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三生夙缘蚀骨销魂怪前因 (第12/28页)
,不由高叫道:“看你这样排场,想必是什么鬼母潘涛了,你倚仗邪术,创立邪教,专一害人,已是罪不容诛,纵容门下采补yin毒更是无耻已极,我虽未出师门,但一心向道,生死在所不计,你既将我和唐师妹请来,有何话说,不妨明言,这等装模作样想吓那个?” 鬼母在辇上冷笑一声道:“我无非因你二人,虽在两个老鬼门下,骨格禀赋,尚有可取,我这师侄孙武倩儿,虽然跟你有不共戴天之仇,却仍爱你这付面貌,又跟唐蕙尚有三分庶母情分,打算先问一问你们,如果识相点,只肯投在我门下,略遂倩儿心愿,便可既往不究,并且还有若干好处,你既这样出言无状,我且看你,能有多大道行。” 说着又向唐慧说:“你呢,难道也一样倔强吗?” 唐蕙秀眉一扬也冷笑道:“无耻老鬼,亏你还自称一派宗主,武倩儿乃我父妾,她不守妇道,已是下贱无耻,你竟当人说出这种话来,岂不更加无耻之极。你既以前辈自居,有事就该向我们师长说话,才有道理,就算彼此必须一拚,不妨约期作一个了断也不枉是魔道中有名人物。为何趁我两人师长不在洞府,倚仗邪法将我两个未出门的弟子摄来,还敢强欲收入门下,我真替你害羞。今日这事,邪正既决不两立,无非胜者为强,还有什么话说。”说着,右肩一摇,白虹起处,伏魔剑早已出了手。 鬼母连声冷笑道:“原来你这妮子,倚仗着老鬼这柄宝剑,便敢行横。不用说你这微末道行,便当年在那老鬼手中我也不惧,既如此说我且教你稍知厉害,再尝那蚀骨销魂阵的滋味,只你两人,在我的销魂地狱当中,能住上七日,我老婆子以后便决不再向你两人寻事,否则休怪我以大欺小,心狠手辣。” 右手微抬,指尖上发出五道惨碧光华,直向那口伏魔剑光上面一挡,伏魔剑竟被震得退后尺许,鬼母连声冷笑未毕,诸葛钊雄精剑也自出手,一道金黄色光华,横扫过去,向那五道碧光一绕一缠。 鬼母不禁微噫一声,面色骤变,右手碧光又起,一刹那时,十道碧光绕着雄精剑光,缠了个难解难分。唐蕙见状,心中暗喜,一面催动剑光也迎上去,一面从腰佩锦囊当中掏出一枚贝叶伏魔神梭来,此乃慧因师太采取南海神木练成降魔之宝,出手一点翠色寒星,打向鬼母当胸。 鬼母在辇中忽见剑光下面飞来一物,身子一偏,正被打中肩头,一声雷震,神梭炸烈,黄盖飞去半边,冕琉袍服粉碎。 她一声惨叫,飞起半空,怒喝:“两个小鬼竟敢暗中伤人,我不叫你们尝尽蚀骨销魂阵的厉害,也不算是白骨圣教的宗主。” 倏然,四面八方阴雷响动,平地涌出七七四十九根绯色长旌,上可冲天。每根旌上,各发出粉红光彩,结成一个穹顶直盖下来。 二人知道邪阵已经发动,正在心惊,忽听见有人说道:“我道是什么鬼母,既然自称一派宗主,自必有点鬼门道,想不到连遇上两个未出师门的娃儿,还吃大亏。她既几十年不见,依然没有多大出息,我也懒得再看了,这两个娃儿让他们阅历阅历也好,只要心神真能坚定,料想老怪物一时也没法奈何他们。我们且寻一个地方去下一局棋,不必在这里,看他弄鬼好吗?” 另一个口音道:“这样也好,只可惜我那孽徒太不听话,那只好等事完再寻她算账了。” 