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萧墙之患 (第3/4页)
储君没什么意思。为了兄弟和睦,不如干脆把储位让给他,你我兄弟二人,从此遍游天下,酒歌畋猎,只管尽享清静和荣华,岂不快哉?” 元吉冷笑道:“大哥果然是贤德之人!可惜,只怕大哥就算让了这个太子之位,将来你我兄弟的性命,甚至两府诸子的性命,也难以保全!” “四弟,我是做大哥的,不让不忍,莫非真的与他刀剑相向,真的拚个你死我活不成?”太子颓丧地说。 “大哥,此事兄弟已有主意。只有一点:近段日子,不管兄弟做下什么事,大哥只装做不知就行了。等事情圆满了,兄弟再到你这里讨酒喝;事情一旦败露,兄弟自会一人承当罪过,不会牵连到大哥半分!” “四弟!我不许你闯祸,也决不许你伤害老二!”太子大惊,疾言喝住。 “大哥,左也不可,右也不行,莫非,你我兄弟只能坐以待毙不成?” “我宁可不做这个太子,宁可被废为庶人,也决不能杀死亲胞兄弟,被天下后人万世唾骂!而且,我也不能没你这个兄弟…答应大哥…”太子握住元吉的手哽咽道。 元吉一时也甚感悲戚,一面流泪,一面咬牙道:“不动他也行!不过,那些整天围在他周围,撺掇他犯上作乱的一应小人,必得全都铲掉,只有如此,天下才能安宁。” 太子点头沉吟:“这个,我已经命人分头去做了。眼下,裴寂已经帮我除掉了刘文静。不过,秦王府还有杜如晦、房玄龄,还有程知节和尉迟恭等一干人没有除掉。若能把老二周围的那些人统统清除,老二自然就会变得本份一些了。那时,他纵有天大的本事和野心,也不过一介匹夫罢了!” 两人正在说话,门上报翊卫将军冯立到。 冯立进门后,望了望齐王元吉。 太子点点头:“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冯立道:“那些妖僧果然了得——北少林妖孽虽已是一死一伤。南少林那边,妖孽兵多势众,十八壮士几次奇兵突袭,都被他们逃过了。” 太子沉吟了一会儿说:“还是速战速决的好。拖延太久,一旦被秦王抓住把柄,麻烦就大了…” 冯立道:“我已限令他们必须在三个月内复命。” 冯立一面说,一面从衣袋内掏出一个包得严严实实、精精致致的小布包:“这是裴无极裴将军托信使带给殿下的。” 旁边的齐王元吉见太子接过小包,小心地抚了抚,也没有问是什么东西,也没有打开,而是顺手揣在怀里时,不觉生出几分疑惑来—— 大哥凡事很少瞒自己的。不过一个小小的翊卫将军捎回来的小包包儿罢了,里面包着什么不能见人的秘密和宝贝?值得大哥如此小心珍重地当即藏在怀里? 元吉正兀自猜测之际,突听门上传报:东宫属官魏征有急事奏禀。 魏征匆匆跨进屋来,未及寒喧,便急急禀报道:“太子殿下,今天早上,翊卫将军罗艺与秦王的属僚发生争执,罗将军拔剑刺伤了秦王的佐官。圣上闻知大发雷霆,已下令把罗将军押入天牢了!” 闻报,屋内,不独太子,就连冯立和元吉俱都大惊失色! ——眼下,京朝无人不知,罗艺是太子从边远新近调入帝京的翊卫将军。而恰恰就在三天前,圣上再一次疾言厉色地敲打太子:社稷未定,南北忧患,他为诸弟之长,又为一国储君,凡事只可以宽容之情,尤其对手足亲胞,更不可挟嫌嫉之心… 突然发生了这样的事,让太子如何解释得清? 此时,就连性情鲁莽的元吉也着急起来:“罗艺那小子也太不知轻重了!他怎么敢动手刺伤秦王的左右?” 太子摇了摇头:“事情既然已经出来了,抱怨也已无用了。不过,这个罗艺,虽说举止粗莽,却也证明,此人关键时刻能不惜效死。这样的人,咱们用得着。魏大人,咱必须得想个什么法子,不能眼看着他将遭杀身之祸而不管不顾。” 魏征沉吟道:“罗艺是可志达将军新近调入京城的。此事,你可装作不知,更不认得罗艺。只是,此事须得先委屈可将军一段时日了。” 齐王说:“若能救罗艺不死,可将军就算受些委屈也值得。” 太子点点头:“老四说得对。魏大人,你即刻拟一份奏表,请圣上处置可志达的用人不当之过。还有,罗将军虽说鲁莽,毕竟是一员百战将军,而且对西北一带颇有虎威。眼下,突厥屡犯北境,请求圣上仍将他发还幽州,命他御敌守边、将功折罪。” 几人正在商议如何解救罗艺之计,满头满身雪花的东宫属将薛万彻也匆匆赶来禀事。 太子见薛将军进门,张口便问:“见到他本人了吗?” 薛将军点点头:“等了一个多时辰,终于等到他了!” “他答应来吗?”太子急切地问。 “太子召见,他岂敢违令?” “几时来?” “稍后就到。” 太子闻听,即刻满脸喜色地交待魏征等人:“好!罗艺之事稍后再办。你们三个,先到内殿去,命人准备车马和一应金玉珠宝并各色上等绮罗毛皮,四个大箱子,一定要全部装满。” 三人答应一声匆匆退下。 “大哥,这位贵客是谁?为何要送那多礼物给他?”元吉不知太子要见的是哪一个,见他如此重视,还要送如此丰厚的财宝,甚觉罕异。 太子点头赞道:“一位奇人。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