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同门相争下 (第2/3页)
。 侠士使之天日见, 平倭赈旱两相全。 且说隆冬季节,风向一转,忽然下起雪来。大雪如柳絮飞舞,轻轻地落在树梢、地上,不大会儿,便积了厚厚的一层。积雪一经车碾人踏,溶化了许多,道路越发泥泞难行。 此时在官道上,车轮轱辘,蹄声得得,一匹健马拉着一辆华丽的暖车,车帏严严实实的,像是乘坐着一位大官的内眷。一个英姿少年骑着健马,走在暖车前面,在他后面的两骑,是两人武官服饰的中年人;暖车后紧跟着两个跨马的武官,也是两个中年汉子。 这日午牌时分,已看见一座城池。那英姿少年道:“衡阳乃是湖广南部大埠,人烟凑集,行路不便,我们就在城外打个尖,绕城过去,也许快些,诸位以为如何?”众人道:“好。” 眼前有一家较大的酒店,一个武官下得马来,走过去一看,倒也洁净清爽,说道:“这家酒店还可以。”众人一齐下马。 两个店伙见是几个武官护着一辆暖车,不敢待慢,忙过去牵马。其中一个店伙道:“将爷们的马车要不要拉进内院?” 一个武官道:“不用了,就放在这门口。我们打个尖就走,给马加些料就行了。” 那少年过去打起锦帘,搀扶车内人下来,竟是一个年轻绝色女子。 众人走进店堂,找一张迎店门的桌子坐下,以便看见马车。那店伙赶忙跟过来,态度甚恭,道:“将爷们用甚酒菜?” 一个武官道:“打几斤好酒,菜随便弄一些,越快越好,我们吃了好赶路。” 那店伙道:“晓得了。”招呼厨房去了。 须臾之间,那店伙拿来一坛好酒,又忙着送了两趟菜,说道:“将爷们还需什么,只管吩咐。”说罢退了下去。 这些人确是饿了,大口饮酒,大口嚼菜,一会儿便吃得酒酣耳热。尤其那年轻女子,数杯酒下去,粉脸酡红,有如桃花,更是娇艳可人,把店中人都看发呆了。 正当众人推杯换盏之际,门外跨进一个年三十余的汉子,方脸阔背,身着劲装,很是威武雄伟。他径向这边走过来,在众人的邻桌坐下,吩咐店伙,快送酒菜。 众人见那汉子雄伟,不免瞥了一眼,知是武林中人,也不甚在意,仍然饮酒谈笑。 俄顷,店伙给那汉子送了几盘菜,一壶酒,道:“客官请用。”转身欲走。 那汉子道:“且慢,多拿几只酒杯来。” 店伙心觉古怪:你一人饮酒,要许多杯子作甚?但不便细问,既是客官要用,只得去拿,口中应道:“是。”又拿来了十多只酒杯。 那汉子将酒杯一字儿摆开,提壶一一筛满,一杯一杯地喝干,又一杯一杯地筛满。这边众人从未遇过这等奇事,均停箸观望,心中想道:如此一杯一杯地喝,却不如对着壶嘴喝来得痛快,难道他生性有这种饮酒习惯么?转而又想:是不是冲着我们来的?于是心存警惕,表面上却是见怪不怪,若无其事,仍自饮酒,不再理会。 那汉子饮了两串酒,菜也吃了大半,忽地站起身来,向这边抱拳道:“廖大侠英雄出众,威名远播,在下敬廖大侠几杯,聊表敬慕景仰之意。” 这边桌子与武官同饮的那少年起身还礼道:“阁下何以认识在下?在下与阁下萍水相逢,如此盛情美意,怎敢担当。” 那汉子笑道:“不必客气,请了。”将酒一杯杯抛过去,状如连珠,迅捷之极! 那少年不知此人举动意出好歹,不便发作,但也不甘示弱,口道:“谢过了。”抓一把筷子,以筷头接住酒杯底,随手插在桌上,随接随插,也是一字儿摆开,那酒杯在筷头上疾速旋转,酒却不泼洒出一点。 那汉子见光秃秃的竹筷,入木半截,有如利刃插进豆腐一般,内功之深,世乃罕见,不禁心头一怔,道:“廖大侠好功夫!”众人也齐声喝采。 那少年双手端起两杯酒,一饮而尽,道:“深感厚意,在下谢了。还朋友酒杯!”两只酒杯一先一后抛了过去。 那汉子正待去接第一只酒杯,哪知第二只酒杯却先到了,一时着了慌,忙伸手去接,那酒杯竟在距他手边一寸时,突然下坠,轻轻地落在桌上,跟着第一只酒杯也到了“当”的一声脆响,端端正正地叠在桌上的那只杯中。众人再次喝采。 那汉子呆在那儿,不知所措。俄而酒杯流星般飞至,脆响连声,那汉子眼前竖起一个杯柱,宛若一座白塔,煞是好看。 那少年露这一手,正是当年法慧禅师在庐州廖裕丰粮店门前所使的抛掷金钱的绝技,这是金钱镖法中的精要招数。这一招极是难练,不仅须有深厚的内功,而且出手时道劲又拿捏得恰到好处,才能堆叠垂直如柱。 那汉子先是惊异,继之愧颜,施礼道:“在下余天强有眼不识泰山,望廖大侠恕罪。” 那少年笑道:“武林切磋,堪为乐事,何罪之有?余兄师尊名讳,可否见告?” 余天强道:“家师复姓诸葛,单字讳犁,转请教…” 那少年道:“在下南直隶庐州廖展雄,恩师法慧禅师。” 余天强为之一惊,想道:曾听师父说过,掌门师祖收了一个关门弟子,堪称武学奇才,莫非就是这位比自己小七八岁的年轻人?如若不是,在九华派中,又有哪个年轻人有如此功力?当下不再犹豫,躬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