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二十七天官书第五 (第13/14页)
在此也。周室,史佚、苌弘;【正义】:史佚,周武王时太史尹佚也。苌弘,周灵王时大夫也。于宋,子韦;郑则裨灶;【正义】:裨灶,郑大夫也。在齐,甘公;【集解】:徐广曰:“或曰甘公名德也,本是鲁人。”【正义】:七录云楚人,战国时作天文星占八卷。楚,唐眛;【正义】:莫葛反。赵,尹皋;魏,石申。【正义】:七录云石申,魏人,战国时作天文八卷也。 夫天运,三十岁一小变,百年中变,五百载大变;三大变一纪,三纪而大备:此其大数也。为国者必贵三五。【索隐】:三五谓三十岁一小变,五百岁一大变。上下各千岁,然后天人之际续备。 太史公推古天变,未有可考于今者。盖略以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间,【正义】:谓从隐公元年至哀公十四年获麟也。隐公十一年,桓公十八年,庄公三十二年,闵公二年,僖公三十三年,文公十八年,宣公十八年,成公十八年,襄公三十一年,昭公三十二年,定公十五年,哀公十四年:凡二百四十二年也。日蚀三十六,【正义】:谓隐公三年二月乙巳;桓公三年七月壬辰朔,十七年十月朔;庄公十八年三月朔,二十五年六月辛未朔,二十六年十二月癸亥朔,三十年九月庚午朔;僖公五年九月戊申朔,十二年三月庚午朔,十五年五月朔;文公元年二月癸亥朔,十五年六月辛卯朔;宣公八年七月庚子朔,十年四月丙辰朔,十七年六月癸卯朔;成公十六年六月丙辰朔,十七年七月丁巳朔;襄公十四年二月乙未朔,十五年八月丁巳朔,二十年十月丙辰朔,二十一年九月庚戌朔,十月庚辰朔,二十三年二月癸酉朔,二十四年七月甲子朔,八月癸巳朔,二十七年十二月乙亥朔;昭公七年四月甲辰朔,十五年六月丁巳朔,十七年六月甲戌朔,二十一年七月壬午朔,二十二年十二月癸酉朔,二十四年五月乙未朔,三十年十二月辛亥朔;定公五年三月辛亥朔,十二年十一月丙寅朔,十五年八月庚辰朔:凡蚀三十六也。彗星三见,【正义】:谓文公十四年七月有星入于北斗,昭公十七年冬有星孛于大辰,哀公十三年有星孛于东方。宋襄公时星陨如雨。【正义】:谓僖公十六年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也。天子微,诸侯力政,【集解】:徐广曰:“一作‘征’。”五伯代兴,【正义】:赵岐注孟子云齐桓、晋文、秦穆、宋襄、楚庄也。更为主命,自是之后,众暴寡,大并小。秦、楚、吴、越,夷狄也,为彊伯。【正义】:秦祖非子初邑于秦,地在西戎。楚子鬻熊始封丹阳,荆蛮。吴太伯居吴,周章因封吴,号句吴。越祖少康之子初封于越,以守禹祀,地称东越。皆戎夷之地,故言夷狄也。后秦穆、楚庄、吴阖闾、越句践皆得封为伯也。田氏篡齐,【正义】:周安王二十三年,齐康公卒,田和并齐而立为齐侯。三家分晋,【正义】:周安王二十六年,魏武侯、韩文侯、赵敬侯共灭晋静而三分其地。并为战国。争于攻取,兵革更起,城邑数屠,因以饥馑疾疫焦苦,臣主共忧患,其察礻几祥候星气尤急。近世十二诸侯七国相王,【正义】:王,于放反。谓汉孝景三年,吴王濞、楚王戊、赵王遂、济南王辟光、淄川王贤、胶东王雄渠也。言从衡者继踵,而皋、唐、甘、石因时务论其书传,故其占验凌杂米盐。【正义】:凌杂,交乱也。米盐,细碎也。言皋、唐、甘、石等因时务论其书传中灾异所记录者,故其占验交乱细碎。其语在汉书五行志中也。 二十八舍主十二州,【正义】:二十八舍,谓东方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井、鬼、柳、星、张、翼、轸。星经云:“角、亢,郑之分野,兗州;氐、房、心,宋之分野,豫州;尾、箕,燕之分野,幽州;南斗、牵牛,吴、越之分野,扬州;须女、虚,齐之分野,青州;危、室、壁,卫之分野,并州;奎、娄,鲁之分野,徐州;胃、昴,赵之分野,冀州;毕、觜、参,魏之分野,益州;东井、舆鬼,秦之分野,雍州;柳、星、张,周之分野,三河;翼、轸,楚之分野,荆州也。”斗秉兼之,所从来久矣。【正义】:言北斗所建秉十二辰,兼十二州,二十八宿,自古所用,从来久远矣。秦之疆也,候在太白,占于狼、弧。【正义】:太白、狼、弧,皆西方之星,故秦占候也。吴、楚之疆,候在荧惑,占于鸟衡。【正义】:荧惑、鸟衡,皆南方之星,故吴、楚之占候也。鸟衡,柳星也。一本作“注张”也。燕、齐之疆,候在辰星,占于虚、危。【正义】:辰星、虚、危,皆北方之星,故燕、齐占候也。宋、郑之疆,候在岁星,占于房、心。【正义】:岁星、房、心,皆东方之星,故宋、郑占候也。晋之疆,亦候在辰星,占于参罚。【正义】:辰星、参、罚,皆北方西方之星,故晋占候也。 及秦并吞三晋、燕、代,自河山以南者中国。【正义】:河,黄河也。山,华山也。从华山及黄河以南为中国也。中国于四海内则在东南,为阳;【正义】:尔雅云“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之内”中国,从河山东南为阳也。阳则日、岁星、荧惑、填星;【正义】:日,人质反。填音镇。日,阳也。岁星属东方,荧惑属南方,填星属中央,皆在南及东,为阳也。占于街南,毕主之。【正义】:天街二星,主毕、昴,主国界也。街南为华夏之国,街北为夷狄之国,则毕星主阳。其西北则胡、貉、月氏诸衣旃裘引弓之民,为阴;【正义】:貉音陌。氏音支。从河山西北及秦、晋为阴也。阴则月、太白、辰星;【正义】:月,阴也。太白属西方,辰星属北方,皆在北及西,为阴也。占于街北,昴主之。【正义】:天街星北为夷狄之国,则昴星主之,阴也。故中国山川东北流,其维,首在陇、蜀,尾没于勃、碣。【正义】:言中国山及川东北流行,若南山首在昆仑葱岭,东北行,连陇山至南山、华山,渡河东北尽碣石山。黄河首起昆仑山;渭水、岷江发源出陇山:皆东北东入渤海也。是以秦、晋好用兵,【集解】:韦昭曰:“秦晋西南维之北为阴,犹与胡、貉引弓之民同,故好用兵。”复占太白,太白主中国;而胡、貉数侵掠,【正义】:主犹领也,入也。星经云“太白在北,月在南,中国败;太白在南,月在北,中国不败也”是胡貉数侵掠之也。独占辰星,辰星出入躁疾,常主夷狄:其大经也。此更为客主人。【正义】:更,格行反,下同。星经云:“辰星不出,太白为客;辰星出,太白为主人。辰星、太白不相从,虽有军不战。辰星出东方,太白出西方,若辰星出西方,太白出东方,为‘格野’,虽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