说着微见金光在阵外一闪,声息顿杳,唐蕙听得口音很熟,忙道:“师哥,我们巳陷入妖阵,还不收回剑光联合起来护身?” 说着,诸葛钊已把剑光收回,和唐蕙的伏魔剑合成一团光华护着两人,再掏出柬帖看时,正是今日开拆,打开一看,上写:“一入妖阵,诸相皆幻,可与唐蕙同练禅功,守定心神,七日之后,庶几无患。”下面一行小字是“灵药两丸,出阵分别服用。” 唐蕙一同看罢,心中略定,又从囊中取两片莲叶来,用手一指化成两个青翠蒲团,离地数丈,在空中说道:“这是我那恩师练成的如意蒲团,原为山行露宿之用,坐上去瘴毒不侵,狼虎不犯,今日却好用着。” 说着,便和诸葛钊各自上了蒲团,在光幢中坐起禅功来。 他们最初总以为必有些惊险场面,谁知四圈寂静,除一片彩霞笼罩剑光以外了无动静,两人便各自入定。 不知经过多少时间,诸葛钊首先听见耳边唐蕙在娇唤道:“师哥还没有下丹吗?” 鼻孔内忽然钻进一阵幽香,非兰非麝,似乎她那一张俏脸已经送到鼻前不远,再睁开二目一看,不禁大惊,环顾四周那有什么剑光妖气,原来是一间修凿颇精的石室,四壁白石,温润如玉,壁顶悬着一盏小羊角明灯,照见对面石塌上,正坐着唐蕙。 她好似起来未久,娇慵尤在,笑看着自己说:“师哥,入定好久.你不是要看我师父的柬帖吗?现在可以给你看了,不过看完不许问,不许说,不然羞了我,我可不依你呢。” 说着从道服内,便掏柬帖,又掏不出来,只低着头,素面生春,粉颈低垂似乎不胜娇羞的模样。 诸葛钊心中正在一荡,忽然想起人在妖阵,如何会到这里,师父柬帖既曾经说明一切皆幻,不去理她,便仍闭上双目仍旧入定,似闻唐蕙微微叹息,一会儿走到适才所见左边白玉琴台前面坐下,抚起琴来,那琴声婉妙,仿佛鸟啼花落,美人春怨,忍不住又要睁开眼来,但是仍然强自镇定不去理她,一切以幻境视之。 一曲既终,又闻得唐蕙在低低慨叹,渐渐由慨叹转入啜泣,猛然有一支软绵绵的手,到背上来,俏声道:“你好狠心,为什么竟不理我。” 诸葛钊越发明白,是幻非真,反而心如止水,毫不生波的入起定来,从此不见再有异状,方觉心与天会,一尘不染,已无为何有之乡。 不知经过了多少时间,忽然耳边又听得一个极熟的女人口音,小语道:“你这人真叫人恨死,一睡便到这会还不醒来,你且睁开眼睛看看,现在是什么时候了。” 不由的又睁眼一看,心中更加恍惚,原来竟在自己家中,仍是向来卧房,只是布置一新,象床文枕,锦茵绣被,处处全都灿烂耀目,重帷低下,床前曲几上,燃着一双龙风花烛,已经烧到一半,分明是个洞房模样。 那青梅竹马、耳鬓厮磨的表姐董素,盛妆已卸,只穿着一身石榴红轻罗袄裤,长长的鹅蛋脸,鬓边斜插着一枝海棠花,丰姿犹昔,正半嗔半喜的坐在床边笑说:“我到底把你叫醒了,你瞧漏中银箭已指丑牌了,我就不信叫了好半会你就一点也不知道,到底是谁使促狭,把你灌成这样。” 诸葛钊不由一呆,再看自己时,红袍未卸,正和衣睡在床上,身上还盖着一条绫被,不禁更加糊涂道:“我是在做梦吗?” 董素唾了一口道:“啐,大好日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