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三家注_卷四十三赵世家第十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四十三赵世家第十三 (第5/11页)

。”为相。伐卫,取乡邑七十三。魏败我蔺。【正义】:地理志云属西河郡也。四年,与秦战高安,【正义】:盖在河东。败之。五年,伐齐于鄄。【正义】:濮州鄄城县是也。魏败我怀。攻郑,败之,以与韩,韩与我长子。【集解】:地理志曰上党有长子县。六年,中山筑长城。伐魏,败狝泽,【正义】:狝音浊。徐广云长杜有浊泽,非也。括地志云:“浊水源出蒲州解县东北平地。”尔时魏都安邑,韩、赵伐魏,岂河南至长杜也?解县浊水近于魏都,当是也。围魏惠王。七年,侵齐,至长城。正义齐长城西头在济州平阴县。太山记云:“太山西北有长城,缘河经太山千馀里,琅邪入海。”括地志云:“所侵处在密州南三十里。”与韩攻周。八年,与韩分周以为两。【集解】:徐广曰:“显王二年。周纪无此。”【正义】:括地志云:“史记周显二年,西周惠公封少子子班于巩,为东周。其子武公为秦所灭。郭缘生述征记云巩县本周巩伯邑。”九年,与齐战阿下。【集解】:徐广曰:“战,一作‘会’也。”【正义】:阿,东阿也,今济州东阿县也。十年,攻卫,取甄。十一年,秦攻魏,赵救之石阿。【正义】:盖在石、隰等州界也。十二年,秦攻魏少梁,【正义】:少梁故城在同州韩城县南二十二里,古少梁国也。赵救之。十三年,秦献公使庶长国伐魏少梁,虏其太子、痤。魏败我澮,取皮牢。【集解】:徐广曰:“魏年表曰取赵皮牢。”【正义】:括地志云:“澮水县在绛州翼城县东南二十五里。”按:皮牢当在澮之侧。成侯与韩昭侯遇上党。十四年,与韩攻秦。十五年,助魏攻齐。

    十六年,与韩、魏分晋,封晋君以端氏。【集解】:徐广曰:“在平阳。”【正义】:端氏,泽州县也。

    十七年,成侯与魏惠王遇葛孽。【集解】:徐广曰:“在马丘。年表曰十八年赵孟如齐。”十九年,与齐、宋会平陆,【正义】:兗州县也。平陆城即古厥国。与燕会阿。【正义】:括地志云:“故葛城一名依城,又名西阿城,在瀛州高阳县西北五十里。以徐、滱二水并过其西,又徂经其北。曲曰阿,以齐有东阿,故曰西阿城。地理志云瀛州属河间,赵分也。”按:燕会赵即此地。二十年,魏献荣椽,因以为檀台。【集解】:徐广曰:“襄国县有檀台。”【索隐】:刘氏云“荣椽盖地名,其中有一高处,可以为台”非也。按:荣椽是良材,可为椽,斫饰有光荣,所以魏献之,故赵因用之以为檀台。【正义】:郑玄云:“荣,屋翼也。”说文云:“椽,榱也。屋梠之两头起者为荣也。”括地志云:“檀台在洺州临洺县北二里。”二十一年,魏围我邯郸。二十二年,魏惠王拔我邯郸,齐亦败魏于桂陵。【正义】:括地志云:“故桂城在曹州乘氏县东北二十一里,故老云此即桂陵也。”二十四年,魏归我邯郸,与魏盟漳水上。秦攻我蔺。二十五年,成侯卒。公子緤与太子肃侯【索隐】:系本云名语。争立,緤败,亡奔韩。

    肃侯元年,夺晋君端氏,徙处屯留。【正义】:括地志云:“屯留故城在潞州长子县东北三十里,本汉屯留县城也。”二年,与魏惠王遇于阴晋。【正义】:地理志云华阴县,魏之阴晋,秦惠文王更名宁秦,高帝更名华阴。今属华州。三年,公子范袭邯郸,不胜而死。四年,朝天子。六年,攻齐,拔高唐。七年,公子刻攻魏首垣。【正义】:盖在河北也。十一年,秦孝公使商君伐魏,虏其将公子卬。赵伐魏。十二年,秦孝公卒,商君死。十五年,起寿陵。【正义】:徐广云:“在常山。”魏惠王卒。

    十六年,肃侯游大陵,【集解】:徐广曰:“太原有大陵县,亦曰陆。”【正义】:括地志云:“大陵城在并州文水县北十三里,汉大陵县城。”出于鹿门,【正义】:并州盂县西有白鹿泓,源出白鹿山南渚,盖鹿门在北山水之侧也。大戊午扣马【集解】:吕忱曰:“扣,牵马。”曰:“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肃侯下车谢。

    十七年,围魏黄,不克。【集解】:地理志曰山阳有黄县。【正义】:黄城在魏州,前拔之,卻为魏,今赵围之矣。筑长城。【正义】:刘伯庄云“盖从云中以北至代”按:赵长城从蔚州北西至岚州北,尽赵界。又疑此长城在漳水之北,赵南界。

    十八年,齐、魏伐我,我决河水灌之,兵去。二十二年,张仪相秦。赵疵与秦战,败,秦杀疵河西,取我蔺、离石。二十三年,韩举【集解】:徐广曰:“韩将。”与齐、魏战,死于桑丘。【集解】:地理志云泰山有桑丘县。【正义】:括地志云:“桑丘城在易州遂城县界。”或云在泰山,非也。此时齐伐燕桑丘,三晋皆来救之,不得在泰山之桑丘县,此说甚误也。

    二十四年,肃侯卒。秦、楚、燕、齐、魏出锐师各万人来会葬。子武灵王立。【索隐】:名雍。

    武灵王元年,【集解】:徐广曰:“年表云魏败我赵护。”阳文君赵豹相。梁襄王与太子嗣,韩宣王与太子仓来朝信宫。【正义】:在洺州临洺县也。武灵王少,未能听政,博闻师三人,左右司过三人。及听政,先问先王贵臣肥义,加其秩;国三老年八十,月致其礼。

    三年,城鄗。四年,与韩会于区鼠。【正义】:盖在河北。五年,娶韩女为夫人。

    八年,韩击秦,不胜而去。五国相王,赵独否,曰:“无其实,敢处其名乎!”令国人谓已曰“君”

    九年,与韩、魏共击秦,秦败我,斩首八万级。齐败我观泽。【正义】:括地志云:“观泽故城在魏州顿丘县东十八里也。”十年,秦取我中都及西阳。【集解】:徐广曰:“年表云‘秦取中都、西阳、安邑。十一年,秦败我将军英’。太原有中都县,西河有中阳县。”齐破燕。燕相子之为君,君反为臣。十一年,王召公子职于韩,立以为燕王,【集解】:徐广曰:“纪年亦云尔。”使乐池送之。【集解】:按燕世家,子之死后,燕人共立太子平,是为燕昭王,无赵送公子职为燕王之事,当是赵闻燕乱,遥立职为燕王,虽使乐池送之,竟不能就。【索隐】:燕系家无其事,盖是疏也。今此云“使乐池送之”必是凭旧史为说。且纪年之书,其说又同,则裴骃之解得其旨矣。十三年,秦拔我蔺,虏将军赵庄。【正义】:本一作“芘”音疋婢反。楚、魏王来,过邯郸。十四年,赵何攻魏。

    十六年,秦惠王卒。王游大陵。他日,王梦见处女鼓琴而歌诗曰:“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集解】:綦毋邃曰:“陵苕之草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