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三家注_卷四十四魏世家第十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四十四魏世家第十四 (第2/6页)

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寡人之相定矣。”李克趋而出,过翟璜之家。翟璜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李克曰:“魏成子为相矣。”翟璜忿然作色曰:“以耳目之所睹记,臣何负于魏成子?西河之守,臣之所进也。君内以鄴为忧,臣进西门豹。君谋欲伐中山,臣进乐羊。中山以拔,无使守之,臣进先生。君之子无傅,臣进屈侯鲋。臣何以负于魏成子!”李克曰:“且子之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君问而置相‘非成则璜,二子何如’?克对曰:‘君不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是以知魏成子之为相也。且子安得与魏成子比乎?魏成子以食禄千锺,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子之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恶得与魏成子比也?”翟璜逡巡再拜曰:“璜,鄙人也,失对,原卒为弟子。”

    二十六年,虢山崩,壅河。【集解】:徐广曰在陕。骃案:地理志曰弘农陕县故虢国。北虢在大阳,东虢在荥阳。【正义】:括地志云:“虢山在陕州陕县西二里,临黄河。今临河有冈阜,似是穨山之馀也。”

    三十二年,伐郑。城酸枣。败秦于注。【集解】:司马彪曰:“河南梁县有注城也。”【正义】:括地志云:“注城在汝州梁县西十五里。注,或作‘铸’也。”三十五年,齐伐取我襄陵。【集解】:徐广曰:“今在南平阳县也。”三十六年,秦侵我阴晋。【集解】:徐广曰:“今之华阴。”【索隐】:按:年表作“齐侵阴晋”秦本纪云“惠王六年,魏纳阴晋,更名曰宁秦”徐氏云“今之华阴也”

    三十八年,伐秦,败我武下,得其将识。【索隐】:识,将名也。武下,魏地。【正义】:括地志云:“故武城一名武平城,在华州郑县东十三里。”是岁,文侯卒,【索隐】:三十八年卒。纪年云五十年卒。子击立,是为武侯。

    魏武侯元年,赵敬侯初立,【索隐】:按:纪年魏武侯之元年当赵烈侯之十四年,不同也。又系本敬侯名章。公子朔为乱,不胜,奔魏,与魏袭邯郸,魏败而去。

    二年,城安邑、王垣。【集解】:徐广曰:“垣县有王屋山也。”【索隐】:按:纪年十四年城洛阳及安邑、王垣。徐广云“垣县有王屋山,故曰王垣”【正义】:括地志云:“故城汉垣县,本魏王垣也,在绛州垣县西北二十里也。”

    七年,伐齐,至桑丘。【正义】:年表云“齐伐燕,取桑丘”故魏救燕伐齐,至桑丘也。括地志云:“桑丘故城俗名敬城,在易州遂城县界也。”九年,翟败我于澮。【索隐】:古外反。于澮,于澮水之侧。【正义】:括地志云:“氵会高山又云澮山,在绛州翼城县东北二十五里,澮水出此山也。”使吴起伐齐,至灵丘。【正义】:灵丘,蔚州县也。时属齐,故三晋伐之也。齐威王初立。【索隐】:按纪年,齐幽公之十八年而威王立。

    十一年,与韩、赵三分晋地,灭其后。

    十三年,秦献公县栎阳。十五年,败赵北蔺。【正义】:在石州,赵之西北。属赵,故云赵北蔺也。

    十六年,伐楚,取鲁阳。【正义】:今汝州鲁山县也。武侯卒,【索隐】:按纪年,武侯二十六年卒。子立,是为惠王。

    惠王元年,初,武侯卒也,子与公中缓【正义】:中音仲。争为太子。公孙颀【索隐】:音祈。自宋入赵,自赵入韩,谓韩懿侯【索隐】:哀侯之子。曰:“魏与公中缓争为太子,【索隐】:按:纪年“武侯元年封公子缓。赵侯种、韩懿侯伐我,取蔡,而惠王伐赵,围浊阳。七年,公子缓如邯郸以作难”是说此事矣。君亦闻之乎?今魏得王错,【集解】:徐广曰:“汲冢纪年惠王二年,魏大夫王错出奔韩也。”挟上党,固半国也。因而除之,【集解】:徐广曰:“除,一作‘倍’。”【正义】:按:除,除魏及王错也。破魏必矣,不可失也。”懿侯说,乃与赵成侯【索隐】:系本云:“成侯名种。”合军并兵以伐魏,战于浊泽,【集解】:徐广曰:“长社有浊泽。”魏氏大败,魏君围。赵谓韩曰:“除魏君,立公中缓,割地而退,我且利。”韩曰:“不可。杀魏君,人必曰暴;割地而退,人必曰贪。不如两分之。魏分为两,不彊于宋、卫,则我终无魏之患矣。”赵不听。韩不说,以其少卒夜去。惠王之所以身不死,国不分者,二家谋不和也。若从一家之谋,则魏必分矣。故曰“君终无適子,其国可破也”【索隐】:此盖古人之言及俗说,故云“故曰”

    二年,魏败韩于马陵,败赵于怀。三年,齐败我观。【集解】:徐广曰:“齐世家云献观以和齐。年表曰伐魏取观。今之卫县也。”【索隐】:田完系家云:“败魏于浊津而围惠王,惠王请献观以和解。”【正义】:观音馆。魏州观城县,古之观国。国语注:“观国,夏启子太康第五弟之所封也,夏衰,灭之矣。”五年,与韩会宅阳。【正义】:括地志云:“宅阳故城一名北宅,在郑州荥阳县东南十七里也。”城武堵。为秦所败。【集解】:徐广曰:“秦年表曰败韩、魏洛阴。”六年,伐取宋仪台。【集解】:徐广曰:“一作‘义台’。”【索隐】:按:年表作“义台”然义台见庄子,司马彪亦曰台名,郭象云义台,灵台。九年,伐败韩于澮。与秦战少梁,虏我将公孙痤,【集解】:徐广曰:“年表云虏我太子也。”取庞。秦献公卒,子孝公立。

    十年,伐取赵皮牢。彗星见。十二年,星昼坠,有声。

    十四年,与赵会鄗。十五年,鲁、卫、宋、郑君来朝。【索隐】:按:纪年鲁恭侯、宋桓侯、卫成侯、郑釐侯来朝,皆在十四年,是也。郑釐侯者,韩昭侯也。韩哀侯灭郑而徙都之,改号曰郑。十六年,与秦孝公会杜平。侵宋黄池,宋复取之。

    十七年,与秦战元里,秦取我少梁。围赵邯郸。十八年,拔邯郸。赵请救于齐,齐使田忌、孙膑救赵,败魏桂陵。

    十九年,诸侯围我襄陵。筑长城,塞固阳。【正义】:塞,先代反。括地志云:“棝阳县,汉旧县也,在银州银城县界。”按:魏筑长城,自郑滨洛,北达银州,至胜州固阳县为塞也。固阳有连山,东至黄河,西南至夏、会等州。棝音固矣。

    二十年,归赵邯郸,与盟漳水上。【正义】:邯郸,洺州县也。漳,水名。漳水源出洺州武安县三门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