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五十二 (第11/11页)
北平行都司。 永乐元年,改为大宁都司。 宣德年问,增设万全都司。 总计天下都司共有十六个。 十三省都司以外,有渣塞、主宁、趸全三个都司。 又在建昌设四川行都司,在郑阳设湖广行都司。 总计天下行都司共有五个。 明代初年,又在各行省设置都镇抚司,设都镇抚,从四品,副镇抚,从五品,知事,从八品。 、昊元年,改都镇抚为正五品,副镇抚为正六品,知事为提控案牍,省略记载。 洪武六年罢除。 卫指挥使司,设官如同京卫。 品级也相同。 外卫各自隶属于都司、行都司或留守司。 大多为世袭官,有的为流动不世袭的选官。 凡有袭替、升授、优厚供给、优厚供养以及下属所的军政,掌印、愈书上报都指挥使司,上连所隶属的都督府,移送给兵部。 每年,由巡抚、巡按考察他们贤能与否,每五年考查一次军政事务以决定废立。 凡是管理军卫事务,祇由掌印、愈书担任。 不论指挥使、同知、愈事,考核选拔那些有才能的人担任。 分管屯田、验军、营cao、巡捕、漕运、防御、出哨、入卫、戍守、军器等各种杂务,称为见任管事;不任事入队,称为带俸差cao。 出征,就率领部属,听从所命主帅调派。 所,千户所,正千户一人,正五品,副千卢二人,从五品,镇抚二人,从六品。 它的下属,吏目一人。 所辖百户所共十个,有百户十人,正六品。 升授、改调、增设无固定人员。 总旗二十人,小旗一百人。 守御千户所、军民千户所设官相同。 所有干户,一人掌印,一人食书,为管军。 千户、百户,有试用授官,有实际授官。 掌印,常以一人兼掌数印n所有军政事务,由卫下于所,千户督管百户,百户下于总旗、小旗,率领士兵听从命令。 镇抚若无刑罚诉讼案件,便管理军队,百户有缺员,就代理他的职务。 守御千户所,不隶属于卫,而自己直接上达于都司。 所有卫所都隶属于都司,而都司又分别隶属于五军都督府。 逝錾都司、山豆都司、辽东都司,隶属左军都督府。 陕西都司、堕玺行都司、堕川都司、旦业行都司、广西都司、云南都司、贵州都司,隶属右军都督府。 中都留守司、河南都司,隶属于中军都督府。 兴都留守司、湖广都司、塑广行都司、塑建都司、塑壁行都司、江西都司、广东都司,隶属前军都督府。 大宁都司、万全都司、山西都司、山西行都司,隶属后军都督府。 明代初年,设置干户所,设正千户,正五品,副千户,从五品,镇抚、百户,正六品。 又设立各万户府,设正万户,正四品,副万户,从四品,知事,从八品,照磨,正九品。 不久因名不副实,于是罢除万户府,而设指挥使以及千户等官。 核查各位将领所属部下有五千士兵的为指挥使,有一千士兵的为千户,有一百士兵的为百户,有五十士兵的为总旗,十个士兵的为小旗。 ‘洪武二年设置刻期百官所,挑选能快跑的人二百个,由百户统领。 七年,重新制定卫所制度。 此前,内外卫所,全是一个卫统领十个千卢,一个千户统领十个百卢,一个百户统领两个总旗,一个总旗统领五个小旗,一个小旗统领十个士兵。 到这时复位制度,每卫设前、后、中、左、右五个千户所,大约以五千六百人为一卫,一千一百二十人为一个千户所,一百一十二人为一个百户所,每百户所设总旗二人,小旗十人。 二十年,开始命各卫设立掌印、愈书,专职办理事务,由指挥使掌印,同知、愈事各自统领一所。 士兵有武艺不娴熟、器械不锋利的,都责备统领官。 二十三年,又设军民指挥使司、军民千户所,总计天下内外卫共有五百四十七个,所共有二千五百九十三个。 从卫指挥以下官员多为世袭,士兵也是父子相继,成为一代的固定制度。 土官,宣慰使司,宣慰使一人,从三品,同知一人,正四品,副使一人,从四品,愈事一人,正五品。 经历司,经历一人,从七品,都事一人,正八品。 宣抚司,宣抚使一人,从四品,同知一人,正五品,副使一人,从五品,愈事一人,正六品。 经历司,经历一人,从八品,知事一人,正九品,照磨一人,从九品。 安抚司,安抚使一人,从五品。 同知一人,正六品,副使一人,从六品,愈事一人,正七品。 它的下属,吏目一人,从九品。 招讨司,招讨使一人,从五品,副招讨一人,正六品。 它的下属,吏目一人,从九品。 长官司,长官一人,正六品,副长官一人,从七品。 它的下属,吏目一人,没有入流。 蛮夷长官司,长官、副长官各一人,品级同上。 又有蛮夷官、苗民官以及干夫长、副千夫长等官。 军民府、土州、土县,设官如同府州县。 洪武七年,西南各族蛮夷入京朝拜进贡,大多因袭元时官制授职,稍微有所约束,规定了征调徭役差遣的办法。 逐渐形成宣慰司十一个、招讨司一个、宣抚司十个、安抚司十九个、长官司一百七十三个。 它的府州县正副属官,有的是蛮夷首领充任并世袭的官,有的是有流动性,非土著、非世袭的官,大概宣慰等司的经历都是流动性的非土著、非世袭的官,府州县属官大多是流官,都遵循他们的习俗,使之能聚集和睦各蛮族,小心守卫边疆,办理各职方的贡品,提供微调,不要有背叛之心。 有互相仇杀的,上疏听从天子的命令。 又有番夷都指挥使司三个,卫指挥使司三百八十五个,宣慰司三个,招讨司六个,万户府四个,干卢所四十一个,站七个,地面七个,寨一个,详见《兵志》卫所中,并以附寨番夷作其地的官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