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孩子_第一章青苹果乐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青苹果乐园 (第1/6页)

    第一章 青苹果乐园

    1990年的夏天,是我刚到北京居住的第一年。安顿下来后,父亲着手为我找了一所小学。在农村,我已读到小学二年级。农村上学晚,一般小孩七、八岁才上一年级,而我6岁就上学了,因为父亲怕我有一天来北京上学跟不上进度需要留级,于是让我早上了一年学。

    有一天父亲给了我几张卷子,是附近一所小学的考试卷,我不知道其中事关重大,就随便瞎填了一些,父亲也没问我空着的是不是不会做就交到了学校,理所当然他们没有收我。其实那些试题我都是会做的,却鬼使神差地没有当一回事,于是父亲又带我到附近另外一所小学去考试,就是那所玫瑰学校。

    我和一些补考的小学生一起做期末考试卷子,他们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他们。数学题很简单,都是我在乡下时学过的,而语文就不一样了,我们的课本不同,试卷上的题有些我根本没学过,于是我只好空着。

    父亲骑自行车载我回家,我用手围绕着他的腰,身上的裙子被风吹动着一角。记忆里,这是我和父亲少有的亲密景像。那天仿佛就是昨天,父亲骑自行车载着小小的我,我一路睁大眼睛看着还不熟悉的街道,一切都新鲜而亲切。那天是夏天,我穿着蓝色的连衣裙和白色的长筒袜,阳光是那么灿烂,我不由得用一只手遮在眼前。父亲问我考得如何,我说,应该还不错吧。

    后来得知我数学考试得了99分,而语文只得了七十多分。玫瑰学校收下了我。数学老师对我说,没想到你数学还不错,基础学得挺扎实的。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老师是一位大概五、六十岁的老太婆,头发花白,戴一副眼镜,快退休了。她的气质很文雅,身材消瘦,经常穿浅色衣服。她的经典形象是手里抱着一摞卷子或书,步履蹒跚地走在校园里。

    她的办公室是老式建筑,可能是苏联那会儿建的。三、四层的小洋楼,大大的玻璃窗,有干净、明亮的楼道。楼下便是校园的走道,平整的水泥地,两旁是松柏成行。

    玫瑰学校有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是一所有着革命历史的学校,于共和国成立前夕在西柏坡创建。毛泽东的女儿李纳曾就读于玫瑰学校。一进校门就能看到当年毛主席给我校的题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艰苦奋斗、团结进取”是我们的校风“博学多思,活泼向上”是我们的学风。每周升旗典礼上都要喊几遍的。我就是在这所学校里从小学三年级上到初中毕业。

    当年,玫瑰学校的很多学生都是中央领导人的孩子,就是直到现在,玫瑰学校里也有将近一半的学生是军队大院里的孩子。不了解这些,是无法体会到曾就读于玫瑰学校的学生那种莫名优越感的心态的。

    这里像所大花园,小学部当时都是四合院建筑,有着曲折的回廊,现在也不知道拆了没有。玫瑰学校什么都有,大大的cao场、饭堂、篮球场、阶梯教室、礼堂,甚至还有果园;比我后来上的那个职高不知道大多少倍。谦逊点说,也有十个X高中那么大。我和同学们就生活在这个学校里。

    那一年,林志颖和小虎队风靡整个大陆,那大概是北京第一拨低龄追星族了。《北京晚报》上登过一个新闻,说当时小虎队的专辑《青苹果乐园》摆上柜台不多时就被小孩儿们抢购一空,还有许多家长替孩子们来买。这事当时听着,让流行文化还几乎是空白的大陆歌坛觉得挺不可思议和心情复杂,报纸上批评这首音乐大有玩物丧志之感。

    玫瑰学校小学部甚至用了小虎队的《爱》来当做广播cao音乐。不知道是哪个体育老师想出这个主意,现在我都想感谢他。玫瑰小学的学生做完国家规定的广播cao后,小虎队的《爱》就响了起来,大家一边做cao一边跟着哼哼:

    把你的心、我的心串一串

    串一株幸运草串一个同心圆

    让所有期待未来的呼唤

    趁青春做个伴

    别让年轻越长大越孤单

    把我的幸运草种在你的梦田

    让地球随我们的同心圆

    永远地不停转

    向天空大声的呼唤说声我爱你

    向那流狼的白云说声我想你

    让那天空听得见让那白云看得见

    谁也擦不掉我们许下的诺言

    想带你一起看大海说声我爱你

    给你最亮的星星说声我想你

    听听大海的誓言看看执著的蓝天

    让我们自由自在地恋爱

    直到现在,我一听到这首歌的前奏还能一字不差地跟着唱下来。还有林志颖的许多歌,比如那首《十七岁的雨季》。那是九十年代初,到处都洋溢着那个年代所特有的激情与按捺不住的梦想,连我们这些小学生也深有体会。仿佛天天都是天晴,天天都是天蓝,我们无忧无虑,在玫瑰小学里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光。

    我们小学三年级五班的班主任潘老师是一名年轻女子,她大概二十一、二岁,身材健美,皮肤也黑得很美。一头短发,戴着金色的耳钉。那耳钉一边是星星,一边是月亮。她应该是当年很时髦的女子了。她活泼,对我们也很好,我印象最深的是她常常一边大力地挥动手臂擦黑板,一边对我们说:“不许乱动噢,虽然老师背对着你们,可是如果你们乱动老师也能知道是谁。”后来我们才知道是黑板的反光让她能够看到我们。

    我住过的第一个家是在一座绿色的旧楼里。这是一幢老式的居民楼,楼梯的木制扶手看起来年代久远,上面让人抠了一道道口子,新旧两种褐色对比分明。老式的垃圾道边堆满垃圾,一走近就能闻到一股秽气。只有远远望去,这座楼的绿色才显得漂亮。常常在梦里,我会回到这座楼,梦里起了火,我沿着楼梯逃窜,可是却出现在另外的楼道出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