雪天、严冬酷暑天,就暂时停止。 弘治十一年更改修订,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以及宫中僚属在台阶上行四拜礼结束,从殿左右门进入,在东西两旁站立,等候讲读完毕,叩头退下。 隆庆六年,改在文华殿的柬厢房设皇太子座,正中向西。 每天讲读的各位官员,先到文华门外东西相向,依次站立。 等候皇帝日讲的御前讲席完毕,皇太子出阁升座。 凡是束官初讲时,内阁大臣接连陪侍五天,后来每月的三日、八日到一次,先行拜礼后出来,然后各官进入。 崇祯十一年,署礼部事学士顾锡畴说:“束宫嘉礼已告成,各朝赏赐有依据。 《实录》记载成化十五年,皇太子出阁讲学,六卿都加封保、傅。 弘治十年,皇太子出阁讲学,内阁徐溥等四人、尚书马文升等七人,都加赠太子太保、少保等号。”皇帝命令酌情议论实行。 书堂在皇极门的右厢房。 讲官选部曹或进士改授翰林官充任。 天顺二年规定,初入害堂,这天早上,王到右顺i门的北书堂,面向东,在中间坐下。 提督讲读官和讲读官行四拜礼。 内官捧书在案上展开,到案左边坐下。 讲读官上前站在案右边,陪伴读十遍,叩头退下。 每天讲读,清晨,王到书堂,讲读官行叩头礼,陪伴读书十遍,出来。 吃饭后,又到书堂陪伴看写字。 讲完书,仍然叩头退下。 万历六年规定,在书堂设中座,书案在左,写字案在右。 辅政大臣率领讲读、侍书官在门外等候。 王进入书堂,传令旨“先生进来” 辅政大臣率领各位官员进入,行四拜礼,分班侍立。 讲读官依次各传授书十遍后,下令“先生吃酒饭” 各位官员出来,王暂时进入书堂南问稍稍休息。 辅政大臣各自率领官员进入。 传令“先生进”,于是进入分班侍立。 侍书官看着王写字,讲读官依次为诸王讲解诗文经史完毕,各位官员行一拜礼退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