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_章二十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二十四 (第6/6页)

经》,一字不漏。稍稍长大后,博古通今。大凡数千年国体人才,制度沿革,他没有不知道的。以文学才华闻名于当时。元至正年间,曾鲁率领里中豪杰,聚集少壮保卫乡里。准备牛和酒,开陈顺逆。众人都遵守约束,没人做不道义的事。人们称他居住的乡里为君子乡。

    洪武初年,编修《元史》,征召曾鲁为总裁官。史书完成后,赐给金银玉帛,曾鲁居于首位。请求还山,又遇上编修礼书,再一次被留用。当时议礼者蜂拥而起。曾鲁对众人说“:某礼应根据某说则是对的,而随从某说就不对。”如有辩论反驳的,他就一定要列举传记与对方讲明。不久,授予礼部主事。开平王常遇春去世,高丽派使者前来祭奠。曾鲁要来祭文阅看,外面包着金龙黄帕,祭文不署洪武年号。曾鲁责备道“:用龙帕是错误的,纳贡称藩而又不尊奉正朔,于义何居?”使者谢过,即命令更换。安南陈叔明篡位,害怕明廷派兵征讨,就派使者纳贡来探听朝廷的意向。主客曹已接受了其表,曾鲁拿来副封看了一下,陈述于尚书,诘问使者说:“前王日火坚,现为何突然更名了呢?”使者不敢隐瞒,从实说来。太祖说“:岛夷就是如此狡狯啊!”推却了贡品。于是更加器重曾鲁。

    五年(1372)二月,太祖问丞相:“曾鲁担任什么官职?”回答说“:主事。”即日破格提升六个官阶,任命为中顺大夫、礼部侍郎。曾鲁因顺字犯了他父亲的讳而推辞,到朝廷请求降低官阶。吏部持典制,不允许。戍将捕获倭人,太祖命令遣送。儒臣草拟诏书,太祖看到曾鲁的诏书十分高兴地说“:不久前陶凯的文章已符合我的心意了,曾鲁又如此,文运将昌盛了!”不久,命他主持京畿乡试。甘露降临钟山,群臣用诗赋敬献,太祖唯独褒奖曾鲁。当年十二月因病回乡,中途去世。淳安徐尊生曾说“:南京有博学之士二人,以笔为舌者是宋景濂,以舌为笔的是曾得之。”曾鲁写文章不留底稿,他的学生有时有所辑录,但也没有编辑成书。

    任昂,字伯。。,河阴人。元末中进士,任命为宁晋知县,没有到任。洪武初年,举荐为襄垣训导,担任御史。十五年(1382)任命为礼部尚书。太祖注重太学,罢免了祭酒李敬、吴。。,命令任昂增定监规八条。于是,任命曹国公李文忠、大学士宋讷兼领国子监事。会司谏关贤上言“:近来郡邑所司非人,师道没有建立,每年选拔的文士大多缺乏,甚至连俊秀生员,也点充承差,违背了朝廷育贤的本意。”任昂上奏决定了天下岁贡士从翰林院考试,作为殿最。第二年,命科举和荐举并行。任昂制定了科场程式,比以前更加详细,取士制度从此制定。广东都指挥狄崇、王臻以妾为继室,请求册封。朝廷商议此事,任昂认为不可。得到赞同。于是命任昂及翰林院制定嫡妾封赠的惯例,依照诏令偕同吏部制定文官封赠惯例十一个,荫叙惯例五个,颁布于中外。

    不久请求更改制定冕服之制,以及朝参坐次。又奏请摧毁天下yin祠,正祀命名典雅的名号。上奏说“:蜀人祭祀秦太守李冰,附以汉守文翁、宋守张咏,密县祭祀太傅卓茂,钧州祭祀丞相黄霸,彭泽祭祀丞相狄仁杰,都遗爱在民间。李龙迁祭祀于隆州,谢夷甫祭祀于福州,都因为他们为民抵御外患。吴丞相陆逊以战功定国,应祭祀于吴,儿子陆抗、从子陆凯也一并配祭。元总管李黼立祀于江州,元帅余阙立庙于安庆,都因死勤事。跟从余阙镇守皖,全家殉义者,有万户李宗可,应配享余阙的庙。”这些奏请都得到批准。第二年命令制定乡饮酒令,并颁行天下,又令制定大成乐器,分别颁行于学宫。当时,以八事考核外吏,并排列平定云南之功行赏,事情不归属礼部的,太祖都令任昂主持其议。不久,请求还乡。

    李原名,字资善,安州人。洪武十五年(1382),以通经儒士身份举荐为御史。二十年出使平缅归,说:“思伦发狡诈,窥伺我国,应加强边防。靖江王用大理印行令旨,这是非法的,被远人所轻视。”受命担任礼部尚书。从此,远方之事大多咨询他。高丽奏请,说辽东的文、高、和、定州都是他国原有的领土,请求屯戍铁岭。李原名说“:这几州都划归元朝的版图,属于辽,高丽是以鸭绿江为界,不宜再有陈请。”太祖命令晓谕他国安守国土,不要生事。安南每年进贡方物,太祖念此有所劳民,李原名把太祖的意思转达他们,命令三年进贡一次,从此成为定制。又因太祖施行养老之政,申明府州县每年进贡多少的数量,制定官民巾服之式样,都写入诏令中。

    最初,因答禄与权陈上言,建立了历代帝王庙,至此,李原名请求以风后、力牧等三十六人侑享。太祖撤消了赵普、安童、阿述,增加了陈平、冯异、潘美、木华黎,其余的就全部采纳了李原名的奏请。鲁王去世,制定丧服之制。进士王希曾请求丧礼规格高于他母亲,李原名说这是非礼,应禁止。凡郊祀、宗庙、社稷、岳渎诸制,先由儒臣论定,时有详略,太祖命李原名全部予以更正。诸礼臣唯独李原名在任最久。二十三年(1390),因年老辞去官职。

    乐韶凤,字舜仪,全椒人。博学擅长文章。于和阳谒见太祖,从太祖渡江,参与军事。洪武三年(1370),授予起居注,多次得以晋升。六年任命为兵部尚书,与中书省、御史台、都督府制定教练军士的法则。改任侍讲学士。与承旨詹同修正解释祭奠先师的乐章,编集成《大明日历》。七年太祖因祭祀驾还,应用乐舞开道,命韶凤等人撰写乐词,因此撰写了《神降祥》、《神贶惠》、《酣酒》、《色荒》、《禽荒》等曲目进献,大凡三十九章,名为《回銮乐歌》,皆寓规谏。礼部在乐歌上绘上《乐舞图》,命太常练习。

    第二年,太祖因旧韵出自江左,大多已失真,命他与廷臣参考中原雅意予以修正。书写成后,命名为《洪武正韵》。又命考据陵寝朔望祭祀及登坛脱舄诸礼仪,都考据得十分详实,也全部被采纳。不久免职,后又起用为祭酒。奉诏制定皇太子与诸王往复书信的礼节,考据得十分精确详细,多次得到褒奖。十三年(1380)辞官归乡,寿终正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