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屏開牡丹 (第3/3页)
買。 但是紹興的名勝古跡我不知,在讀書的那兩三年裏,我連沒有去過禹陵蘭亭 ,我常去的倒是水偏門,只見舳艫如林,米市魚市非常熱鬧,四處田疇河漢,不 必登高望遠,也城郭山川都在這裏了。再出去,離鬧市稍遠,沿河石砌官塘大路 ,一次梅香哥哥來,我與他走過,太陽曬得熱起來,進去路亭裏有賣老酒的攤子 ,四枚銅幣一碗,水紅菱一枚銅幣二十隻。 但我還是更歡喜杭州,紹興人有一種熟祁祁,像西瓜熟透倒了瓤,與我的脾 氣合不來,杭州則有辛亥起義以來民國世界的清明。我在紹興高小時,五四運動 只在學校裏剛起來,而到了杭州,則尋常巷陌人家,湖山市廛,皆只覺五四時代 原是向來的本色,好到使人不起懷舊之感,因為沒有一個舊時代在死滅,然而眼 前的已是全新的。 我第一次跟父親去杭州亦是十三歲那年,其后在十五歲纔又跟表哥吳雪帆去 杭州進蕙蘭中學。跟父親去時,有個親戚是胡村進去十二里前岡村人,在電燈公 司當工人,領我們到機器間看正在轉動的發電馬達,那樣大聲激烈,我有點害怕 ,就像山西梆子“呱呱!”把感情思想都軋掉掃盪掉了,剩下來的只是更純簡且 更端然的人。那天去他家吃夜飯,錢塘江的(魚 扁)魚這樣鮮美,我也是初次吃著。飯后又請去共舞台門看髦兒戲,正演大鬧天宮,京戲的鑼鼓與錦襖花帽的孫悟 空皆與我山鄉地方戲裏的不同,而是民國世界東吳的繁華,新鮮到幾乎是帶有刺 激性的。那親戚能有多少工錢,卻這樣豪爽重義,這也是我初次見識了現代工人。后來他又陪我們到旗下洋貨店裏,我只見電燈光像水晶的條條射目,身穿旗袍 ,頭戴絲絨帽的女子在買東西,我還當她是男人,她卻又臉上粉敷得這樣白,襟 邊水鑽閃爍,我只覺不順眼,然而這正是我對現代都市的初次驚艷。 要說杭州,道杭州,只能用三個字,杭州地方好風景。無論人或物,但凡能 是風景,即私的亦皆成公的,西湖裏私家的莊子皆開放,西泠橋畔蘇小小墓,當 年兒女之私亦成了天下世界的風景,所以杭州女子這樣的喜歡在門口小立。一次 我與蕙蘭中學的同學鍾志謙走過誰家庭院,大門開著,他便昂然進去看花看魚, 即或主人出來干涉,他也會得應付,我可是膽怯,像歐陽修詩裏的“黃鳥飛來立 ,搖蕩花間雨”,生怕驚動人世。 我愛杭州的紫氣紅塵,浣紗路河畔洗衣的女子,我走過總要看看,只覺這裏 的楊柳纔真是楊柳。我是個俗人,世上富貴榮華我都愛,只是不信伏權力。彼時 孫傳芳當五省聯軍總司令,轅門在旗下督軍署,一次我與鐘志謙走過,見說孫馨 帥今日要遊湖,就停步想要看他出來,此時已日上三竿,轅門外衛隊勒馬盤旋, 步哨一直放到岳王墳,等了很久,轅門裏卻還不見動靜,我忽覺自己可以平視他。還有蕙蘭的同學于瑞人與我最好,他家在三元方開于天順洋貨莊,做錢塘江上 游的生意,有錢得華麗深邃,還比官家清潔,這也是我第一次見世面,好比讀花 間詞。 我在蕙蘭時,西湖是每逢星期六總去,但沒有像他人的風雅,且要化錢的事 亦輪不到我。 我走過西泠印社亦不吃茶,過杏花村亦不買醉,惟獨自在白堤蘇堤走走,或 化四個銅元搭遊艇從岳王墳回旗下。因為我與西湖真是自己人,不在乎虛花。便 是靈隱淨慈寺這樣名剎,及巍巍的岳王墳,繫人冶情的蘇小小墓,也見了我不講 甚深微妙法,不講英雄恨,不講痴情艷意,因為真是親人相對了。 又彼時承五四運動的風氣,我表哥及與他同班的馬孝安,及他們的好友第一 師範的學生汪靜之崔真吾,還有劉朝陽,他們都有愛人,且都會作白話詩,惟我 在低年級,既不會作詩,亦不想到要愛人,雖常跟表哥與他們在一起,總之沒有 資格入群。我對他們都只有佩服,他們說話我惟敬聽。西遊記裏花果山的石猴, 纔出生下得地來,搖搖拐拐的行走,參拜四方。早驚動天上玉帝,令太白金仙查 看了,回說是下界小小一生靈,倒曉得有個向善之心,因此亦就不問。我年幼的 可笑便像這樣,是人家所說可憐兒的一條小性命罷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