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部第八章 (第2/4页)
上还有两百镑钱,往前看,未来有点像是场十几幕长的悲剧,最后一幕便是穷人的葬礼。但在那时,战争和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感觉笼罩了一切,人们几乎不再想破产和济贫院的事。甚至对我妈来说也是这样,老天为证,她曾经对战争仅仅有着极为模糊的概念。还有,她当时已在走向死亡,虽然我们俩都不知道。 我在伊斯特本住院时,她来看过我,那时我已有两年多没见过她了,她的样子让我有点震惊。她似乎退了些颜色,不知道为什么,也缩小了。部分原因是到那时我已经长成大人,也出门见了世面,对我来说,无论什么都变小了,但无疑她是变瘦了,肤色也黄了些。她用她一贯的絮絮叨叨的方式说着玛莎姨妈(就是跟她一块住的她的表妹)和下宾非尔德的变化。小伙子都“走了”(意思是参军了),她消化不良的毛病“一天比一天厉害”还有我那可怜的爸爸的墓碑以及他死时样子多么安详等等。都是那些老话,我听了很多年的老话,却不知为何,好像是由鬼魂说出,再也打动不了我。我所知道的她一直是个很了不起的,类似保护者的角色,有点像是船头的饰像,还有点像孵蛋的母鸡,但不管怎样,那时的她只不过是个穿黑裙子的小个子女人。她的一切都变化了,退色了。那是她死之前我跟她见的最后一面。我在考尔切斯特训练学校时接到一封电报,里面说她病得很重,我就马上请了一星期的假,但还是太晚,我赶到多克西利时她已经死了。她自己还有别人想像的消化不良其实是体内长了某种肿瘤,一次胃突受风寒而最终夺去了她的生命。医生想让我不致过份伤心,说肿瘤是“良性”的,那让我想到用这词来称呼它真是怪事,因为照我看,正是那个害死了她。 我们把她埋在挨着我爸的地方,那是我对下宾非尔德的最后一眼。它变化很大,尽管仅仅才过去三年时间。有些铺子关门了,有些换了名字。几乎所有我从小就认识的男的都不在了,有几个死了。锡德·拉夫格鲁夫死了,是在索姆河战役中战死的;“黄毛”沃森,那个曾属于“黑手帮”的农场小伙子,能活捉兔子的,他死在埃及;有个跟我在格里梅特的铺子里一起干过的伙计断了两条腿;老拉夫格鲁夫关了他的铺子,那时住在离沃尔顿不远的小屋里,靠的是一份微薄的年金。老格里梅特则不一样,他在战争中捞了不少,而且成了一个爱国者,是本地拒服兵役者审讯委员会成员。但是让这个镇子显得空荡荒凉的最主要因素,是马匹全没了,每一匹值得拉走的马很早之前就被征用。出租马车还有,但是拉它的那匹畜生如果不是有辕杆撑着,站都站不住。葬礼开始前一个钟头左右,我在镇上转了一下,跟人们打招呼,也在炫耀我的军装。幸运的是我没碰到爱尔西。我看到了所有变化,但好像又没留意到变化,我的心思跑到了别的事情上,主要是让人看到我身穿少尉军装时心里的那股得意劲儿。我戴着黑色的臂章(配在卡其布军服上很是醒目),穿着新的呢料子马裤。我清清楚楚记得我们站在坟墓边上时,我还在想着我的呢料马裤。后来,他们把一些土抛在棺材上,我突然意识到我妈躺在几英尺的土下意味着什么。我鼻子一酸,眼里有了泪水,但即使在那时,呢料马裤也并未完全从我脑子里消失。 不要觉得我对我妈的死无动于衷,我的确在乎。我不再是在战壕里了,我对死会感到难过。但是我他妈根本不关心,甚至也没意识到正在发生的,是我所了解的那种老生活方式一去不再回。玛莎姨妈对有我这样一个当“真正军官”的外甥很感自豪,要不是我拦着,她就会对葬礼大cao大办。办完后,她坐公共汽车回了多克西利,我则乘出租马车到了火车站,坐火车去伦敦,然后再到考尔切斯特。马车经过了我们家的铺子,自从我爸死后,就没人接手它。它关着门,窗玻璃上的灰多得成了黑色,招牌上的“S。保灵”字样被他们拿水管工用的喷灯烧掉了。唉,那就是我从小孩儿长成男孩儿,最后成为一个大小伙子所住的房子。在那里,我在厨房的地板上爬来爬去过,闻到过豆饲料的气味,读过《无畏者多诺文》,做过文法学校的家庭作业,做过面包糊,补过自行车胎,试戴过我的第一副高领圈。在我眼里,它曾经像金字塔一样永恒不变,现在我却只会在有什么事时才会重返。我爸,我妈,乔,跑腿的男孩儿,老猎犬尼勒“点点”——尼勒之后的那只猎犬,红腹灰雀杰基,猫,阁楼上的耗子——全不在了,除了灰尘,什么也没留下,可是我他妈都无所谓。我为我妈的死感到难过,那会儿,我甚至为我爸的死感到难过,但同时,我心里还想到了别的事情。我因为被人看到坐在出租马车里而感到有点自豪,当时我对那玩意儿还不习惯。我还在想着我的新呢料马裤有多么合身,还有我那军官用的光滑平展的绑腿,跟大兵们用的粗料货太不一样了。我也在想着考尔切斯特的伙计们,想到我妈留给我的六十镑和那笔钱能让我们吃多少顿大餐。我还在感谢上帝没让我不巧再碰到爱尔西。 战争对人的影响异乎寻常,跟它杀人这方面比起来,有时候它在并非把人杀死这方面更异乎寻常。就像那是一股特大洪水,把你向死亡裹挟而去,然而突然,它把你冲到一个回水处,在那儿,你会发现自己在做着匪夷所思而且毫无意义的事情,而且为此领着不薄的薪水。有些工兵营在沙漠里修着哪儿也通不到的铁路,有些伙计被放逐到大洋里的岛上,来警戒德国人几年前就被炸沉的巡洋舰,还有这样那样养着大批文职人员和打字员的政府部门,在其功能不存后仍年复一年存在着,靠的是某种惯性。人们经常被派去做一些无意义的工作,然后被当局一忘就是几年。发生在我身上的正是这样,否则我也不会待在那里。但事情的前后经过倒挺有意思。 在对我的任命宣布后没多久,军火供应委员会需要招进军官。训练营的指挥官听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