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罪案_第十三章戈壁围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戈壁围猎 (第4/5页)

话茬儿。

    “这说明他们心里很矛盾,又想把钱拿到手,又想逃避公安的打击。”王兆福一向善于分析罪犯心理。

    “从截获的电话来看,他们cao的是河南口音,下一步侦破目标要对河西堡所有电话亭进行监控,如发现河南口音的河南人,可立即秘密控制。”吴广贤分析中确定了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同时,要对仁立平家周围继续做好24小时全天候监控,定要确保仁家的安全。要继续监视那个电话亭,以保证下一次电话出现时,准确无误地查出打电话的地址。”杨有清补充道。

    王局长仔细倾听着每一个人的发言后说:“看来,被绑架的娃娃还活着,刑警队要立即到河西堡开展工作,警车要换上地方牌照,千万不可打草惊蛇,侦破工作要绝对保密,要采取内紧外松的策略,一定要确保被绑架人的安全。”

    一张侦破的大网在迅速地悄悄拉开。

    6.杨支队长率人马赶赴河西堡

    下午3时,由杨有清、郑银生、冯海率侦查员等一行9人前往河西堡开展侦破工作。王兆福带人马仍在市区架网密控。

    平坦宽畅的金河公路上,几辆切诺基在高速行驶。戈壁空旷辽阔,褐黄的山丘蜿蜒起伏。田地里,忙碌着机耕的人们,新翻的土地,散发着泥土的芳香。

    车过金昌龙首陵园时,杨有清支队长望着那高高低低山坡上密密麻麻的坟堆,心里生发万端感慨。1959年,我国的建设大军浩浩荡荡开进金川。他们在这风吹石头跑的荒凉戈壁上,安营扎寨,风餐露宿,终于开创出了驰名中外的世界第二大镍基地,填补了我国的空白,结束了镍靠外国进口的历史。当初的开创者们,已有不少人永远长眠在了这古丝绸之路的古道边。被世人誉为西北明珠的镍都金昌岂容犯罪分子玷污?作为保一方平安的刑警支队长,怎么不义愤填膺?杨有清不由得捏紧了拳头。

    前方,深蓝的天空下,一只大鹰在盘旋飞翔,然后又箭一般的俯冲下去。

    3点半,他们到达河西堡金化宾馆。指挥部临时设在6楼。杨有清命刑警们对打出地点的电话亭进行秘密侦查,熟悉周围地理环境,了解电话亭内部情况。

    便衣刑警们临出发前,杨有清虎着脸反复交待:“侦查务必慎之又慎,以防犯罪嫌疑人杀害人质畏罪潜逃。否则,后果难以想象。要是在谁的环节上出了问题,可别怪我老杨不客气。”

    刑警们明白肩上的分量,同时熟知杨支队、郑政委的脾气,工作上铁面无私,生活上情同手足,说话幽默风趣,有时逗得大家笑得直不起腰。

    各组出发后,杨有清、郑银生、冯海驱车前往河西堡铂派出所。姚所长当即派人对电话亭进行调查了解。

    为防止罪犯在其它电话亭拨打匿名电话,他们3人又在河西堡镇大街小巷暗暗熟悉了23个电话亭的地理位置。

    河西堡某电话厅。我侦查员化装成电话收费员“师傅,、你的电话费用完了。”

    “不可能吧,我们刚交了五百块钱,这才几天?”某电话厅主人道。

    “也许机器出了毛病,你跟我们一块儿到邮局查查?”

    路上,郑银生出示证件后,和蔼地说:“我们是公安局的,有个情况向你了解一下,请你和我们到派出所去一趟。”

    由于打电话的人多,老板已记不清什么了。

    又是一番深入细致的调查。他们从一闲逛的老头儿嘴里获悉:当天下午有个穿黑衬衣的30来岁的瘦高个。这个人在电话亭打电话,好像很紧张,打电话时像是跟人吵架。他走出电话亭,手里好像拿张纸条。

    一丝喜悦,升上他们3人的眉梢。

    金化宾馆。杨有清命郑银生招回所有侦查员分成若干小组,对河西堡所有电话亭进行暗中监视,如发现30来岁河南口音与犯罪嫌疑人相吻合的人马上采取措施。

    于是,河西堡各个电话亭附近,化装的刑警们有的散步,有的在看下棋,有的打台球…一双双警惕的眼睛,却紧盯着目标的出现。

    8点26分,金昌市区。仁立平又接到了那个令他心颤的恶声恶气的电话:“仁立平,到市党校门口等我。”啪,电话挂断了。

    显然,罪犯已迫不及待地明确了交货地点。信息立即反馈到王禄维局长那儿。

    有备无患。吴广贤向待命的民警发出指令。5分钟后,市党校门口,延安路中段,民警布下了天罗地网,罪犯一旦出现,即可成为瓮中之鳖。

    8点30分,戈壁夕阳,姹紫嫣红。

    杨有清的手机里传出王局长的声音:“老杨吗?罪犯又出现在离那个电话36米处的电话亭向金昌打了电话,请注意调整兵力。”

    杨有清沉着地向各小组发出了包围车站路的命令。

    7.逮住穿黑衬衣的人,王局长亲自审讯

    一场斗智斗勇的战斗即将打响,郑银生接到杨局长指令后,立即走向罪犯刚刚打完电话的电话亭。现实告诉他,哪怕有一丁点儿不冷静的细节,都会引起犯罪嫌疑人的警觉,以致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这当儿,他走到电话亭窗前,按了一下重拨,显示器上立刻显示出刚才那人向金昌拨打的电话号码。

    郑银生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儿上。猛抬头,李玉俊走进来,他向小李使个眼色:“你马上到前面的小饭馆看一看。”

    李玉俊稳步走进小饭馆,发现一个穿黑衬衣的人,年龄、相貌与犯罪嫌疑人吻合。他的心猛地收缩起来。

    那人买一盘热气腾腾的水饺刚拿起筷子,见李玉俊走进来,即转身迅速离开,正好与李玉俊打个照面。李玉俊机警地问道:“都有些什么饭?”

    那人不说话,向里努努嘴,意思是叫他问老板。之后,急忙走出门。李玉俊快速走到饭馆老板面前:“刚才走的那个人是啥口音?”

    “河南口音!”老板不假思索地说。

    李玉俊浑身血液沸腾。等他跨出饭馆后,那人已走出去20多米,李玉俊紧紧跟在他的后面。

    这当儿,郑银生向与那人相向走来的杨振刚打个手势。

    武警出身的小杨心领神会,不慌不忙地紧紧地跟了上去。

    此刻,那人已处于前后夹击之势,只好硬着头皮往前走。当他走到一胡同口时,突然,杨振刚一下靠在他身边,右手一个老虎托腮紧紧掐住了他的脖子,左手迅即揪住了他的后脖领。那人“啊呀!”一声还未落地,郑银生、李玉俊、罗永虎已赶过来,4人马上把他带进胡同里。

    “你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