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价值千万的珍珠 (第2/3页)
为"卡拉瓦"的美味的好菜;其次为属于长轴属的土兰格巴鱼、全身披着上面有八条纵带的鳞的甲冗。 太阳陆续上升,照得水底更加明亮了乙地下也渐渐起变化。细沙地之后,接着是突起的岩石路,路上铺着一层软体动物和植虫动物形成的地毯。在这两门动物的品种中间,我看到壳很薄的大小不一致的胎盘贝,这是红海和印度洋特有的一种牡蛎;介壳圆形的橙色满月贝;突锥形贝;一些波斯朱红贝,诺第留斯号的美丽色彩就由这种贝供应的;多角岩石贝,长十五厘米,在水底下竖起来,像要抓人的手似的;角形螺贝,全身长着尖刺;张口舌形贝,鸭子贝,这是供应印度斯但市场的可以食用的蝇贝;带甲水母,发出微弱伪亮光;最后还看到使人赞美的扇形圆眼贝,像很美丽的扇子,是这一带海中最易繁殖的树枝形动物之一。 在这些活的植物中间,这些水甲虫的摇篮下面,有无数从伍不整齐的节肢动物跑动,特别多的是齿形蛙类,身上的甲壳作弯曲的三角形;有这一带海中特产的卑格鱼;有那可怕的单性鱼,形状非常难看。我好几次碰见了那种跟单性鱼一样难看的动物,就是达尔文曾经观察过的大蟹,大自然给了它一种本能和力量,可以吃椰子。它爬上海岸,爬到椰子树上把椰子弄下来,椰子掉下来的时候跌破了,它拿它的有力的钳把椰子剥开来吃。在这里明亮的水底下,这种蟹在走动的时候非常灵便。不可比拟。同时又有自由自在的鱼鳖类,就是常到马拉巴海岸的那一类,在动摇的岩石中间慢慢地爬走。 七点左右,我们终于到了小纹贝礁石岩脉上,岩脉上繁殖着不可数计的亿万珍珠贝。 这些宝贵的软体动物粘附着岩石,它们被那些棕色的纤维结实地缚在石上,摆脱不开。从这点来看,珍珠贝甚至于不如谈菜,因为大自然还给淡菜有可能移动的能力。 杂色小纹贝,所谓珍珠母的两片介壳差不多相等,壳作圆环形,壳壁很厚,外表很粗,凹凸不平。有些珍珠母的外壳上面带一条一条的淡青色线纹,线纹尽头处有些发亮。 这是属于年轻一类的珍珠母。 别的珍珠母,表面上粗一点,黑一点,有十岁以上的年龄了,宽大可以到十五厘米。 尼摩船长用手指给我看一大堆小纹贝,我了解这个宝藏是采不尽的,因为大自然的创造力远远胜过人类的破坏本能。尼德·兰行使他的这种本能,急急把那些最好的珍珠贝塞到他身边带着的鱼网中。 但我们不能停步。我们要跟着船长走,他好像沿着只有他才认得的小路走去。水底地面显然上升,我的胳膊有时候举起来,伸出在水面上了。其次,岩脉的水平面也任意地低下来。我们时常绕着切为一根一根的四角锥形的高大岩石走过去。在岩石的阴暗凹凸的地方,有粗大的甲壳动物,长长的爪架起来,好像一门大炮,眼睛不动,盯住我们。 在我们脚下,爬着无数的多须鱼、藤萝鱼、卷鱼类和环鱼类,它们在那里特别伸长它们的触角和卷须。 这时候,我们面前现出一个宽大的石洞,洞在满铺各种海底花草的岩石堆中。起初,我看这洞中很黑暗。照到这里的太阳光好像渐渐微弱,以至熄灭了。剩下的模糊的亮光只不过是浸在水里的光线罢了。 尼摩船长进入洞中。我们跟他进去。我的眼睛不久就习惯了这种并非漆黑的黑暗。我分辨出那些由天然石柱支架起来的、穹窿很宽大的形成轮廓的起拱石,这些石柱的宽大底座安在花岗岩的石基上,像托斯甘式建筑的笨重石柱那样。我们的神秘带路人为什么拉我们到这海底下的地窖中来呢?我不久就明白了。 我们走下相当陡的斜坡,我们的脚踩踏了一种圆形的井底地面。到这里,尼摩船长停住了,他手指一件东西,但我还不能看清楚。 那是一只身量巨大的珍珠贝,一只庞大无比的车渠,一个盛一池水的圣水盘,一个超过两米宽的大钵,所以这只贝比诺第留斯号客厅中放着的还大。 我走近这出奇少有的软体动物面前。它的纤维带把它钉在花岗岩的石板上,附着这石板,它就在这石洞的平静海水中单独成长起来。我估计这只贝的重量有三百公斤。而这样一只贝可以有十五公斤的净rou,那就必须有一位卡冈都亚的肚子才能眷食几打这样巨大的贝了。 尼摩船长分明是知道这只双壳动物的存在。他到这个地方来不止一次了,我想他带我们到这里来只是要给我们看一件天然的奇物。我搞错了。尼摩船长有特别目的,是为了解这车渠的情况而来的。 这只软体动物的两壳是半张开的。船长走向前去,把短刀插入两壳间,使它们不能再合拢。然后他用手把两壳边挂着的,作为这动物的外套的膜皮弄开。 在膜皮里面,叶状的皱纹间,我看见一颗可以自由掷动的珍珠,跟椰子一般粗大。它的球圆形状,它的完全透明:它的无比宝光,使它成为价值不可估计的稀有珍宝。我为好奇心所动,伸手去拿这珠,要掂一掂它的分量,摩摩它! 但船长阻止我,作个不要动的手势,他很快抽出他的短刀,让两片介壳立即合拢来。 我于是明白了尼摩船长的企图。把这颗珍珠塞在那只车渠的衣膜里面,无形中这珠就可以渐渐大起来了。每年,那软体动物的分泌物都在环绕珍珠周围的薄膜上累积起来。只有尼摩船长才认得这个天然的先比的果实在其中"成熟"的腔洞;又可以说,只是他自己把这颗珍珠培养起来,有一天他可以拿来摆在他那满自琳琅的陈列室中。甚至于,他可以照中国人和印度人的办法来决定一颗珍珠的生产。那就是把一块玻璃片和金属物塞人这软体动物的内部皱折里面,螺钢质渐渐把它包裹起来变成珍珠。不管怎样,把这珠跟我所认得的珠比较,跟船长所收藏的珠比较都是更为珍贵的。我估计这珠的价值至少是一千万法郎。 它是天然的奇珍异宝,不是奢侈的装饰品,因为,我想恐怕没有女人的耳朵能吃得住这颗大珠。 看完了这个胖大的车渠,尼摩船长离开石洞,我们走到小纹贝礁石上。在这些清澈的海水中间,还没有采珠人来工作,把水搅浑,我们真像闹着无事来此散步的人,我们各走各的路,随自己的意思,或停下,或走开。至于我自己,我已经不把那件由于空想所引起的十分可笑的事放在心上了。海底这时显然接近海面,不久,我的头离水面只有一米了。康塞尔走近我身边,把他的铜球帽贴着我的铜球帽,他挤弄眼睛,向我作个友谊的敬礼。不过这水底高原只有几米长,不久我们又回到"我们的"深水中。我想现在我有权利可以这样讲。十分钟后,尼摩船长忽然停住了。我以为他是停一下就要转回去。然而不是。他做个手势,要我们在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