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第7/10页)
躺着个小男孩,鲜血浸透了他头上的绷带,大腿上还有开放性的创口。 “其他阿富汗人从美国来,或者从欧洲来,”阿姆拉说“他们过来拍她照片。他们录像。他们许诺。然后他们回家给家人看。好像她是动物园动物。我同意这样做,因为我认为也许他们将帮忙。但是他们忘记。我永远没有他们消息。所以我再问一遍,现在怎么办?” “她要做的手术吗?”他说“我想我能做到。” 她看着他,欲言又止。 “我们集团有个神经外科医院。我会跟我上司讲。我们来安排,让她飞到加州动手术。” “是,但是钱。” “我们一定能弄到资金。再不济的话,我来付钱。” “自掏钱夹。” 他大笑起来。“应该说‘自掏腰包’,可是没错,我掏。” “我们需要舅舅的允许。” “如果他再露面的话。”自从那天伊德里斯给了舅舅两百美元,就再也没人看到他的人影,听到他的动静了。 阿姆拉冲他微笑着。他从来没做过这样的事。有一种兴奋、陶醉,甚至愉悦的感觉,猛地推了他一把,让他做出了这样的保证。他觉得浑身是劲儿,几乎喘不上气来。让他自己也吃惊的是,泪水刺痛了他的眼睛。 “Hvala⑥。”她说“谢谢。”她踮起脚尖,吻他的脸。 “干了荷兰妞,”铁木尔说“派对上那个。” 伊德里斯把头抬离舷窗。下面是紧紧簇拥的兴都库什山脉,棕色的山峰却格外柔和,让他惊奇了好一阵子。他转过头,看着靠走道坐的铁木尔。 “有点黑的那个。嗑了半片威他命威⑦,一直把她整到早晨宣礼。” “我的天,你还能不能长大啊?”伊德里斯说。他厌倦了铁木尔又一次让他背上包袱,心里不得不装进这家伙的出轨和不忠,还有他那怪诞的、兄弟会式的哗众取宠。 铁木尔得意地笑了。“记住了,老兄,有一天,在喀布尔…” “拜托不要再往下说了。” 铁木尔大笑起来。 飞机后舱开起了小派对,有人在用普什图语唱歌,有人拍打着一个泡沫塑料的盘子,好像那是个弹拨尔。 “真不敢相信咱们碰到了老纳比。”铁木尔低声说“天啊。” 伊德里斯把手伸进胸前的口袋,摸出一片预留的安眠药,硬生生咽了下去。 “所以我下个月还得回来。”铁木尔说着,抱起双臂,闭上了眼睛。“过后可能还得再跑两三趟,不过咱们应该办得成。” “你信任这个叫法鲁克的家伙吗?” “cao,才不呢。要不然我还回来干吗?” 法鲁克是铁木尔雇的律师。他专门帮助流亡国外的阿富汗人,在喀布尔追讨被占的房产。铁木尔唠叨着法鲁克要呈递的文件,希望主持审理的法官是法鲁克的远房小舅子。伊德里斯歪着头,贴紧舷窗,等着药劲上来。 “伊德里斯?”铁木尔小声叫他。 “嗯。”“在那儿看见的事真他妈伤心,哈?” 您眼力实在太惊人了,老弟。“就是。”伊德里斯说。 “每平方英里都有一千个悲剧,伙计。” 很快,伊德里斯的头开始昏昏沉沉,视线也变得模糊了。沉入睡眠之际,他想到了与罗诗的道别,他抓着她的手指,说他们还会再次见面,她伏在他肚子上,呜咽着,几乎无声无息。 从旧金山国际机场驱车回家的路上,伊德里斯带着怀恋,想起了喀布尔疯狂的交通乱象。现在驾驶着雷克萨斯,沿101号高速公路向南,却有种奇怪的感觉,一路上秩序井然,路面连个坑都没有,总是不缺少辅助的交通标志,人人礼貌有加,亮灯示意,主动让车。在喀布尔,他和铁木尔曾把生命交托给那些视死如归,乳臭未干的出租车司机,一想到这儿,他不禁露出了微笑。 娜希尔坐在前座,问题一个接一个。喀布尔安全吗?吃得怎么样?他病过吗?照片,录像,什么都拍下了来吗?他尽力回答,向她描述炸毁的学校,住在残垣断壁下的流民,乞丐,淤泥,时断时续的供电,可他仿佛在描述音乐。他没办法让这些事鲜活起来。喀布尔那些生机勃勃、令人心动的细节——比如那座废墟里的健身房,窗户上画着施瓦辛格。如今他正在忘掉这些细节,在自己听来,这些描述不过是泛泛而谈,清汤寡水,如同美联社一篇寻常的报道。 后座上的两个孩子只听了很短的一会儿,至少假装在听,算是迁就他。伊德里斯能感到他们的厌烦。然后八岁的扎比便求娜希尔放电影。勒马尔大两岁,虽然努力多听了一小会儿,但没过多久,伊德里斯便听到,他的任天堂DS传出了赛车游戏低低的轰鸣。 “你们俩怎么回事?”娜希尔训他们“爸爸刚从喀布尔回来,你们就不好奇吗?什么问题都不问他吗?” “没关系。”伊德里斯说“别管他们了。”可他们的漠不关心的确让他恼火。只是由于遗传上的好运,才让他们获得了与生俱来的特权,他们却对此浑然不觉。他觉得自己和家人之间突然产生了一道裂隙,就连娜希尔也是如此,她问起他的旅行,总是围绕着餐馆和自来水的缺乏。现在他用责备的目光看待他们,一如他刚到喀布尔时当地人对他的看法。 “我饿死了。”他说。 “想吃什么?”娜希尔问“寿司,意大利式的?橡树岭那边有家新馆子。” “去吃阿富汗菜吧。”他说。 他们去了亚伯烤rou馆。它位于圣何塞东城,离老贝里耶萨跳蚤市场不远,老板阿卜杜拉六十出头,头发花白,留着八字胡,两只手看上去特别有劲儿。伊德里斯给他看病,也给他妻子看过。看见伊德里斯一家子走进饭馆,他便从柜台后面招手。亚伯烤rou馆是个很小的家庭买卖,只有八张桌子,盖着塑料台布,上面常常黏乎乎的,菜单是过塑的,墙上贴着阿富汗海报,角落里有台旧的冷饮售货机,当年叫“汽水柜”阿卜杜拉负责招呼客人,打理柜台,搞卫生。他妻子苏丹娜在后厨干活,她才是这饭馆的顶梁柱。伊德里斯看到,她这会儿就在厨房,弯着腰,忙活着。她头发塞在帽网里,水汽弄得她眯起了眼。两口子告诉过伊德里斯,她和阿卜杜拉是七十年代末在巴基斯坦结的婚,当时共产党已经接管了祖国。1982年,他们在美国获得了庇护,女儿帕丽在同年出生。 现在帮他们点菜的就是帕丽。她很温和,懂礼貌,继承了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