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屏開牡丹 (第2/3页)
大碗,要吃酒也有五香豬肚,炒腰花。客人多是 農夫及生意人,亦有去外頭讀書的山鄉少年少女,他們都計算著路費,仍不免稍 稍吃驚于自己在路上的豪闊。那堂倌是搬饌收碗,像穿梭一般,渾身都是手眼, 客人叫聲應聲,灶頭煎炒,鍋鏟敲得噹噹響。 還有蒿壩的過塘行,埠船到時客人聚集,開票轉船換船,泡茶絞熱手巾,單 是塘柴一天裏要燒好幾擔,中小企業的這種興旺熱鬧慷慨,天下世界的財富可比 新鮮魚蝦的燒好了即熱烙現吃,我一直喜愛。 從蒿壩換船在內河中行,比外江就是另一番景象,河岸迤邐人家,一路有市 鎮。到得鑑湖水域,田地便平洋開潤,山也退遠去到了天邊,變得斯文起來。這 裏的田地都是好土壤,陽光無遮攔,所以出得紹興這樣名城。紹興城此時從船上 還望不見,只覺它隱隱的浮在水鄉上,又像是在雲中,卻人語與雞犬之聲可聽得 見似的,河水裏漸漸繁密起來的菱角芡葉,與從我們船傍掠過的一隻兩隻烏蓬船 ,好比從紹興城裏流出來的桃花片。 及至五市門,說是紹興到了,我一看不過是沿河塘的行家店家,不禁失望。 惟因東湖鳥門山出石板,此地的河岸塘路都舖得極好,人家的粉牆也很白,河塘 裏許多烏蓬船,對河平疇遠山,都在下午的太陽裏。當下我跟父親進城門,走過 大街,纔不再失望,卻不曉得自己的感情是說高興好,還是不高興好,只覺我自 己這個人與父親非常分明,此地的一切也一步一步都是分明的。 紹興城裏大街小巷,一色是石板舖的路,許多節孝牌坊,狀元牌坊。惟我對 那些石牌坊不大有好感,走過時怕它萬一壓下來,且狀元及孝子節婦的人世有點 安穩過了頭。又家家后門都是河,地名也是橋,八字橋、廣宁橋、探花橋、蓮花 橋、大郎橋、小郎橋等,坐船賽過坐黃包車,探親會友,女兒望娘,外婆到女婿 家,都自家后門口下船,那家后門口上岸,那些烏蓬船,就像要撐入人家的堂前 與灶間,可比小艇撐入荷花深處,那櫛比鱗次的人家便是荷葉荷花。 紹興城裏要做一府五、六個縣的生意,要算得工商業發達,即只見是住人家 的,大街也只得一條,其餘惟江橋頭熱鬧,又東郭門頭、西郭門頭、水偏門、旱 偏門、及五市門頭是熱鬧的,凡米穀,魚蝦,木材,酒業及各種工業生產都在那 裏成交,錫箔的製成是分散在小戶人家裏,有名的紹興釀造,及陶器鐵鑊,酒甕 酒缸,則都在城外市鎮裏。城裏的大商號,如陶泰生布莊及錢莊酒莊茶莊,皆反 開在大街邊的小巷裏。便如杭州,比紹興更市面大,亦沒有受工業區在壓迫的感 覺,不須特為規定住宅區,這實在是最高的設計,怎樣的現代都市皆應當採用的。 紹興城裏許多台門房子,平家台門、王家台門、陶家鮑家台門等,數也數不 清,最大是呂府,宋朝宰相的宅第,但已夷為閭巷小家了,這些台門都有照壁, 獅子旗桿石,很高的避火牆,獸環漚釘門,裏邊石砌大院,三廳兩廂,正房側院 ,有花園亭台,門上廳上掛滿功名匾額。但如今多是子孫分數家居住,且有租出 的。我住在三哥家,即租的平家台門的一個側院,我喜中國舊式的深宅大院,但 不喜住在裏邊的敗落子弟,他們一點銳氣也沒有。 紹興城裏的小家小戶也好,便是從那樣的人家出來得龍鳳鎖裏的金鳳姑娘, 又如水滸裏藏匿恩人魯提轄在樓上的金老兒父女,宋人平話及元曲裏廣有人世風 情的小民亦是住的這種房子。破落的大家子孫少爺小姐的稱呼我聽了不慣,但我 喜小戶小家婦女像小姐少奶奶,有女體的香氣。明眸皓齒本來多是出在尋常百姓 家,因為不染富貴的沈澱不潔。其后我在杭州,亦喜歡在長巷短巷裏走,看看這 種臨街淺屋人家,門多開著,好像都可以進去堂屋裏坐坐,討鍾茶水吃或借紅燈。 紹興老酒有名,又越雞極嫩,我父親每次來,乃去府前街買早羊rou,及芝麻 醬,油條是沿門來賣,此外各式蒸糕都便宜好吃,竟成了家家的早點心。但我自 己只買過幾次油條,現在還數得出來。大街上的洋貨店我當然喜愛,雖然讀書時 沒有錢,且亦根本不想到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